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观察
2019-07-01万淼
万 淼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江苏 苏州 215000)
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是呼吸科常见疾病之一,在中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发病原因与有害气体和颗粒、病毒细菌感染等有密切联系,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等,该疾病不容易治愈,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工作、生活均带来一定影响,在相应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早期护理,对改善患者肺部功能、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作用[1]。本文旨在观察早期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临床资料
观察对象为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科室收治的50例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内科学(第8版)》[2]中相关诊断标准,经X线等相关检查确诊,排除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排除合并肺结核、肺脓肿患者,排除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男患15例,女患10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38岁,平均年龄(55.6±2.6)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6±0.3)年,对照组男患14例,女患11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39岁,平均年龄(55.8±2.5)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4.7±0.4)年,试验组、对照组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临床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等)对比无差异,P>0.05,可对比。
1.2 早期护理方法
对照组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①心理疏导,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病情反复发作,大部分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甚至存在放弃治疗的想法,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者,与患者介绍治疗环境,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准确评估,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列举成功案例,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②健康教育,与患者详细讲解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的发病原因、治疗过程及谨遵医嘱用药的必要性,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护理人员耐心解答,鼓励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③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是否存在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下肢水肿且静脉怒张,可能是心力衰竭的前期症状,应及时进行处理;④睡眠护理,良好的睡眠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但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由于病情的原因,常常难以入睡,建议患者入睡前饮用热牛奶,使用温水泡脚,可播放一些轻音乐来缓解情绪,使精神放松;⑤功能训练,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及体力训练,比如吹气球、吹瓶子等,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及腹式呼吸的方法,以增强患者肺部功能储备[3]。
1.3 观察指标
①焦虑、抑郁情况,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4];②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定,内容包含躯体角色、身体疼痛、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等内容[5]。
1.4 数据统计分析
对观察指标数据采取统计学处理,软件选择SPSS18.0,焦虑、抑郁情况、生活质量为计量资料,行t检验,检验P<0.05,说明数据对比有统计意义。
2 实验结果
2.1 焦虑、抑郁情况对比
护理前,两组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比对照组轻,P<0.05,对比有统计意义,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焦虑、抑郁情况对比
2.2 生活质量对比
护理后,试验组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有统计意义,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对比
3 讨 论
近年来,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慢性支气管炎随着病情不断迁延,可发展为肺气肿,引发多种并发症,使病情加重,为临床治疗带来一定难度,大量临床经验表明,治疗过程配合有效护理干预,对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6]。我院对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对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的认知度,对降低复发率具有一定效用,康复训练可提升患者肺部功能储备量,早期护理干预可使患者在心理上、生理上均获得满足。本文以我院收治50例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可以看到,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显著降低,躯体角色、身体疼痛、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均明显提升,由此可见,对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实施早期护理,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还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