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语文

2019-07-01陈青容

读天下 2019年16期
关键词:红色资源红色计划

摘 要:红色教育的落脚点和着力点都在课堂,语文学科是渗透红色教育的重要学科。在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后文化活动中有机渗透红色文化理念,让红色文化浸润学生心田。本文从整合教材中的红色资源、创设红色语文氛围、坚持“四个一”计划三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红色”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红色语文;红色资源;红色氛围;“四个一”计划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红色”教育的功效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红色”教育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感、形成健全的人格。爱国需要从娃娃抓起,众多红色教育资源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书写了爱国主义精神。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红色”教育能够使学生深刻认识国情、国史,能够在心底打下“以国为家”的心理根基,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红色”教育还能打造健全的社会主义青年。“红色”教育蕴含了忧国忧民、积极进取、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中国精神,为小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塑造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源泉。当今社会的小学生都是在“温室”中成长的花骨朵,没有历经风雨和挫折磨炼,缺乏吃苦耐劳、勇于前进的精神,遇到困难易逃避、生活自理能力差,若放任自留,不加以引导,势必会影响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也难以胜任自己的社会角色。“红色”教育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习惯,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红色”教育的策略

(一) 整合教材“红色”语文资源,创设“红色”语文氛围

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许多含有深刻爱国主义情操的文章和许多的红色经典,能够给人一种精神的寄托、一股革命的激流、一腔奋斗的热血。有效整合语文教材中“红色”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精心提炼教材中的“红色”资源不仅使得学生可以接受语言文化知识的洗礼,也能影响和改变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如我们可以整合教材中革命家的伟大事迹,朱德、毛泽东的幼年并未受过正规教育,却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坚持着革命必胜的信念,终于建设起来新中国;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的斗志以及成为总理后的辛苦工作;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等等都是加强红色教育的绝佳素材。教师还可按照红色教育的主题,对教材进行分类,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精神,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同时培养红色教育的艺术感知。关于战争的主题,《歌唱二小放牛郎》《可愛的中国》《小英雄雨来》都是描绘在残酷的战争中为了中华民族解放、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视死如归的英勇事迹,红军奋不顾身飞夺泸定桥、防空洞中舍己为人、相互关怀的战士们等等都能够渗透红色教育,歌颂英勇无畏的精神。

小学生心智水平较低,内心脆弱稚嫩,尤其对于低学段的学生而言承受能力有限,不能采用填鸭式的学习方式进行强制灌输,而应创设“红色”语文氛围,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在课间教师可播放红色歌曲、教室墙上张贴革命语录,教学中播放红色影片片段,从身边的红色文化资源着手,促使学生在校园、班级时时刻刻感受熏陶、浸润。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整合语文教材的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施教,精心挑选小学语文教材中闪烁的红色基因,挖掘语文教材中红色爱国主义素材,创设浓郁的“红色”语文氛围,加强红色文化教育。

(二) “四个一”计划,加强“红色”教育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理念外,还需实施“四个一”计划。“四个一”计划是指每天读一首红色诗词,每周背诵一首红色诗文,每月开展一次红色诗词朗诵会或红色故事演讲会,每学期开展一次诗文征文比赛。也就是在实践活动中加强“红色”教育,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增强语文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红色诗词的诵读与背诵可以让学生体会语调和语气的变化,感受情感的起起伏伏,在身临其境中感悟人物的高尚品格,感悟事件的状况变化,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内心,增强对红色语文的感悟能力。红色故事演讲会能够让学生了解英勇的事迹,学生在收集红色故事或红色案例中加强红色文化考察,深刻理解红色文化故事的背景和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有利于弘扬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使得小学生明白是无数民族英雄用奋斗和牺牲,创造了新中国无与伦比的骄人成就。红色诗文征文比赛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发现革命故事,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领悟革命精髓,传承红色基因,增加学生对战争英雄的了解,也借此机会缅怀革命先烈,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总之,通过举办课外实践活动,让红色文化的声音响遍校园,让红色文化开满校园,让红色文化的元素伴随着学生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教学中的红色资源,将红色资源利用好、发扬好、传承好,做到红色教育“润物细无声”,为小学生的精神家园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养分,让小学生从小将个人成长融入祖国发展,让小学生从小树立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远大理想。

参考文献:

[1]姜晓雷.刍议语文教学与红色文化的有效结合[J].考试周刊,2018(95):58.

[2]侯慧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探究[J].学园,2015(13):23-24.

作者简介:

陈青容,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红色资源红色计划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追忆红色浪漫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近代上海的“红色资源”为何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