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世界?小“豆”一碟

2019-06-30史军

课堂内外(小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野豌豆豆瓣酱川菜

史军

豌豆、蚕豆、四季豆,各种各样的豆子丰富着我们的餐桌。你知道吗,这些豆子可是实打实的“一家亲”——它们同属豆科植物,种子成熟前都生活在形状各异的荚果中。接下来出场的,就是豆子家族的两位杰出代表。听说,它们可干过“改变世界”的大事儿。

蚕豆:餐桌因我而改变

无蚕豆,不川菜

首先登场的是蚕豆。它改变的是咱们的“餐桌世界”。

作为中国的八大菜系之一,川菜享誉世界。在川菜中,有一味调料必不可少,那就是豆瓣酱。它被奉为“川菜之魂”,什么回锅肉、麻婆豆腐里,都少不了它的身影。豆瓣酱的主要原料,就是蚕豆。

清朝时,有人意外发现,将发霉的蚕豆和辣椒、盐拌在一起,竟然出奇地好吃。经过不斷摸索和改良,豆瓣酱应运而生。

不过,让蚕豆散发出美味的真正英雄,既不是辣椒,也不是盐,而是它身上的霉菌——米曲霉菌。米曲霉菌能让蚕豆体内的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将淀粉转化为糖,从而产生鲜甜的味道。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发酵。

知道多一点

豆子和霉菌的结合,可不止豆瓣酱这一种产物,日本人爱吃的纳豆也是其中的代表。纳豆的原料是黄豆和枯草杆菌。发酵之后,纳豆不但保有黄豆的全部营养,还能增加叶酸、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是不折不扣的健康食品。只不过,你得先忍受它的浓烈气味儿。

一串驼铃蚕豆来

虽然成就了川菜的大名,但蚕豆却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与很多从西域传入的农作物一样,蚕豆也被写入了西汉张骞的功劳簿,并得别名“胡豆”(来自胡地的豆子)。

至于为什么叫蚕豆,古人也说法不一。元代农学家王祯认为,原因在于它们“蚕时始熟,故名”;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则认为是因为它们的豆荚“状如老蚕”。

当然,名字什么的,对于吃货来说并不重要。蚕豆之所以能扎根东方并大受欢迎,关键还是在于它们好吃又有营养。蚕豆不仅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还为大家准备了多种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在不同的地区,蚕豆的吃法多种多样。在地中海沿岸,它们是炖菜的主角;在日本,盐烤蚕豆最受欢迎。不过,这些都比不过咱们中国的豆瓣酱,不是吗?

甲之蜜糖,乙之毒药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蚕豆虽然营养丰富,但对有些人来说却如同毒药。

这类人患有一种先天代谢缺陷疾病,他们的红细胞在剧烈的氧化反应下,会不正常地破裂、分解、死亡,而蚕豆中富含的氧化物正是引发这种反应的媒介。我们都知道,红细胞承担着往身体各个部位输送氧气的重任,它们一旦罢工,会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由于这种疾病与蚕豆密切相关,因此又被称为“蚕豆病”。

身患这种疾病的人,不但不能食用新鲜蚕豆和蚕豆制品,就连蚕豆花的花粉也不能接触。在蚕豆病高发的地中海沿岸地区,一到蚕豆开花的季节,很多儿童就会因为“蚕豆病”引发的缺氧而昏昏欲睡。有意思的是,当地人非但没有减少蚕豆的种植,更是把蚕豆当作主要的食物。这或许就是传统的力量吧?

豌豆:遗传学,因我不同

中国豆还是荷兰豆?

