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9-06-30王紫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3期
关键词:产能过剩钢铁行业产业升级

王紫

【摘 要】钢铁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钢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产业集中度低、产能过剩等诸多问题。“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给我国钢铁行业技术发展、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带来机遇与挑战。文章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钢铁行业;“一带一路”;产能过剩;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259.27;F1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3-0009-04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重大构想及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以来,“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我国与相关国家双边或多边机制的发展,并构建了一个高效的共商、共享、共建区域合作平台,推动了多边贸易发展,同时提供了贸易便利化条件,具有推动国内过剩商品出口、缓解国内过剩产能的作用。

2016~2020年是我国“十三五”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在以每年7%左右的增长速度中高速增长,同时要全面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我国钢铁行业必须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去掉严重积压的库存,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背景下,钢铁产业需要寻求新的出口机会,找到新的需求端,从而实现我国钢铁新的贸易增长点。本文通过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影响,找到钢铁行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对解决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的各种问题、促进我国钢铁行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 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1.1 我国钢铁产量持续增加

钢铁产业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性基础产业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房地产建筑行业的发展对钢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些因素促使我国钢铁产业技术不断改进提升,产能不断增大。1996年,我国钢铁产量超过1亿t,成为世界钢铁产量最高的国家,此后一直保持着钢铁产量世界第一的地位。我国钢铁总产量增速在2008年以前是逐年递增,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各国经济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也纷纷放缓,各国钢铁贸易量出现萎缩,这对我国钢铁贸易出口造成影响,导致2008~2009年钢铁库存大量积压,钢铁产量增速放缓。之后我国钢铁总产量呈上升趋势,到2015年底,我国的钢铁总产量为11.24亿t,约占世界钢材总产量的49%。

1.2 钢铁贸易出口量波动较大

近年来,我国钢材进口量较少,并保持平稳;出口贸易波动较大。

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钢铁出口量在2008年以前是稳步上升。钢铁贸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2008年我国钢铁贸易遭遇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当年钢材出口量为5 923万t,比2007年减少了342万t。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进一步扩大和加深影响,钢铁出口贸易受到更严重的打击,2009年我国钢材出口量为2 460万t,仅为2008年的41.53%。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导致制造业萧条,订单量减少。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主要经济体放缓了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及对基础投资力度减小,使我国钢材出口量出现大幅下降。2010~2015年,我国钢铁出口量逐步扩大,并且涨幅不断加大。一方面,由于各国经济逐渐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新兴经济体逐渐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促进世界范围内的钢铁贸易增长;另一方面,我国主要出口低级钢铁产品,如粗钢等,同时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我国钢材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因此,我国钢材出口具有价格优势,促使钢铁出口量逐渐回升,在2015年达到高峰,出口量为11 239.56万t。

在钢铁进口方面,近年来我国的钢材进口保持平稳,基本维持在1 500万t左右。但从进口种类来看,绝大部分是具有高附加值的钢材,如特种钢、高强度中厚钢板、车用热镀板等。这反映了我国钢铁行业还停留在初级生产阶段,对高质量、高附加值的钢材研发力度不足,说明我国钢铁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竞争力明显不足。

1.3 钢铁价格降低和行业利润减小

世界范围内钢铁行业不景气,对钢铁需求疲软,从而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从供求原理来看,当某一产品供给大于需求时,必然会导致该产品价格下降、利润空间降低。我国钢铁行业也是如此: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钢材出口量大幅下降,各国对钢铁的需求疲软。我国的钢铁技术发展使产能得到提高,钢铁产量逐渐上升,但对钢铁的需求并没有上升,使得我国的钢铁产业产能过剩,库存增多,导致钢铁产品供过于求,钢铁价格不断下降,使得行业利润减小。

图2显示2014~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钢材价格指数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从95.8元一直下跌到86.8元,两年内下跌了9个点,下降幅度比较大。2014~2015年,我国钢材价格不断下降,直接导致我国钢铁行业总体利润下降,部分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使钢铁企业经营更加困难。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15年我国钢铁协会会员企业的亏损金额总计645亿元,亏损面达到了50.5%,我国上市的重点钢铁龙头企业近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从盈利转变为亏损,2014年总销售利润率只有0.55%,同比下降了0.09%。2016年以后,我国钢材价格指数开始上升,这刺激了我国钢铁出口的积极性,并使我国钢铁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好转。

