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高考移民”还需多方发力
2019-06-30莫有兵
莫有兵
5月7日上午,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对近日舆论热议的深圳富源“高考移民”事件作出回应。景李虎称,要做好“高考移民”清退工作,工作不力的教育局和学校要被问责。据悉,经过深圳市有关部门最新证实,富源学校进入此次“二模”前100名的学生中,有10余名学生是从河北衡水第一中学(高中)转入的。(《新京报》5月7日?)
由于“高考移民”严重有悖教育公平,影响教育生态,是国家明令禁止、严厉打击的违规现象。早在2016年,教育部和公安部就联合下发《关于做好综合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监管,重点发现和纠正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的问题。一方面,严格实行在校在籍学生学籍与户口信息联网统一管理;另一方面,要从招生制度方面发力,完善高校招生录取方式。
然而,尽管有关部门“有言在先”,却仍然有人变着法儿想钻政策的空子。近年来,一些人利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高考的政策,通过非正常学籍迁移、空挂学籍、违规落户、提供虚假学籍证明材料等手段在一些省份获取高考资格。新闻中的富源学校是通过合作办学方式接纳“高考移民”,“代培模式”这个词被推到了大众面前。所谓“代培模式”,即招录广东户籍的学生,送到衡水中学上课,但仍在深圳参加高考,将学籍挂靠在富源学校。这种学生,学籍、户籍肯定都找不出毛病,但同样是标准的“衡水制造”。
表面上看,这波操作是当地学校的利益之争,无关高考公平。但实际上,这是钻了政策的空子。原本各省份的统一招生名额是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教育质量水平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给出的,而“高考移民”突破了地域限制,不仅对输入地的考生不公平,对输出地的考生也不公平。如果“代培模式”规模化出现,势必会对输入地的高中教育生态形成冲击——除了所有学生应试负担加重的“竞次效应”外,还会由于各地对补课等做法态度的不同,以及监管执行程度的不同,形成实质的不公平。因此,“代培模式”理应受到监管。
虽然最终32名考生因“高考移民”被取消高考报名资格,但应该看到,整治“高考移民”不能止于注销考分,还应多部门综合施策,斩断幕后操纵黑手,打破不合理、不合规、不合法的产业链。在户籍、学籍进入电子化管理的时代,无论是假户籍还是假学籍都很难蒙混过关。要取得异地高考资格,涉及户籍、学籍等篡改或转移,远非考生个体力量所能及。如果没有相关部门制度失守,某些人里应外合,权力如何冲破制度篱笆,非法攫取异地高考资格?出现“高考移民”的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乱象,不仅仅是因为学校的不作为或乱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不严也是重要原因。
高考将至,政府“有形之手”要及时发力,高度重视高考报名资格审查工作,严格防范和打击违规获取高考资格的作假行为;高考后可设立专项治理举报郵箱,确保高校考试招生公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