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抱阳光

2019-06-30邓小燕邓飞燕

湖南教育·A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情绪心理健康校园

邓小燕 邓飞燕

“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这是李克强总理一再强调的话。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不仅是学校和家长十分关心的话题,也是全社会關注的焦点和热点。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件频发。众多案例证明,恶性事件中的学生大多具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因心理问题引发的个人极端事件成为影响校园安全的突出因素,心理安全也成为学校安全治理工作亟需补齐的短板。

长期以来,人们对安全的理解更多地局限于显性的硬件建设和制度规范层面,把环境安全和行为安全等一些易操控的环节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如加强校舍的安全检查、加固铁护栏、控制郊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安全演练等,而更隐蔽的学生心理安全隐患却往往被忽视。

诚然,校园安全事故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学生的心理健康仍不容忽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是每所学校都必须重视和加强的一项艰巨工作,同时也应该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如此,才能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抱阳光,与快乐和健康相伴。

一、学生安全隐患背后的心理问题

1.青春期成长的烦恼无人懂。青春期又被人称为“危险期”或“多事之秋”,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被众多心理矛盾和冲突包围,导致身心发展失去了平衡,容易出现强烈的情绪波动。如果青少年的情绪不能得到顺利疏导,就可能在性格特征、日常行为等方面出现问题,甚至出现较严重的心理及行为偏差,乃至精神疾病。

比如,我校某高二男生一直性格温和,平日里遵规守纪,但在某一天却毫无征兆地与同学发生了激烈争吵和肢体冲突,还差点上升到群殴。类似情形在一个学期里发生了几次。经与班主任调查分析,这一事件不能简单归因于该生的思想品德问题,更是因为面临学业水平考试而压力陡增,加之平时他又沉默寡言,内心压力得不到合理释放,所以外显为与同学的言语和肢体冲突,通过这种方式宣泄压力、平复情绪。等到下一次负面情绪累积到承受不住的时候,他便很有可能通过重复上一次的模式来缓解压力。

2.父母不当养育造成的心理伤害。主观上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爱,但现实生活中与爱随行的往往还有不自觉的伤害。

比如,在夫妻关系不和、经常打闹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会严重缺乏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他们在人际交往时容易产生自卑、回避,甚至自伤自残等自我伤害行为;抑或耳濡目染习得了父母亲处理矛盾和分歧的模式,在处理与同学的关系时也只会像父母那样以暴制暴,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乃至破裂。

又比如,大量留守学生由于幼年就被寄养在祖辈身边,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照料与呵护,缺失心灵上的慰藉,从而容易沉迷网络。他们一旦与父母发生矛盾,便会效仿网络上的不良行为,甚至以离家出走、自杀等极端方式来宣泄不满。

还有的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控制欲太强,又缺乏有效沟通,造成孩子严重的心理压力和高度精神紧张。孩子“敢怒不敢言”,长此以往便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并且往往会把对父母的抱怨和对抗情绪转移到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身上,引发更多的冲突和烦恼,带来安全隐患。

3.同伴的效仿引发心理安全事故。青春期是一个寻找身份认同的时期,中学生更需要同伴认同。同龄人的影响已远远超过父母的影响,他们受从众心理的驱使会盲目跟风。比如针对未成年人发动的心理战“蓝鲸游戏”就具有极大的传染性,一部分学生对这种轻视生命的行为不以为然,还认为这是一种时尚,觉得很酷,甚至出于好奇而盲目效仿网站上介绍的自残自虐做法。

二、加强学生心理安全教育

人是安全管理的第一要素,校园安全教育工作必须围绕“人”来开展,不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更新观念,加强对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并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主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长效机制,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态化、专业化。

2.在学校教育工作者中普及心理学常识,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校管理和各学科教学之中。许多有行为偏差的学生往往被认为道德品行存在问题,殊不知其深层原因实为心理问题。比如,爱说谎的学生背后可能有从不允许孩子犯错误的过于严苛的父母,情绪失控的学生有可能是受够了父母的责罚和贬低,而那些网络成瘾的学生往往从小就对父母的关爱陪伴求而不得,等等。如果老师们了解了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就可能看见学生种种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和动机,避免把心理问题道德化,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对立。

同时,老师们应该通过完善自己的人格,承接住学生投射到自己身上的负面情绪,承担起未成年学生“替代性父母”的角色功能,帮助学生平安度过青春期这个“多事之秋”。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的身心状态得到调适。青春期的学生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烦恼,比如身心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恐慌、随荷尔蒙分泌旺盛而来的性冲动、攻击性等成长过程中的“无名火”,加之面临家长期望高、学业负担重、竞争压力大的多重心理压力,这些能量都需要合理化的渠道释放、宣泄。

学校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文体活动时间、场地和设施,能在校园里经常开展轻松、愉快的文娱活动。同时也要多开展一些男女同学共同参与的对抗性运动,如篮球、足球、拔河、掰手腕等,让学生在运动和合理冲撞中释放能量,避免情绪失控造成自伤或伤及无辜。

4.对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宣传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第一粒纽扣。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家庭问题的一面镜子,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差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建立起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新型教育工作协作机制,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5.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充分发挥心理咨询机构作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学校心理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借助社会上专业心理机构的力量开展相关心理课程,以期达到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的目标。

(作者单位:桂阳县第三中学 郴州市北湖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情绪心理健康校园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情绪认同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