2 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

2.1 产能利用率低和产能过剩

近年来,一方面是世界范围内的钢铁需求疲软、供大于求,钢铁价格不断下跌;另一方面我国的钢铁产能提高,还没来得及淘汰落后产能,新的钢铁产能又快速增加。各种因素都加剧了我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2012~2015年,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呈现下降趋势,国际普遍认为产能利用率为78%~83%是比较合理的区间。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于这一区间时,可能会使投资者减小投资热情和积极性,企业经营正常运行压力增大,并且经济上产生通货紧缩风险的可能性会增大。而产能利用率长期高于这一区间时,企业也会遇到生产瓶颈的问题,产量供不应求,通胀风险的可能性也会增大。我国除2013年产能利用率为78.2%属于合理区间,其他年份均低于合理区间,最低比合理区间低了11%。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比较严重,并且长期受到困扰。其中,结构性产能过剩尤为明显。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化率不断上升,这些发展离不开钢铁等基础原料的供应,使得大量民间资本进入钢铁行业。但由于这些炼钢工厂以盈利为目标,主要生产初级低端钢铁产品,造成我国钢铁产业出现生产结构不合理的局面。

2.2 产能分散和产业集中度低

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存在大量民间资本涌入,投资建立炼钢工厂,使我国钢铁行业出现产能分散、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根据我国钢铁统计年鉴的数据调查,我国钢铁企业数量飞速增长,但中小钢铁企业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大型钢铁企业占比不断下降,仅有6%左右。目前,国际上将国家某行业中体量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产量在整个行业总产量中的占比称为产业集中度(CR),表1是2005~2015年我国的钢铁产业集中度与钢铁强国美国、日本对比的数据。

我国钢铁产业在2005~2015年的发展中行业前四的企业的产量占比一直不高,平均只占我国钢铁总产量的5%左右,而世界钢铁强国美国的占比在50%以上,日本的占比更是高达70%以上。这说明我国钢铁行业与世界钢铁强国相比有所不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正因如此,我国大型钢铁集团不多,大部分是中小型钢铁企业,使得政府制定一系列针对钢铁行业“去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深化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措施在大型钢铁集团得到积极响应,并制定了许多措施来配合政府的宏观调控,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绝大多数钢铁小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和短期发展,并不积极有效地履行政府对钢铁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得政策在这些小型钢铁企业收效甚微。

2.3 技術落后和竞争力不足

我国钢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大量民间资本进入钢铁行业,多年来采取了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绝大多数小型钢铁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主要生产市场需求量大、低附加值的钢铁初级产品,如粗钢等。同时,没有花费资金引进国外生产高端钢铁产品的设备和技术,也没有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高端钢铁产品的自主研发工作。因此,造成了我国钢铁产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结构不合理,在初级低端钢铁产品市场的竞争激烈,低端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因为产品附加值低,导致了我国钢铁高端、高附加值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

3 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3.1 加大钢铁出口力度

针对我国钢铁产能利用率低和产能过剩的问题,应加大钢铁出口力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产能利用率低和过剩的问题。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国内钢铁行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也带来了许多重要机遇,能为我国钢铁出口和钢铁企业带来新的市场。同时,“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的基础设施落后,它们也正在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经济发展倡议,如哈萨克斯坦在2014年制订“光明大道”新经济计划,计划投资约28亿美元重点发展国内的道路、港口等。我国钢铁行业可借助“一带一路”,加大对沿线国家的钢铁出口力度,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和增强钢铁出口的速度与数量。

此外,“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了一个共商、共享、共建的区域合作平台,并逐步同沿线许多国家达成长远战略贸易合作化共识或战略贸易合作共识,这也为我国钢铁出口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如降低了双边、多边贸易壁垒,取消关税,建立自由贸易区,加强贸易合作等。

