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分析

2019-07-01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1期
关键词:脑血栓常规康复

熊 琦

(湖北省武汉市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急性脑血栓若不及时治疗,病死率较高。本文选取的是来我院就诊的64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32例,干预组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65.2±2.4)岁。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66.1±2.5)岁。两组在基本资料的比较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检查,判定和脑血栓的形成诊断标准相符;都是一侧肢体活动障碍;患者均自愿接受治疗。

1.3 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排除短暂性缺血发作者;排除合并肝、心、肾严重脏器疾病者;排除患有精神疾病者。

1.4 方法

32例常规组患者提供专科性的药物治疗,同时实施一般的常规护理路径。32例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前提下融入护理干预。也就是:第一步强化心理疏导:通过专科护士告知患者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方法,对患者展开心理康复,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及安慰,若是患者突发疾病,压力大,医护工作者就需要和家属有效配合,实施思想工作,最大程度上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引发患者对生活的信心口。第二步强化语言训练:完善语言训练计划,帮助患者锻炼闭唇、张口、鼓腮、伸缩舌,优化口面肌肉运动。训练遵从由简到繁的原则,反复练习。第三步上肢功能的康复护理:在康复时确保有节奏性,不可太过快速,坚持一些具有过度的,如由大关节被动运动向小关节被动运动逐步过渡[1]。第四步行走训练:锻炼患者平衡协调水平,在行走的过程中嘱咐患者抬头,眼睛前看,同时循序渐进的增加活动量。

1.5 评价标准

按照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完善相关神经功能评分标准,把护理效果分为无效、好转、明显好转这三个等级[2]。同时,应用Fegl-Mevyel评分评定其运动功能,应用Baali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3]。

1.6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择SSP16.0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情况的比较

在护理前,在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情况的比较上,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干预组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情况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情况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的对比

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6.9%,常规组为78.1%,干预组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下表2。

3 讨 论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的对比

在临床上,脑血栓是一类较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实就是颅内外脑部动脉在构建粥样硬化斑块后,血液由于粘稠发生的流速缓慢等现象,造成在动脉血管壁上血液中的物质聚集成为了血栓[4]。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前,在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情况的比较上,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干预组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情况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

96.9%,常规组为78.1%,干预组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总的来说,在急性脑血检患者的护理中,相比于常规药物治疗路径而言,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猜你喜欢

脑血栓常规康复
常规之外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别受限于常规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