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外向型企业的历史新机遇:西部陆海新通道
2019-06-30谢春芳董娟
谢春芳 董娟
【摘 要】由于受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贵州企业的对外发展水平在全国一直处于落后水平。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将突显贵州的交通枢纽和通道主干道的作用,为贵州外向型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带动实体经济发展;陆海内外联动拓宽国内外市场网络;东西双向互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营商环境优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关键词】西部陆海新通道;贵州外向型企业;新机遇
【中图分类号】F27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1-0018-02
2018年11月,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正式签署《关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将“南向通道”正式更名为“西部陆海新通道”。贵州身处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核心覆盖区,其對外开放的战略区位从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变成连接“一带”和“一路”的主要通道。贵州企业亟须抢抓这一通道建设和发展的重大机遇,深化加强与国际间经济贸易合作,促进在交通、物流、商贸、产业等方面深度融合,推动贵州实体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为贵州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1 贵州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1 从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变成连接“一带”和“一路”的主要通道
受历史和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贵州的开放通道建设一直相对滞后。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贵州也始终处于边缘地带,并未纳入国家“一带一路”规划范围。但贵州地处于西南地区南下出海大通道的重要交通枢纽位置,向北可以经过重庆、成都连接欧亚大陆桥,直接融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可以通过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连接广东、广西等地,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一带一路”倡议中,重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渝新欧”大陆桥的起点,北部湾和广州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贵州恰好处于两个起点的中间腹地,是两地连接距离最近的通道,具有特殊且重要的地位。西部陆海新通道将贵州纳入“一带一路”规划范围,将强有力推进西部开发新格局的形成,带动贵州乃至整个西部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同步小康。贵州在这一新格局中,其战略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一带一路”的边缘地带转变成为连接“一带”和“一路”的主要通道,贵州成为陆海双向开放的核心区域。
1.2 从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变成连接“陆”和“海”的重要枢纽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是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覆盖上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9省2市,总面积约占全国的1/5,总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四成,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区位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贵州省处于长江经济带上游,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功能区。与此同时,贵州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可以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贵州作为南下通道的重要枢纽,将极大地拓展区域发展的合作空间,统筹规划11省(区)经济开发、对外开放中的重大问题,贵州这一重要通道枢纽不仅可以使分散的、潜存于各省区的经济优势、区位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区域整体的优势,而且还能更好地发挥本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重要战略作用,有利于缩小本区域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提高其在国际经济中的整体竞争能力。
2 西部陆海新通道与贵州企业发展的历史新机遇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对于贵州外向型企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战略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带动实体经济发展
2018年末,贵州高铁营业里程为1 127 km,铁路出省通道达14个,形成贵阳至周边省会城市及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地区2~8 h高铁交通圈。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6 453 km,内河航道里程为3 745 km,民航9个市(州)全覆盖,通航机场达11个,共开通国际航线23条。《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颁布,贵州省贵阳、遵义两市正位于通道主干道上,为完成连接内陆与海外的通道使命,贵州省将大力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铁路、轨道、航空、水运、道桥、隧道、港口等各种交通基础设施都需要加大建设力度,完善更好的交通网络,打通省内各市州交通壁垒,加快与外部互联互通,带动省内实体经济的更好发展。
在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过程中,也会给贵州省相关产业、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贵州省建筑业在GDP的比重逐年增加,2017年建筑业企业个数达到1 029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 932.96亿元。2018年贵州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0.02亿美元,增长16.3%。涌现一批在桥梁、隧道、公路、水利、能源、电力等领域具有比较优势的贵州工程建筑企业。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必定为这些企业提供发展空间。此外,如基建过程中会需要相应设备,生产工具,钢筋、水泥、混凝土等基本的物料,也会给基建设备厂商、生产基建物料等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2.2 陆海内外联动拓宽国内外市场网络
贵州处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干道上,对于贵州拓宽国内国外市场提供了更宽广的路径。上联“中欧班列”沿线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下联西部陆海新通道拓宽海外市场,与国内其他省份和海外国家的合作不仅是在贸易和物流方面的合作,也包括投资、旅游、文化信息和技术等方面的合作。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的联动发展对于工业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实现工业产品的有效流动和贸易往来。同时,各国之间的合作必须通过运输的通道和路线,扩大工业合作规模。初步估算,“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给予贵州外贸足够大的市场空间和外贸商机。
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通了大宗贵州农产品的进出口渠道。贵州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市场狭窄。顺着西部陆海新通道,贵州农产品向北可经过重庆,借道中欧国际班列西部通道运往中国西北、中亚、欧洲等地区,也可向东经重庆沿着沿江通道进入长江沿岸经济带的各个省份等市场;西部陆海新通道为贵州工业产品出省和原材料进省提供快捷通道。现在贵州生产的铝矾土、轮胎、磷肥、“老干妈”酱已经搭乘西部陆海新通道出海;西部陆海新通道为贵州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打开市场。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新加坡等90个国家、190个港口。陇渝、陇桂、黔桂、青渝桂等班列相继开行,与中欧班列(重庆)实现有机连接,形成“一带一路”经中国西部地区的完整环线。
2.3 营商环境优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在影响潜在转移企业经营成本的诸多因素中,硬件的因素方面有人力资源、配套设施、交通运输、产业基础、优惠政策等,软件的因素方面有政府服务、社会网络、风俗习惯等,其中地方政府的服务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的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本身省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对外合作和招商引资的重要抓手。2017年,贵州省总体营商环境的“前沿距离”分数(百分点)为62.44,处在国际标准的中等水平。为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贵州省建立健全省外来投资企业投诉中心,搭建投诉应诉服务平台,开通963555投诉热线电话和举报邮箱,从多方渠道为投资企业提供顺畅高效的投诉通道。目前,28个省直部门、9个市(州)和贵安新区已将投诉热线和举报邮箱在单位门户网站进行了公布。贵州处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干道上,通道建设将会吸引高级生产要素流入,改善贵州的基础设施环境,交通运输会更加通畅快捷,信息交流会更畅通,这些有利于贵州的营商环境的改善,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吸引更多的優秀企业入驻,带来更多的人力资源,引入更多的优秀人才,产业链布局也会更加完善。这些将对营商环境和降低企业成本产生良性循环的影响。
3 结论
过去,贵州省由于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滞后、“不沿边、不沿海、不沿江”的地理区位等原因,开放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一直处于落后水平。西部陆新通道的建设使得“一带”与“一路”形成完整闭环,“内陆”与“海外”实现无缝联结。而贵州正是处于西南南下出海大通道的交通枢纽位置,向北可以融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可以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于两大经济带的互联互通使得贵州的区位优势获得重大转变,也为贵州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历史性的巨大机遇,贵州企业应该积极主动融入通道建设,以建设促联动,以联动促经贸,实现贵州实体经济发展的飞跃。
参 考 文 献
[1]贵州省统计局.贵州统计年鉴[EB/OL].http://202.98.195.171:82/2018/zk/indexch.htm,2018-01-01.
[2]贺煜,李澜.陆海联动发展中的产业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陆海联动协同推进大通道建设和产业合作[J].重庆与世界,2019(7):27-28.
[3]黄正松.刍议“一带一路”背景下贵州外贸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7(21):107-108,110.
[4]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贵州深化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EB/OL].http://fgw.guizhou.gov.cn/fzggdt/ywbd/201811/t20181108_3678110.html,2018-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