和蚕豆一样,豌豆也是外来豆。它们原本生活在地中海沿岸和西亚地区,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传入中国。

豌豆富含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的重要食物。人们不但可以直接烹饪豆子,一粒一粒地吃,还能将豆子浸泡捣烂

做成豆泥、豆馅。干掉的豆子还能磨成豌豆粉。真是“多才多艺”的小豆子。

更重要的是,豌豆可不仅仅豆子营养丰富、味道鲜甜——

刚萌发的豌豆茎叶直接焯水之后就能食用,味道鲜嫩清爽,备受人们欢迎,并获得了“豌豆尖”“龙须菜”一类的美称。就连包裹豆子的豌豆荚,吃货们也不肯放过,甚至培育出豆粒干瘪、专门吃豆荚的品种来。有趣的是,这个品种的豌豆,在咱们中国被称为“荷兰豆”,在荷兰反而被称为“中国豌豆”。

一种豆,两种色

关于豌豆最有意思的故事,发生在150多年前。

一位奥地利神父在吃豌豆时发现,豌豆粒长相不太一样,有的偏绿,有的偏黄。这是为什么呢?神父决定弄个明白。于是,他把这些豌豆播种在修道院的小花园里面,然后在开花时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人工授粉。这样一来,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一

黄豌豆和绿豌豆杂交后,只会结出黄豌豆。

神父并没有就此止步。他把那些杂交产生的黄豌豆又种了下去,并再次进行人工授粉。收获之后,他发现种子里面又有了绿豌豆,并且跟黄豌豆的比例是1:3。

这位神父名叫孟德尔。他的这次豌豆实验,是人类第一次审视遗传的强大力量。后来,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最终发现遗传的来源——基因。孟德尔也因此被称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知道多一点

基因是如何影响豌豆颜色的呢?我们简单来看看。

在纯种黄豌豆体内,含有一对非常张扬, 喜欢展示自己的基因,我们称为AA;在纯种绿豌豆体内,则是一对害羞的基因,我们称为aa。

当二者杂交时,需要各自提供个基因来配对, 因此只能出现一 种组合——Aa。这个时候,张扬的A压制住害羞的a,所以豌豆就是黄色的。杂交后的豌豆再杂交时,就变成了Aa和Aa配对,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四种结果,分别是AA、Aa. Aa和aa。其中,前三种都拥有张扬的A,所以显示出黄色,后一种只有a,结果就成绿色的了。

一个名,两种豆

除了豌豆,我们还不时能听到“野豌豆”的名号。不过,野豌豆可不是野生的豌豆。野豌豆属于野豌豆属,而豌豆属于豌豆属,它们是豆科下两个独立的物种。

野豌豆是中国的原生物种,《诗经·采薇》中的“薇”就是它的古称。相传,西周初年,“不食周粟”的伯夷和叔齐在躲入深山之后,就是靠吃野豌豆维持生命的。

野豌豆的豆粒不如豌豆饱满,但嫩茎叶、荚果和根部都能食用,是重要的餐桌野菜之一。不过,野豌豆有毒,一定要经过高温烹饪之后才能入口。

菜菜警示榜

豆子最好别生吃

为了从动物口下逃脱,豆科家族的成员或多或少都带着有害或有毒物质。其中,有些豆子相对温和,有些却性格暴戾。如果不经过高温处理就将它们放进嘴里,可是相当危险的。

常见的四季豆就是“暴徒”之一。四季豆的撒手锏是凝集素和皂苷。凝集素会与肠道表皮细胞结合,影响肠细胞的生理功能,导致肠细胞难队吸收蛋白质、糖类等营养成分,因此摄入过多的凝集素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生长发育。皂苷则会刺激消化道黏膜,从而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不良反应。

因此,安全起见,烹调处理好豆子后,再让它们进入我们的五脏庙吧。

猜你喜欢

野豌豆豆瓣酱川菜
郫县豆瓣酱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和生物胺变化及成本效益分析
野豌豆属种子形态多样性与种子分类鉴定方法的研究
翠花,上川菜!
黑作坊豆瓣酱,颜色深杂质多
青藏高原3种野豌豆光合生理特性的比较
豆瓣酱里的爱
第二道 川菜资格人
青藏高原东北部3种野豌豆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川菜资格人
线叶野豌豆生长规律及克隆植株扩展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