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石湾陶艺的“匠心”

2019-06-30汤宁宁

佛山陶瓷 2019年4期
关键词:鉴赏匠心

汤宁宁

摘 要:石湾是我国著名出产陶塑的地区,数百年来盛久不衰,历来为人赞道。其出产的陶塑艺术形象丰满,造型多样,色彩斑斓,是中国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本文将从质地、技法、风韵三个方面来阐述石湾陶塑技艺经久不衰,绵远流长的艺术之美。

关键词:石湾陶;匠心;鉴赏

1 前言

石湾陶瓷是广东省佛山市石湾出产的陶瓷工艺品,主要分布在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及周边地区,早在明清时期就享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2003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石湾美术陶瓷”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6年,石湾陶塑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石湾公仔”正式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石湾公仔”作为中国地理标志获得了中国工商总局批准通过。

2 石湾陶艺的历史背景

石湾地区制陶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1977年,在石湾附近的河宕乡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遗址出土的几何印纹陶片,其纹饰总数达四五十种之多,揭开了石湾制陶历史的序幕。从当地东汉墓出土的水田附船模型、舞乐俑、陶屋及禽畜等陶塑陪葬品可见石湾陶瓷的雏形。唐宋时期,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石湾逐步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日用陶生产基地。此时石湾艺术陶已经体现出在吸收北宋名窑色釉基础上创造石湾陶艺语言的特点。明清两代是石湾陶瓷走向鼎盛的时期。当时石湾陶业行会已细分为36行,其中古玩行的产品发展成为石湾美术陶瓷的代表性产品,并逐步形成人物陶塑、动物陶塑、艺术器皿、山公盆景(微塑)和建筑园林装饰五大类。新中国成立后,石湾美术陶瓷进入了一个群星灿烂的全盛时代。石湾美术陶瓷具有浑厚凝重、刚健豪放、朴拙传神的艺术效果及釉色丰富、题材广泛、手法多样的地方特色而享誉盛名。以人物造型为代表的石湾公仔形神兼备,高度写实和适度夸张,使其富有生活趣味,善于吸收各种文化艺术精华,形成鲜明的地方风格。石湾因此也成为独具岭南特色的艺术陶生产基地,享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

3 石湾陶艺的质地来源

石湾陶为陶胎,原料有陶泥、瓷泥、砖泥三种。为了加强可塑性,并减少烧裂、变形等问题,还要掺入大约百分之几的河沙。河沙的原料大多来自东莞、中山、番禺、佛山、三水、清远、阳江、高州等地[1]。各地泥土的性质不同,匠人们在选择泥质时也独具匠心。如赤泥用于大件的普通物,白软泥多用于小巧精致的器物;番禹泥和东莞泥,掺入4%的沙,可用来制作精细的雕塑品;赤泥多用在鸟、兽等陶塑品的制作上。

石湾陶器之美还体现在釉色上,其色彩斑斓,发展迅速。唐朝初年,尚只有青釉和黄釉两种,宋代又出现了黑釉、酱黄釉、酱褐釉三种。清朝中叶以后,石湾陶塑艺人创造了善仿钧窑特色,制作出了称为“广钧”的新釉色。不光继承了钧窑突变的工艺,还在后世将之发扬光大。所谓“钧窑以紫胜,广窑以蓝胜”。其中,广窑仿钧以蓝釉窑变最为著称。蓝釉由稻草灰、氧化钴、玻璃粉混合烧制而成。其余釉彩如红釉,则是由植物灰釉加入石灰的石灰釉为基础,加入硼砂、瓷器粉、白石、玻璃、铜屑等制成;紫釉是在红釉的基础上,掺入谷壳灰、玉石和少量的钴配制而成。

在匠心独运的石湾艺人手中,通过将各种植物和矿物灰屑混合调配,即可使石湾陶器的颜色多姿多彩,变化无穷。

4 石湾陶艺的制作技法

石湾陶艺的赏心悦目、古朴高雅、完整大气与其制作技巧中的细节处理密不可分。通过将造型、纹饰、色彩、材质、工艺、技法等元素聚集于一体,形成综合的审美效应[2]。如在传統装饰形式中的堆雕艺术,通过在主要形象之外堆加的方式加以装饰。在石湾陶塑人物塑造的时候,以不施加彩釉的陶泥“胎骨”来表现人的皮肤,与普通瓷器相比,更能获得温情和人性的艺术效果。再如在陶塑视觉表达上的技巧,如将釉料和色料混合使用。如以裂纹釉的晶花为背景,再加上淡雅的中国风色料,从而使得染料和裂纹浑然一体,艺术品的形象也更为生动传神。

