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 找好切入点

2019-07-01陈爱辉

读天下 2019年14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初中历史有效性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发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提升。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做到以生为本,找到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以生为本;有效性

初中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科目,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以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较为被动,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应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提升学生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找好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想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活动,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以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知识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关于孙中山电影片段,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孙中山的了解,然后导入今天的主题,学生学习完这课内容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表演关于孙中山革命故事,一方面加强学生的知识拓展,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如果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比较感兴趣,还可以在课下查找更多的资料,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进行探讨与交流,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

二、 注重引导,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以生为本理念应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中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以“探索问题”为切入点,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使得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例如在学习《青铜器和甲骨文》时,教师就可以事先让学生收集关于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相关资料,并在浏览相关资料时,学生可以找到自己的感兴趣的问题,青铜器精湛的工艺和用途、甲骨文的起源和演变等等,学生可以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同时还可以加强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又如在学习《原始的农耕生活》时,教师在学生收集资料之前,为学生布置任务,对比原始农耕生活与现代农业共同点和区别,并在课堂上进行反馈,加强学生对原始农耕生活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了解。

三、 启发思考,开创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历史思维

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还应启发学生积極思考,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应将创新性作为历史教学的切入点,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例如在学习《土地改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时间、颁布机构以及主要内容,然后针对重点知识,通过视频、史料等进行学习。学生自学完成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一个史料,让学生进行分析,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提高学生材料阅读的能力。在具体分析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与他人进行合作、探讨,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分析,加强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发展。

四、 遵循要求,开展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初中历史教学应担当起唤醒人格、心灵的重任。新课标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强调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新课程特别强调,在对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即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基本的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学科精神,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要有一个适合学生的切入点,一定要遵循新课标的要求。例如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切入点是讲到青年学生上街游行示威时,让学生模仿当时的学生高呼口号的情形,学生振臂高呼,课堂气氛马上热烈起来,我与学生一起振臂高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学生很振奋,就在此时,我对学生进行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整节课个个都很精神。

五、 总结

在新课改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升,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不断发展。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准确找到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为此应根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充分发挥以生为本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改善以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注重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巨庆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中),2015(2).

[2]顾中霞.试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及对策[J].学苑教育,2014(21).

作者简介:

陈爱辉,黑龙江省伊春市,黑龙江省伊春市西林区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初中历史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