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胜任力的高师院校应用型人才能力结构模型构建研究
2019-06-29刘爱楼
刘爱楼
【摘 要】文章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基础,借助模块化教学思想,尝试从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交能力3个核心能力构建高校师范生应用型人才模块化培养体系。这一模块化结构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实务操作能力和工作岗位的适应性,符合高校师范生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战略需要。
【关键词】胜任力;应用型人才;能力结构模型;高师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2-0184-02
近年来,应用型本科教育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但目前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结构比较模糊,要么太过宽泛从而缺少具体操作性,要么太过具体从而缺少推广适用性。为此,本文基于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探索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结构模型。
1 关于应用型人才能力结构的研究现状
当前,应用型人才能力模型的缺陷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第一,提出大而全的模型,将几乎所有可能的能力都囊括进来,这种模型意义不大,且缺乏可操作性。一个只包含少数重要因素的简洁的模型比包罗万象的模型更有意义。第二,通过一些具体的能力构建通用的模型,实际上是存在矛盾的。因为不同专业、不同职业,其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结构应该是有差异的,用具体的能力代表通用的能力模型,本身就存在矛盾。第三,有些研究仅限于某种专业领域的人才,提出了具体的能力模型,这个无可厚非,也具有操作意义,但其推广价值明显受限。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提出一个简洁而又有较好适用性的通用模型。
目前的模型都强调专业能力,但对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重视不够。在职业能力方面,国外的实践教学体系非常强调职业导向的能力本位,从职业能力要求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例如,北美的CBE模式是以职业综合能力为基础,以胜任力为出发点的实践教学体系[1]。此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必须引起重视。因此我们认为,普通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目标不能单纯强调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应更进一步深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 应用型人才“PVS”能力结构模型的提出
根据应用型人才的研究现状,本研究认为能力结构模型包括3个方面:首先是应用技能或应用能力,这种能力或技能主要体现为各种专业技能。技能是相对于知识而言的,心理学认为,技能包括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两类[2]。应用主要是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形成能力,即专业能力。应用技能或应用能力主要应用于职场工作任务和各种实际问题两个方面,由此生成模型的另外两个方面,即职场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PVS能力结构模型,即“专业—职业—社交”能力结构模型。
2.1 内涵
(1)专业能力(学科专业能力,professional ability)。解决任何工作任务或实际问题都需要特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例如,数学问题需要使用数学知识,产品设计需要使用设计技能,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使用心理咨询与治疗技能,相应的就会形成特定的专业能力。应用型人才所应用的主要是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经过练习和发展最终形成专业能力。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高校是依据学科专业设置培养的,所以培养的是专业能力。这种专业能力所能解决的问题往往具有通用性和普遍性,不论在工作场合还是社会生活中,这种专业能力都能够胜任。
(2)职业能力(occupational work ability)。人才培养的出路最终是要到各行各业、各工作岗位,也就是职场发挥,工作是其载体和体现。可以肯定的是,职业能力有很大部分是专业能力,但它是专业能力应用于职场工作所形成的特殊工作领域的能力。也就是说,职业能力主要是专业能力的具体化或领域化。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职业能力的构成主要是专业能力是由职业工作本身特点决定的。
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关系,既有重叠又有区别,重叠部分是专业能力的经验积累,区别部分是其他职业相关能力,例如文书、外语、写作等能力[3]。职业能力与实践经验有很大关系。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关系犹如我们经常讲的,计算机高材生修不好电脑,编不好软件;心理学专业高材生做不好心理咨询工作,上不好心理健康课等。
(3)社交能力(Social Ability)。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结构主要限于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但社会生活实践除了职场之外,還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个体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也用于解决个体与周围人的实际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除了岗位性工作,我们还需要涉及一些辅助性的工作,例如社交、管理等,这些与职业性、专业性的能力是有区别的。这个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社交能力(语言表达、沟通、社会交往)和管理能力(活动计划、组织、领导和协调等)。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学中把认知、操作和社交能力并列起来,将社交能力包含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力、沟通能力、调解纠纷、处理事故能力,对组织团体、促进人际交往和信息沟通具有重要作用[4]。
2.2 关系
专业能力是基础,社交能力是辅助,最终形成的是职业能力,也就是工作表现。评价一个人是否是应用型人才,最直接的指标就是工作能力表现如何。而这个职业工作能力必须以专业能力为基础,并以社交能力为辅助。或者说,职业能力是集专业能力、职业知识和技能、社交能力为一体的职业才能。
应用型人才并非这3个因素同时具备,实际上任何人在这3个方面都有一定的能力,只是能力高低程度不同。而生活中我们也发现,3个方面的能力同时具备的人也不少,包括两类人才类型:一类是技术或技能型人才,另一类是管理人才。“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突出就是专门人才或某个方面的专业人才,而三者兼备则是综合型人才。
从大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来说,专业能力在学校中生成,因此先于职业能力。而社交能力也比较早,有些是先天禀赋,例如语言表达能力[5]。同时,社交能力也是先于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基于岗位的,因此主要是岗位胜任力。因此,高校需要了解各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领域(职业)和主要工作岗位,根据职业和岗位能力要求培养职业能力。
3 基于“PVS”能力素质模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3.1 个性化培养导向
以学生个体为中心,个性化培养,根据学生性格、职业兴趣、职业規划、能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虽然现在非常强调社会、市场的标准导向,但却忽略了个人心理特点和就业意向。事实上,多数毕业生求职是根据自己性格和意向求职的,这个应该是出发点,在此基础之上再谈市场标准。因此,因材施教、分方向的个性化培养及个性化就业指导是重点,个人心理测试与职业生涯规划也很有效。个人导向的培养方案包括个性化的课程,开放、自由的实验室,基于性格和能力的职业发展方向选择的自由,以及个性化的指导方案。
3.2 技能训练导向
技能和能力的培养需要个人参与及长期坚持,因此教学过程需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要转变教师灌输、学生参与性不高的传统做法。此外,要注重某种能力或技术的持续经历,只有持续的经验才能巩固,才能达到变化,即了解知识、掌握方法的同时学会应用。当前,高校的课程设置大多是让学生简单操练。本研究认为,课程设置应该包括“演示+设计+实践”3个环节。同时,要设置关联课程或课程模块,集中培育某方面的能力,例如心理咨询技能、人力资源管理等,即课程模块性、课程群。
3.3 岗位胜任力导向
专业能力可以再进一步划分,可以根据学科专业划分,也可以分为工程能力、技术能力、文艺能力、体育能力、管理能力、其他文科能力(考古等);职业能力的培养途径有校内课堂的职场案例(职场内容进课堂)学习、实验室模拟、实习实训、课程见习;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有校内班委、学生会、社团的活动,专业和文体活动,校外兼职,社会活动,等等。
高师院校师范生是促进当地基础教育事业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基础教育发展和当地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胜任力为引导,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从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构建等入手,实现高师院校师范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优化。伴随着师范教育转向教师教育,提炼高等师范生核心胜任力要素,理清各要素之间的层级关系,提升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核心胜任力,有助于实现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结构战略调整工作的要求,对于加快师范院校“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蒋阳明.什么是人才?——人才概念新析[J].干部人事月刊,1996(2):28-29.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2:
451-455.
[3]夏雷.人才概念新思考[J].人才开发,2008(7):54.
[4]薛明.现代人才的本质特征与管理初探[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9):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