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创新构建

2019-06-30杨振伟麦金健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11期
关键词:图书馆高校创新

杨振伟 麦金健

【摘 要】高校图书馆是高等院校发展的重要资源,具有知识服务和政治素质教育等多种职能,对于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调查广西多所高校图书馆和深入研究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基础上发现,高校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数字化程度低、管理混乱及体制机制上的各种问题,高校图书馆发展必须通过数字化建设和馆员素质提升建设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相互联系、互为依托、结构合理的服务体系。文章以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着重分析其出现的问题,并从创新的角度给出解决对策,以期加快广西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建设,发挥图书馆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创新;图书馆;高校

【中图分类号】G258.6;G2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1-0067-03

0 引言

2016年4月7日,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一份备受关注的报告——《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在校生数量达3 700万人,高居世界首位;高等院校为2 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为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高校基数大,发展迅速,大学生数量持续扩大,对知识需求快速增长,然而发展相对滞缓的图书馆已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日益增加的需求,为此每个高校都在扩大图书馆的规模,大力建设现代化图书馆。但是,由于广西各个高校发展水平、历史基础不同,对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必然有相当大的差异。由此,广西高校图书馆在发展策略和体制机制上需要做进一步的切合和深思,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符合社会建设和发展需要。

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位于桂林市桂林理工大学屏风和雁山校区,始建于1956年,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成员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育人的重要基地。该图书馆主要由屏风校区图书馆和雁山校区图书馆组成,馆舍总建筑面积达5万多m2,阅览座位共5 000多个,开放时间为每周98 h。图书馆设有流通部、期刊阅览部、资源建设部、信息中心、办公室,现有职工86人。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历史悠久,馆藏丰富,服务设施较为完善,是广西高校图书馆典型代表之一,研究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对研究广西其他高校图书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服务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从创新发展的角度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广西其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借鉴意义。

1 广西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对图书馆员的工作性质存在认识偏差

桂林理工大学的图书馆员,有一部分是退居二线的老师,他们不授课,在学生看来,图书馆员并不是学校的专职教师,而是简单地认为图书馆员的工作仅仅是监管学生进出图书馆,整理、登记图书资料。

事实上,图书馆员的工作还包括整理借阅书籍、上架图书、更新馆内书籍等工作,还要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借出、查询、下载等多项具有技术含量的工作。然而这些服务性的工作没有被学生真正认识。正是由于这种认识的偏差,馆员和学生之间没有建立较好的沟通渠道,导致学生和馆员之间的沟通较少。

1.2 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程度低

数字化和大数据互为依托,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大数据是一个反映海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专有名词,通常被用来描述信息時代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它的范围主要涉及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分析。图书馆数字化是构建一个电子化的图书资源网,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信息资源的组织形式。

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显而易见,比如在检索和页面管理布局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学生使用困难、使用效率较低;在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图书、借阅信息中,有时候会碰到服务暂停、页面不显示等情况,这些都是数字化落后的表现。同时,相关的管理和监督体制不够健全和完善,对于学校下拨的经费的使用途径也没有明确的管理和约束制度(如图1所示)。

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人才支持。图书馆员趋于老龄化、专业能力不足、专业素质欠缺、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这些都致使大部分图书馆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此外,图书馆薪资水平相对较低,对专业人才吸引力不足,人才稀缺已成为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图书馆向数字化方向发展过程中问题凸显的原因如图2所示。

1.3 图书馆图书资料收藏管理混乱

在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内,学生可以在任何一个开放区域自由阅读,由于图书馆内部阅览区较为分散,通常七零八落地分布在阅览室、大厅和自习室。学生挑选出自己想看的书刊,可以在任意位置阅读,但是临时阅读后再次归还却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觉性,因此常常出现因为学生不了解索书号而无法准确把图书放在相应的书架,或者干脆直接放置在阅读处就离开的情况。为此,图书管理员每天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进行书籍的整理。

此外,在查询书刊时找不到相应的图书。虽然在馆藏布局环节存放着年代已久的珍贵书籍,但是这些书籍在保管方式上却存在很大的问题。桂林多为雨多高温天气,晴天时,部分书刊被暴晒;雨天时,馆内有渗水,诸如此类原因使得部分书籍开始泛黄和皱起,甚至有些书籍已经遭到了严重损坏。

1.4 图书馆“智库馆员”服务不足

2018年11月19日,由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国家智库》编辑部、上海大学智库产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对3年来的新型智库进程、成果、体系及当前亟待突破的课题与路径进行了思考和探讨,提出了意见建议。同时,该文件也充分肯定了高校在智库建设中的先锋阵地作用。高校是创新研究和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之一,在为党和国家决策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无比重要的作用。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必备要素之一,在知识定位和服务功能等方面与智库有着相通之处。但是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还未开始“智库馆员”建设,馆员与图书馆的关系还停留在传统的阶段,由于“人馆”配合不佳,既限制了图书馆主要功能的发挥,又阻碍了馆员职业素质的提高。

2 广西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构建

基于以上分析,采用数字化建设和馆员素质提升建设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相互联系、互为依托、结构合理的广西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如图3所示)。

据此构建的广西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包含四大模块,其中数字化建设是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基础,是图书馆的硬核建设,对提高图书馆的水平和规模具有重要意义,在它们的支撑下,其他改进措施能得以顺利实施,其中馆员形象建设、收藏管理水平建设、“智库馆员”素质能力建设构成了图书馆体系的核心,它们决定了图书馆的整体形象,从不同角度提高了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

四个方面、四条路径,相互依托、循环推进、不断互动,从不同的方向加强了图书馆建设水平,使得整个服务体系形成良性循环。

3 广西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构建的内容分析

3.1 图书馆员形象塑造建议

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应当提高对馆员的要求,提升图书馆员的形象,树立“四美”职业形象。“四美”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图书馆的整体形象,也体现出高校人文素养的水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其语言美、形象美、心灵美、行为美成为对图书馆员的从业标准。

