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2019-07-01贾利利

读天下 2019年16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在高中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家长的重视。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思维惯性和一些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力不足,导致当前的核心素养培养仍然有着很多的问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作为任课教师,应该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成了我们应该去研究和探讨的重点。所以,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课堂实践,探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语文课堂构建。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教学研究

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语文理解与表达能力,思维开拓与发展能力,文学鉴赏与审美能力等几个方面。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老师首先要理解和掌握这几项核心素养的含义和培养方法,然后在课堂中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渗透进教学工作中,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够学习到基础的语文知识,还能够通过课堂的教学,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 注重应用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理解与应用能力

在高中的教学工作中,由于教学的内容非常庞杂,加上学习的时间非常紧凑,许多老师在进行语文的教学时,往往只注重对知识的讲解和深入,接下来就要求学生去记忆这些知识点,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却忽略了语文教学的应用性,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性锻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解与应用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认识到当前课堂中的问题,注重课堂教学的应用性,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课时,我们不仅要对文章本身涉及的知识进行一些讲解和分析,还要对文章的文章结构、写作技巧,情感表达方式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比如:“從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这句话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只将他分析到通过强烈的反差来对奥斯维辛的黑暗和这里发生的灾难进行控诉,而为了保证学生的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们需要让学生再思考几个问题:这种反差表现手法是文章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大家在什么文章中还看到过与之类似的表现手法?课文与你看到的文章中两种表现手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在进行文章的写作时,你认为这一表现手法适用于什么范围?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学会将课文中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类比思考,并加以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 注重课堂拓展,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发展能力

在高中的教学工作中,对于课堂知识的拓展延伸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因为语文本身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如果对语文的知识进行拓展,却又无迹可寻,没有一定的成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对于课堂拓展的方式是我们值得研究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利用一些教学方法,比如群文阅读,来进行课堂的拓展。

例如:在学习《记念刘和珍君》这一课时,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一些内容来进行群文阅读的开展,比如:在学习了“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我们可以以此为引申,让学生找一些与这一事件的相关文章来进行阅读,如《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等,然后让学生找当时的相关资料,然后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来对这一事件进行评价,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探讨、辩论。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将课堂的知识进行思维发散,学会从多角度来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

三、 注重文学鉴赏,培养学生语文鉴赏与审美能力

文学鉴赏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学鉴赏能力直接关系到阅读的质量和效果,决定对文章的理解深度,对学生的阅读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因此,对于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利用教材中的文章,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例如:在学习《雨巷》这首诗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细细地品读这首诗,然后让学生思考这首诗美好之处在哪,然后想一下为什么会让人感觉到美。比如:“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这一句,它的美在于悠长两字的重叠,以及寂寥和彷徨之间的对应,以此来表达作者当时的心情。通过这样的审美分析,让学生学会详细地分析文章中的美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与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需要从课堂入手,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进行目的性培养,我们作为任课教师,应该认识到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万永翔.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7(16):23-25.

[2]丁兆曙.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探析[J].新课程(下),2017(6):29.

作者简介:

贾利利,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第一中学。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其中一个有效的培养方法,就是发挥家长在培养学生良好复习习惯中的作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的过程中,本人采取一定的措施监督学生学习,另外及时保持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与监督。例如:在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的好习惯时,就可以发挥家长的作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良好复习习惯的方法与途径还有很多种,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总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后天培养的。边远山区学生学习途径主要在于课堂,所以,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是靠教师,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有计划地、有步骤、严格地训练学生。

参考文献:

[1]刘广存.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教学与管理,2003(6).

[2]邓明秀.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初探[J].科教文汇,2008(11).

作者简介:

贾巴热哈,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甲依中心校。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