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2019-07-01陈晓霞

读天下 2019年16期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

摘 要:数学是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的应用型学科,数学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数学教育活动要立足于生活,立足于社会,立足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但是现实的小学数学教学却并不尽如人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生活化教学的理念被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为小学数学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一、 引言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小学数学教师以机械式的讲授法和题海战术为主,过于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生活经验,导致学生虽然能够获得较高的数学学习成绩,但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不够。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就是针对这种现象提出来的。需要说明的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并不是对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解决数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广大教育者的不断努力,在小学数学教材和习题中,以往单纯的计算题的比例越来越少,学生的日常生活逐渐渗透在数学课堂中,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取得一定的成果。

二、 提高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能力

增强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好的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方法欣赏世界,使用数学思维来理解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而好的数学教学的前提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数学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教师加深对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数学教育研究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数学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具体指的是数学教师应该具有扎实的数学教育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具有收集和整理文献资料、开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要做自学、自修、自研工作。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关于“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理论知识;深入学习《标准》,领会其理念精髓;在数学生活化的教学实践中加强教学反思,如写数学教学日记、记录数学课的成功之举和败笔之处、对数学教学案例进行研究等;其次,学校要多组织教师进行系统的学习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安排教师进行集中备课,集思广益,共同讨论学习;探讨关于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教学方法;开展同事之间的互帮互学活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总之,教研可以采取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综合学习与专题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为数学生活化教学服务。

三、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对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能够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善于挖掘并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情境,激發学生大胆发问,促进学生积极探究。教师要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具体事物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入手,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的、具体形象的、蕴含数学问题的学习素材和情境。例如,教师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千”和“万”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抽象和陌生,教师可以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如学校的总人数、连续四季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收视率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运用生活化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表达和传递知识的主要工具。小学数学中的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用通俗易懂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语言来表达数学知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比如在“比较大小”的教学中,教师把大于号小于号形象地比喻成人的嘴巴,把要比较的两个数比喻成老师奖励给学生的小红花,老师奖励给学生的小红花的多,学生就会哈哈大笑,老师奖励的小红花少,学生就会噘嘴不开心,所以嘴巴朝着大数哈哈大笑。

五、 建立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评价

(一) 评价内容体现生活化

评价内容体现生活化主要指评价内容中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非智力因素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平时表现、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评价,二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当学生平时在课堂上表现活跃,积极回答问题,有创新精神,学习态度端正,教师就会奖励给学生“小星星”“小红花”之类的鼓励性奖品;学生完成生活化实践作业出色的,教师将会在全班展示,并授予该学生“学习标兵”的称号。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做出评价,例如学生喜欢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每天坚持写数学日记,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编小故事等,教师还要做到多元主体评价,以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评价等方式有机结合,建立全方位地促进学生发展的新型评价体系。

(二) 评价方式体现生活化

传统数学考试的试题大都是测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在各种评优的环节,教师以学生的分数作为唯一的评级依据,成绩好的学生,就能得到奖状、表扬信;成绩不好的学生,不管平时的表现如何,就什么也得不到,这样严重打击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学评价是对学生的行为做出反馈,所以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列入考察的范围;除了纸笔测验的量化评价之外,教师还应该大力发展行为观察、班级调查、作品评价、情景测验及成长记录袋等质性评价手段。

六、 结语

数学源于生活,反映于生活,并最终应用于生活为最终目的,这是新课改的特点和宗旨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以体现小学生生活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便顺应时代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生活化教学尤其在小学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与行为习惯都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所以作为最初学生开始进入学习状态的小学阶段更要注重生活化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朱红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开展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124.

[2]刘晓娟.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6):84.

作者简介:

陈晓霞,福建省福安市,福安市韩城第一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背景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完善小学课程管理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