3.2 促进钢铁产业升级

针对我国钢铁产业产能分散和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我国传统钢铁企业应该大力响应国家对钢铁产业改革的号召,逐步淘汰产能严重过剩及以生产低端钢铁初级产品为主的工厂。同时由大型钢铁集团对中小型钢铁民营企业采取收购、合并等方式,使之能集中生产和协同发展。我国部分钢铁企业借助“一带一路”平台走出去,承建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承包矿产等原材料开发项目,并在这些国家建立分厂,通过对这些分厂的合理管理和发展,为我国传统钢铁企业产业升级提供模板和借鉴。

3.3 加快钢铁技术发展

针对技术落后和竞争力不足问题,钢铁行业应加快技术发展速度。目前,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延伸到了欧洲,欧盟钢铁产业建立了欧洲钢铁技术平台使欧洲各国能共同进行技术研发。我国钢铁企业应把握“一带一路”机遇,通过这个平台加强与西方国家和欧盟在钢铁领域的合作,共同探讨钢铁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高端钢铁产品生产技术,学习并加以改进新的钢铁技术,自主创新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钢铁生产技术,提升我国高端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一带一路”也积极鼓励我国钢铁企业大胆地走出去,并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服务。我国钢铁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建厂、承接他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方法走出国门的同时,沿线国家也对我国的钢铁企业提出了技术、环保、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此外,钢铁企业走出国门与他国进行竞争,对提高产品竞争力提出了要求。

3.4 加强各类风险的防范意识和措施

我国钢铁企业借助“一带一路”走出国门的过程中,面临着经济、政治等风险。对于政治风险,钢铁企业应响应我国“一带一路”倡议规划,因为我国已与沿线许多国家签订了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建立了许多自由贸易区,企业在这些国家发展能得到更多帮助,政治风险更低。同时,企业应当建立一个应对政治风险的防范措施,以便在发生政治风险时能够更好地保障钢铁企业在国外的生存及企业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对于经济风险,钢铁企业一方面应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科学规划发展布局。在承接他国的基础建设项目、在海外建厂时,要事先进行项目可行性和风险评估,并制定好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类风险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以及对项目有合理的预期收益率;另一方面也可合理利用补贴和鼓励政策,降低经济风险的发生率。

4 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能显著影响钢铁行业的发展,为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带来许多机遇,如给钢铁行业带来新的市场、原料资源开发等机遇;能够促进我国钢铁行业技术发展、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为我国钢铁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产能利用率低、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技术落后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法。

参 考 文 献

[1]石泽浩,何喜军,李洪英,等.“一带一路”钢铁贸易格局及演变规律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7(4):27-37.

[2]倪中新,卢星,薛文骏.“一带一路”倡议能够化解我国过剩的钢铁产能吗——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平均的预测[J].国际贸易问题,2016(3):161-174.

[3]葛淑君.“一带一路”战略契机下中国钢铁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对外经贸,2017(4):85-86.

[4]赵明亮,杨蕙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钢铁业过剩产能化解:贸易基础、投资机会与实现机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7(4):84-92,

169-170.

[5]苏长有.对钢铁行业“一带一路”战略的思考[J].冶金管理,2016(1):46-51.

[6]李新创.钢铁“走出去”与“一带一路”的思考[J].国土资源情报,2015(7):3-13.

[7]Lu ru quan.“One Belt,One Road”:China and the“Oil Roads”[J].China Oil & Gas,2016(3):7-12.

[8]Serrano M A,Boguna M.Topology of the World Tr-

ade Web[R].Physical Review E,2003,NO.05101.

[9]Wang Y.Offensive for defensive:the belt and ro-

ad initiative and China's new grand strategy[J].The Pacific Review,2016:1-9.

[10]Evans.Steel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in the UK:

The Integration and Counteraction Debate[J].Resources Policy,2011(36):97-106.

[责任编辑:邓进利]

猜你喜欢

产能过剩钢铁行业产业升级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大数据对现代物流发展的参考意义
濉溪县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贵州推出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组合拳”
钢铁行业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研究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研究
关于福建自由贸易区发展理念和辐射带动海西产业升级模式的探究
煤炭行业的现状、挑战与机遇分析
商贸流通业集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