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新技术产业视角的科技创新城市建设

2019-06-30薛松森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建设

薛松森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如今,我国许多城市都将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自己的战略决策。此外,高新技术产业是科技创新能力的一种体现,对科技创新城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基于高新技术产业视角下科技创新城市的建设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2-0001-02

0 引言

科技创新城市是一种新的城市形态,其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脱颖而出。与其他类型城市相比,科技创新城市有着很强的产业优势,其科技方面的实力要更强。而在全球化背景下,该类城市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大的发展,就是因为其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载体,并拥有高新技术产业,这就为自己发展提供了支撑平台。本文主要围绕科技创新城市的建设进行探析。

1 国内外科技创新城市发展的主要现状

1.1 城市间合作走向联盟化

1.1.1 各城市加快转型发展

在全球化的热潮下,国际一些著名的科技创新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将精力放在高新技术的开发上,从而实现自己的转型发展。这样一来,即便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不够明朗,它们也可以更好地去应对。其中,较为典型的案例有以下几种:第一,“硅谷”朝着“绿谷”转变。美国旧金山的硅谷举世闻名,它先经历了国防工业,然后走向集成电路的道路,随后又朝着个人电脑的方向发展,并经历了互联网时代。如今,它又率先走向绿色科技时代。硅谷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就是因为它每次都能够抢占先机。第二,班加罗尔,被称为印度的“硅谷”,随着高科技公司的成功建立,该城市一举成为印度的信息科技中心。班加罗尔主要以软件包装产业为主,虽然印度政府频繁更迭,但是印度政府对软件产业的支持从未间断,这导致该城市的软件产业并未受到政权更迭的影响。

1.1.2 建立世界科技城市联盟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共享与交流被提上日程,许多国家及企业都非常注重信息的共享。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推动各城市之间的科技交流,在1998年的韩国大田,世界各科技创新主导城市展开了通力合作,在该城市成立了世界科技城市联盟。该联盟大力提倡各科技城市之间应当实现信息的共享,要加强双方的交流合作,推动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如今,该联盟成员逐渐增多,已经达到了47个,涵盖了世界各大洲。我国也有许多城市加入了该联盟,如深圳、合肥等。

1.2 国内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1.2.1 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相对落后,发展较为缓慢,但是自从产生以来,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就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1986年始我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2006年,温家宝同志对我国高新技术提出新的目标定位,这个定位便是著名的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的定位。2008年,我国制定了与高新技术产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截至2010年底,我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有170多家,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有58家。

1.2.2 创新型城市的数量与日俱增

2008年,我国将目标锁定深圳,将该城市作为创新型城市试点。2009年,我国新增15个城市作为创新型城市,如南京、宁波、广州等。后来经过2010~2012年的补充,我国的创新型城市试点已经多达42个。

2 高新技术产业成长与科技创新城市的空间组织

高新区对国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能够给予宽松的政策环境。这样一来,它们就能够将资金、人才要素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技术创新的产业化,以推动我国各城市的经济发展。在科技创新城市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其经济增长中心,所以高新区的出现,就会对城市的空间结构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

2.1 高新区成为产业发展高地

2.1.1 大学与高新区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在高新区的众多产业活动中,研究与科技开发是一项重要的产业活动,全球一些顶级的高新区的发展都与周边的大学、科研机构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我国的中关村、美国的硅谷等高新区,都是建立了产学合作的关系。我国的中关村主要是依托清华、北大等高校,而美国的硅谷则是依托于伯克利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高校。

2.1.2 高科技企业形成了合理的产业链分工

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由企业、核心技术、市场转化等方面构成。高新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平台,使得新企业不断集聚。而企业则按照产业链合作产生联系,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

2.2 高新区主导下的非均衡增长

2.2.1 不同创新主体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类型

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逐渐融合,推动了高新区的不断发展。而不同创新主体与相应的城市區域的结合,就使得高新区的类型变得更加多样。例如,智能化产业园、中央科技区等。智能化产业园,一般是通过在产业园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然后通过物联网改造工程,从而为各大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而中央科技区,通常位于城市的中心区,主要是依托较强的科技实力,以及依托科技辐射带动能力,集中发展电力商务、虚拟现实等产业。

2.2.2 高新区主导下的科技创新城市空间非均衡增长

以高新区为发展平台,在高新技术企业的推动下,城市空间的秩序也会发生改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以高新区为主导的极化区域形成。通过对市场、政府调控等多种手段的运用,高新区能够集聚人流、资金流,从而成为各类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的区域。第二,CBD和CRD的分离。传统的城市中心区主要由CBD和CRD混合构成,但是在高新区等新型空间发展的载体下,国外一些CBD逐渐突破原有的结构,与CRD脱离发展。

3 科技创新城市空间的整合策略分析

3.1 创新空间载体组织模式

为了防止出现传统的单一功能城市开发建设模式,要想推动科技创新城市的发展,可以建立功能复合区。推动以单一生产功能为主的高新区不断向服务联动发展的高新技术集群转变,将娱乐、商业、公共服务等相混合,从而建设兼具生活、生产的城市发展单元,以提升地区的发展活力。另外,还需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推动城市中心区、高新区等不同功能区的复合改造:调整功能;完善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梳理路网。

3.2 构建城市智慧基础设施体系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重视城市智慧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科技创新城市的承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建设城市智慧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推进“三网融合”,扩大无线接入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应用的覆盖面;加强智慧产业基地的建设,并推动云技术或者物联网技术等在公共服务设施中的应用;对交通、能源、警务等城市运行系统进行整合,以实现对城市智能化的管理。

3.3 尽量盘活存量土地

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通过“三旧”来对城市中的存量土地进行改造,以实现土地的节约利用。“三旧”主要指以下几方面:旧村庄;旧城镇;旧厂房。在科技创新的发展中,“三旧”改造是一个不错的举措,能够盘活城市存量土地。由于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限,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我国长期热衷于外延式的扩张,这导致随着城市不断扩张,耕地逐渐减少。因此,今后要加大对零散旧工业区的整合升级,要对配套設施建设不断地进行完善。

4 结语

综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不仅有助于我国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城市的发展,促进各城市空间功能的优化重组。在高新技术产业下,科技创新城市的建设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要创新空间载体组织模式,构建城市智慧基础设施体系。要通过将各种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对城市功能的优化布局,进而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 考 文 献

[1]曹贤忠.基于全球—地方视角的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网络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2]袁玮.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5.

[3]韩平,李顺彬.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机理研究——基于高新技术开发园区视角[J].产业经济评论,2014(3):43-49.

[4]蒋怡嘉.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5]赵欣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创新型城市建设影响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2.

[责任编辑:邓进利]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产业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创新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创新研究
浅谈惠安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路对策
贵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资本市场发展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产品升级的影响研究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