石湾美术陶瓷制作工艺流程为:泥料和釉料配制-成型-施釉-入窑烧制。

石湾美术陶瓷的原料以本地或附近的陶土为主,适当加入岗砂和瓦粉混合后加水浸泡,用人力反复踩踏多次或用机器搅拌,使原料均匀混合达到一定的粘度,具有可塑性。釉的制备过去都以植物灰为基础,混合玻璃粉、石灰、象牙丝等,呈色则利用铜末、锡箔、铁屑等所含的金属元素。现在已不使用植物灰,直接以化工原料配釉。

雕塑造型是石湾陶塑技艺的核心,其技法主要有捏塑、刀塑、贴塑、捺塑四大类。以人物陶塑为例,创作步骤首先是进行作品的构思,可用陶泥做出一个小稿,或用速写的方法把构思内容表达出来。创作时以小稿为参照物,先以围泥或卷筒的方法做出基本轮廓,然后直接用手把泥条附在上面捏成构思中的艺术形象。捏塑着眼于大处,有粗豪的艺术效果。刀塑是借助工具(石湾艺人通常用九里香木制作成“批刀”)精雕细琢,对脸面、衣纹精心刻划,将雕琢好的头部镶嵌到躯体上。贴塑是以陶泥塑出基本躯体后,粘贴上用泥片雕塑或模印出来的细部(如甲胄、服饰、头冠等),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捺塑是作品体型基本完成后,用手指或工具在上面捺上装饰纹样。石湾动物陶塑的“胎毛技法”独特而有创意,它吸收中国工笔画翎毛技法的精髓运用于圆雕,在胎泥制成的坯体上啄出动物的毛,充分表现禽兽体的质感。器皿成型圆器用轮制,形态不规则或方形器物用盘泥条或泥片粘合成型的方法。

施釉技法有涂、搪、挂、泼、填等多种,石湾美术陶瓷一般是在泥坯直接施釉后一次烧成。

最后的步骤是入窑烧制,早期是采用龙窑用木柴烧制,目前烧制石湾公仔一般采用电窑或梳式窑,少量还采用龙窑烧制。

5 石湾陶艺的风韵神采

石湾民窑是随着人民生活和审美的需要产生和发展的,基本不受官方的约束[3]。与官窑相比,石湾民窑的生产与人民的需要相符合,较少受到官府的干扰。因而,创作的题材也较为宽泛。艺术风格也较易受到历史风潮和时代思想的影响。石湾的历代艺人,通过接触真实的人生经历,进而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品更能表现出大众的愿望和希冀。

石湾民窑还具有岭南文化的特色。在人物、动物和器型特征上,石湾窑大多表现出强烈的地方风格。如人物的脸部造型和体型,都表现出了岭南人的特征,真实的反映了岭南风貌。石湾陶塑的作品体现了岭南文化的风骨,具有浓郁的广府特色。出产的作品兼具了岭南文化的包容性和外来文化的异质性,并在两者之间达到了很好的均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我国一举跨进了独立自主的新时代,石湾陶塑的发展也进入了一片新天地。庄稼所作的陶塑作品《伟论兴邦》,选定了邓小平生活中常见的讲话动作为造型,正是新时代,陶塑艺术精神寓意的新发展。

6 结语

综上所述,石湾陶艺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其制作手法、选材来源、风韵形象得到了充足的发展。艺术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陶塑艺术享誉国内外,不仅是其匠心的独特运用,更是社会文化发展进步的结果。石湾陶艺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但对岭南文化宝库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在推动我国和世界的文化交流上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庄稼说过:"传统是活着的,发展着的。"随着社会文化的昌盛,石湾陶艺必将在艺术之林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黄静.浅谈广均的风格与特点[J].文物,2011,(2):66-69

[2] 唐聪,唐德贵.浅谈陶瓷综合装饰的源和流[J].陶瓷研究,2013,28(z1):35-36.

[3] 周彝馨,吕唐军.民窑之辩--石湾窑文化解析[J].陶瓷学报,2013,34(2):233-240.

猜你喜欢

鉴赏匠心
非遗传承,纸上匠心
“一锤定音”铸匠心
三生 致敬匠心
致敬匠心
匠心,一种倔强的坚持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紫砂陶艺鉴赏研究
紫砂陶艺鉴赏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试论普通高等学校高中学生的专业音乐审美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