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

2019-07-01黄玉永

读天下 2019年15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摘 要:现如今新课程理念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为我国教学事业的转变与创新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契机。以往教育形式与思想已经逐渐被替代和完善。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也应当积极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渗透和落实新理念和新思想,从而优化教学策略与方法,进而提升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一、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 师生关系不够融洽

结合以往历史课堂教学经验来看,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导致历史教师在课堂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缺乏话语权和选择权,教师以领导者的身份掌控课堂的实施,学生只有被动听课的权利。在这种“满堂灌”的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得到体现,其主观能动性与内在潜能更是缺乏发挥的余地,最终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显然是不利的,学生只能是任务性、机械性的展开学习,为了应付考试,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与理解,关系更是紧张而又疏远。

(二) 教师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据了解很多历史教师仍喜欢采用照本宣科的模式来展开授课。他们认为历史是记忆性知识,指导理解背诵即可。因此,不够重视教学内容与实践的相结合,更缺乏知识的拓展与延伸。照本宣科的方式能够减少备课与教学的负担,所以很多老师乐意为之。但这种模式显然违背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一味的灌输与机械的记忆势必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创新思维的提升,长此以往,既不利于人文素养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与发展带来负面的作用与影响。

(三) 教学评价的单一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评价中都缺乏对评价方式与内容的创新与发展,大多是采用落后、单一的评价模式,通过试卷检测、分数评定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缺乏综合全面的评价方法。在这种落后的评价模式下,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的评价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教学有效性也会受到影响。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对这一问题加以关注与重视。

二、 高中歷史教学有效策略分析

(一) 历史教师应当加强教育理念的转变

对于高中历史教师而言,若想有效的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首要的是从教学观念和思想方面开始转变。教学思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过程,也是指导教学工作的有效展开重要思想。因此,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当对自身理念与思想的转变投入关注与重视,提高对教育主体的认知与理解,从而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往的教学思路的局限下,会制约学生思维的发散以及兴趣的激发,从而限制教学效率的提升。所以,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指导和要求,教师要能够及时顺应潮流转变思路与理念,更新现代化理念,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精髓,做到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从而保障历史教学的质量。

(二) 高中历史教师应当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理念下,对我国教育活动中的评价过程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显然不符合新时代的需求。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在评价过程中注重过程性评价,而不是以分数与成绩当作评价的唯一标准。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知识学习与掌握的情况,还需要评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保障评价的丰富性与多元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综合使用各种评价方法,包括考核评价、过程评价、发展评价等方式,进而更加全面多维的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考核与评估,达到理想的评价效果。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更好的对学生起到激励与促进的效果,从而引导学生更加主动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与特征来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做到差异化评价,从而发挥理想的评价功能。

(三) 合理的营造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进而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结合历史教学的特点来看,由于历史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与情节性特点,因此,情境的创设显得较为重要。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师应当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有效的将学生带入到浓厚的学习氛围中,通过情境的感悟与体会来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三、 结语

新课程理念下,既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充分领悟新课程理念的内涵与精髓,在教学活动中加以贯彻与落实,从而有效的促进教学策略的进步与完善。文章初步探讨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下优化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给历史教育工作者带来启发与帮助。

参考文献:

[1]解玉荣.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6):103-104.

[2]张京晋.论综合运用多种史观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七年级上旬),2014(28):72.

[3]徐赐成,杜江涛.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立足点[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6):29-30.

作者简介:

黄玉永,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州市大寺中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