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生活体验式习作教学资源开发的策略
2019-07-01刘杰
摘 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我们的情感体验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小学生必须把习作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才能在习作找中有话可说,抒发真情实感。本文从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大自然生活四个方面探究生活体验式习作的教学资源,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教师的习作教学水平,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习作资源,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体验式习作;教学资源
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经常感到无话可說和无情可抒,作文内容空洞,缺乏动人的情感。经过调查发现教师在作文指导中,比较注重语言的积累,重视例文的讲解,却忽视了写作素材的积累,导致学生的习作“无米下锅”。小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主要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在生活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做到心中有物有情,才能有话可说,写出有血有肉的作文。所以本文从生活的角度探究小学体验式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指导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提高习作水平。
一、 生活体验式习作的原则
(一) 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
体验式习作教学中生活素材的积累,必须要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才能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悟,引起情感的共鸣。经过生活的直接体验才能获得真实的生活感悟,抒发真实的情感。
(二) 个性化原则
学生在写作过程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写老师都是辛勤批改作业、认真备课到深夜,或者是关心生病的学生。缺少了个性化的写作素材导致文章的缺乏真情实感,所以体验式习作生活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遵守个性化的原则。
二、 生活体验式习作教学资源开发的策略
(一) 家庭生活
家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家庭生活日常生活琐事,家庭生活温馨幸福的瞬间,家庭生活中的磕磕碰碰,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点点滴滴,春节、三月三、端午、中秋等节日特有的风俗习惯,这些都属于学生写作的素材。
但是学生写关于家庭生活的作文往往千篇一律,内容空洞,凭空捏造的痕迹太明显,不能触发内心的灵魂。比如:写父母的爱往往都是连夜送我去医院,细心照顾生病的我,为我做一桌好吃的给我过生日等。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要求学生的写作素材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抒发真实的情感,不能够靠想象得来。比如:作文指导《我的母亲》,先让学生调查母亲的基本情况:最喜欢的颜色、最喜欢的食物、最喜欢的歌曲等;了解母亲有哪些兴趣爱好;母亲每天为你做了哪些事情;母亲做过哪几件让你最感动的事情。通过这些材料的准备,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比较具有真情实感。
(二) 学校生活
学生大多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体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这些生活都是学生习作的资源。小学生与同学、老师朝夕相处的过程中的喜怒哀乐愁、温馨与摩擦、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等都可以是习作的资源。学校形式多样的活动,体育比赛、文娱活动、实践活动等,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玩中积累习作素材。学校经常举行和节日有关的活动,植树节、六一儿童节、保护地球日、爱卫生日等相关的活动都可以作为作文的素材。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桌一凳都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的主角。学生在学校中的体验和感悟都是习作的素材,这些资源来自学生生活的实际,容易引起学生内心的感触,抒发真实的情感。
比如:作文习作《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情》,学生可以选择从校园生活进行选材,同学之间的相处、师生之间的相处、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都可以有难忘的事情发生,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
(三) 社会生活
学生也属于社会的一份子,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受历练,开阔视野,升华情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有所感悟,激发写作的动力。教师在写作指导中培养学生积累社会写作素材的良好学习习惯,平时要求学生多浏览时事新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一周积累一则热点新闻,让学生与社会接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升华作文情感。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多观察多思考,记录所见所闻所感。
通过社会生活丰富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比如新闻热点类事件:上饶市第一小学门口三个学生扶起以为摔倒的老人被讹10万元,最后通过调看监控视频还给学生清白,学校表扬了三位同学的行为。我们在课堂上就这件事情展开热烈的讨论,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到底应不应该帮忙,在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经过思考之后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最后教师总结:肯定要弘扬正能量,碰到这种事情,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但是还是肯定要做。教师就这次新闻热点布置了一次以“帮助”为主题的作文。通过思考之后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能够做到主题深刻,有血有肉。
(四) 自然生活
大自然是我们无穷无尽的宝藏,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可以是我们作文的主角。四季更替,春夏秋冬独特的风光;雨天的狂风暴雨,晴天的蓝天白云;甚至路边的一棵小草、一片落叶,我们都可以用文字描绘出来。爱玩喜欢亲近大自然是小孩子的天性,让他们走进丰富多彩的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细微变化,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学生探索的过程就是一次奇妙的体验,从大自然中领悟人生的哲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作文《家乡的田野》,让学生回忆,一年四季的田野是怎么样的,春夏秋冬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因为学校外面就有大片的田野,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学生都能够有话可说,写出了真情实感。或者布置学生种豆,观察成长的过程,用周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写作资源的开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积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周记、生活随笔、新闻积累评论等方式记录活动的过程和感悟。认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对生活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习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管冬群.小学中段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7.
[2]刘艳玲.小学中年级段体验式习作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
[3]府秋琴.关于生活体验式习作教学策略的探索[J].语文教学研究,2018(4).
作者简介:
刘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横州镇谢圩村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