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降低食管癌术后意外拔管率的护理效果
2019-07-01陈燕萍
陈燕萍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食管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手术是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食管癌术后常需留置鼻胃管行胃肠减压。非计划拔管是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操作不当或患者配合依从性不佳,未经同意擅自拔出导管[1-2]。持续质量改进最早多应用于工业品质量控制,其通过对过程管理及环节控制方式实现质量持续性提升。本文分析了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食管癌术后意外拔管率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至12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26例食管癌作为对照组;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3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① 均为食管癌经手术治疗留置鼻胃管患者;② 具备语言、理解及听力。排除① 精神疾病;② 严重心、肝、肾脏器官功能不全。对照组患者中男17例,女9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8.60±6.2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58.90±6.3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拔管
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有① 加强宣教 留置鼻胃管导管前,责任护士向患者详细介绍鼻胃管留置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发放鼻胃管维护及管理手册,指导其鼻胃管留置期间正确的穿衣、活动方法;置管成功后评估患者及家属对鼻胃管留置及维护知识掌握情况,对认知不足的再次宣教,全面提升患者对鼻胃管的认知程度。② 简易提醒 制作温馨提示卡,如:“保护管道,促进康复”,“若您的管道出现异常,及时按床铃通知护理人员”。③ 适当约束 食管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为明显,除了常规遵医嘱泵入止痛剂镇痛处理外,采用约束带适当固定患者肢体,固定松紧度以可容纳2横指为宜,约束带系于距头部较远的床缘位置时,应保持约束带死结;当患者由于疼痛或情绪烦躁出现不适感或不配合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合理应用镇痛镇静级,预防自行拔管。④ 增强舒适性 卧床期间保持床头抬高30-45°,若患者长期处于某一体位下,存在不适感,应积极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及肢体活动,嘱咐患者家属勤更换衣服,避免汗浸引发瘙痒。指导患者每日采用含漱液清洁口腔2-3次,避免口腔干燥引发患者不适。加强病房环境管理,控制病房温度为20-24摄氏度,湿度为50-60%,加强通风,保持病房安静,减少患者不适感。⑤ 加强巡视 除了每日清晨的查房巡视外,责任护士应加强病房巡视,了解鼻胃管留置是否出现不适,了解其情绪状态,对情绪状态烦躁的患者,指导家属加强监督,若有异常情况,以立即按床铃或至护士站寻求协助。
1.3 评价指标
① 意外拔管率=住院期间食管癌患者术后非计划拔管人次/住院期间食管癌留置鼻胃管总人次×100.0%。② 满意度 出院前匿名调查患者满意度状况,满意度评分满分100分,>90分为满意,80-90分为中等,<8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意外拔管率
对照组意外拔管率为19.20%(5/26),观察组意外拔管率为3.33%(1/30)。观察组意外拔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3.768,P=0.037。
2.2 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出院前护理满意29例,一般1例;对照组满意21例,一般5例,观察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院时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调查指出管路滑脱排在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首位。食管癌手术后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会导致胃液潴留,可致胃扩张膨胀,胃液重力牵拉可致吻合口张力加大。更为严重的是,如果食管癌术后患者脱管之后盲目置胃管,如果插管深度掌握不好很可能会导致吻合口破裂出血,甚至发生吻合口瘘,而吻合口瘘又是食管癌术后患者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安全和医疗护理质量。
调查显示,意外拔管的主要原因为烦躁及谵妄。有研究发现,10%-51%的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出现谵妄,谵妄患者意外拔管风险为30.0%-70.0%。可见持续质量改进应重点减少谵妄引发的意外拔管。加强宣教,提升患者对鼻胃管留置的认知程度,制作温馨提示卡,加强鼻胃管自护意识, 可减少由于认知不足引发的意外拔管;适当约束患者肢体,避免睡眠状态下,谵妄引起的无意识的肢体乱动导致的意外拔管;尽可能的让留置鼻胃管的食管癌患者感觉舒适,避免烦躁或皮肤刺激引起休息、睡眠不佳,可减少意外拔管率。经本次实践后,观察组的意外拔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前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意外拔管的效果是满意的。
综上,持续质量改进可降低食管癌术后意外拔管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