首先,定期对图书馆员进行教育培训。现代教育倡导终生学习,学习主动性更是在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培训的方式有多种,比如到先进城市进行培训,接受第三方机构的专业教育培训。其次,要强化继续教育理念,通过培训提高馆员的服务能力,提升其专业素养,让其了解并熟练掌握数字化阅读管理模式等。最后,要加强馆员的仪表形态建设。礼仪培养可從采取以下方式:第一,全体馆员统一着装,女性馆员化职业淡妆;第二,请专业的礼仪公司定期进行培训,培训结果纳入年终考核;第三,设礼仪榜样奖励,评价标准由图书馆统一制定,奖励由高校据实际情况商定,评价结果由师生共同投票决定;第四,联合学生会及社团推行文明礼仪讲座和知识竞赛,形成浓郁的礼仪氛围,从而潜移默化地强化馆员的仪表形态。只有提升馆员的综合素质,高校图书馆才能满足高校及社会未来的建设发展要求[1]。

3.2 推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标准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推进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水平,必须具备先进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和相关硬件的条件,如果缺乏硬件设备,数字化建设就是“无米之炊”。此外,不可忽视大数据对数字化建设的影响。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信息资源整理和无缝衔接,制定数字化建设统一标准也是必要之举。

建设数字图书馆要基于信息技术和相关设备的系统架构策略,通过引进技术和购买设备,努力解决当前图书馆基础设施水平落后、数据资源封闭和信息安全方面的难题。建设数字图书馆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不断挖掘数据,进行知识的再发现,提高图书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最终形成一个功能完善、结构合理、高效开放的资源体系[2]。此外,各个图书馆所建立的数据库也必须逐渐统一相关的标准,提高信息资源的管理效率和利用效率,使得信息资源能够在不同图书馆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共享,形成一个共享共创共生的资源体。通过构建健全的人才竞争机制来促进人才之间的合理竞争,从而有效提高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队伍的素质水平[5]。

3.3 提高图书馆收藏管理水平

图书馆收藏管理水平不仅影响学生读者的借阅使用效率,还与图书馆的外在形象和整体管理水平密切相关,提高图书收藏管理水平对图书的整理和保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高图书馆收藏管理水平,需要多种管理方式并行。第一,就要改善其查询功能,完善图书查询功能。通过系统的建立,实现多样化的查询要求。学生可采用多种检索方式在手机或者其他查询终端对馆藏的图书进行查询,对已借阅的图书、到期的图书,及时地提醒。第二,学生在借阅图书环节,接收到相关的推送公告。图书馆在发布重要信息之后,系统自动将管理规定、最新通告等传给学生。比如,通过公告系统将图书馆开馆和闭馆的调整时间转发给学生。在馆藏管理环节,应当对学生读者进行妥善的管理,如果出现图书乱放的问题,也通过公告告知学生,公告信息以短信的方式推送给学生,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通知学生,以此可对学生起到提醒作用。多数学生因为不懂索书号,不了解图书馆的馆藏布局,致使临时借阅的图书无法准确归还。因此,通过图书馆检索讲座的方式,图书管理员将有关图书馆借阅的规章制度介绍给学生,这对学生自觉遵守图书馆管理规定具有重要作用[3](如图4所示)。

3.4 加强“智库馆员”素养能力培养

提升智库人才素质水平是提高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整体水平的关键。图书馆智库人才的队伍建设离不开全面化和制度化的顶层设计。图书馆对智库人才队伍的培养,更需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促发展。

制度建设要从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结构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供丰厚的薪酬,激励在职馆员主动在理论创新、实践研究、社会决策等方面奋勇前进。二是加快高端智库人才引进,应用新方法、新技术,及时促进智库更新换代,同时发挥智库新锐力量的带头创新作用。三是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科学公正的考核体系,对“智库馆员”进行客观评价,调动“智库馆员”从事智库服务的积极性[4]。四是强化“智库馆员”的职业素养。图书馆要定期对“智库馆员”开展职业素质培训,强化其责任意识;同时,也要提供包括智库政策前沿、理论前沿、实践前沿等综合决策能力提升的培训课程,使其从理论上掌握决策咨询的方法。在实践中,应促进其积极地对外沟通交流,重视优秀智库专家的培养和引领作用,鼓励他们以“以帮代扶”的方式促进年轻“智库馆员”的迅速成长。

4 结论

总体来说,本文在初步了解广西高校图书馆现状的基础上,发现了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着重进行了分析,分别以数字化建设和馆员建设为线索,充分考虑了“图书馆+技术+人才”思维方式及广西高校发展的特点对于图书馆体系的影响,构建出了一套传统图书室建设和现代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相衔接、一般共性规律与广西自有特色相互补充、线上网络服务与线下面对面服务协同增效的广西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

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广西高校充分理解“图书馆+创新”思维,构建和完善图书馆服务体系,为广西高校培养高素质学生,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提供理论借鉴。

参 考 文 献

[1]谭新野.“新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员职业形象塑造[J].智库时代,2019(27):89,93.

[2]周东华.大数据时代下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探索[J].智库时代,2019(27):262,270.

[3]傅生合.大学图书馆图书资料的馆藏布局与收藏管理探析[J].智库时代,2019(27):223,228.

[4]龚宸珲.论高校图书馆“智库馆员”素养能力的培养[J].智库时代,2019(27):143,171.

[5]张佰超.探讨如何构建数字化公共图书馆[J].智库时代,2019(27):259-260.

猜你喜欢

图书馆高校创新
图书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