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智慧实验室的建设探析

2019-06-29姜波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4期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化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智慧实验室建设,可以做到以学生为本,方便学生的同时,又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高校信息化提高了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效率。建设智慧实验室,需要构建为学生提供富有智慧的学习环境,而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此提供了重要的手段。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智慧实验室建设的重点。基于“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信息化、智能化的智慧实验室平台。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实验室;信息化

1 概述

高校智慧实验室的建设目前为止已经不是新兴产物,但是加强智慧实验室理论性的研究和完善技术依然没有止步。相关专业人员不断汲取更多关于国内外智慧实验室建设的理论上的知识,并参与到各大高校对于智慧实验室建设的中去,总结一定的经验和实践得出的理论,得出自己对于高校智慧实验室的见解。与此同时,高校智慧实验室的建设在诸多理论基础上,为自身提供了合理的设计和建设理论。

2 加强智慧实验室的建设与应用的协调发展

智慧教育的概念是在早期便存在的,只是在新的时期赋予了新的内涵。相关专家学者表示,智慧实验室是高科技的融合,不仅是当代信息化教育发展所追求的新目标,更是数字化教育发展的地一个崭新的阶段。智慧实验室建设旨在对当前数字教育系统的智慧化水平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提升,目的是为了实现对所学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融合的平台,以此来加快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高校智慧实验室建设的前提条件就是智慧学习环境的建设。

高校智慧实验室建设的严谨性是建设高校智慧实验室的重中之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专业理论的指导与具体的实践是对于严谨性的重要保障。智慧实验室的相关理论性的建议,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高校智慧实验室的发展以及走向。

开放式智慧实验室建设可将各类科技活动有机结合。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杯”、“挑战杯”等为代表的各类电子科技竞赛,吸引了部分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培养学生科技能力、协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的有力措施,开放式智慧实验室建设可将各类科技活动有机结合,在大规模面上培养的同时,又对部分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进行高层次的培养。

在智慧感知环境的基础上,智慧实验室的建设应积极参与到教研中并进行一系列的融合,这样才能自然而然的成为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工具。但是,在学校内需要智慧实验室的建设人员与使用人员内外协调沟通,以此来缩小在应用的差距,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组织结构。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智慧实验室建设与应用的协调发展,才能使高校智慧实验室的建设效果达到令人满意的要求。

3 推动智慧实验室建设的不利因素

虽然国家已经從政策层面,认识到了“互联网+”在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社会各界对于“互联网+”认识存在差异,致使其在推进过程中仍然遇到了各种障碍。从我国当前高校智慧实验室的建设可以看出,校园的信息化仍处于一种新的阶段,虽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过对于一些细节方面以及具体的规划设计上仍有很多不足之处:

大多数人员都认为智慧实验室建设的相关理念与技术并没有传统实验教学重要,便忽视对于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

缺乏智慧实验室建设概念性的关注和理解,这会导致智慧实验室的设计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进行偏离。

缺乏对智慧实验室建设的认知和理解,这会使智慧实验室的建设有失精准性与严谨性,从而间接的使设计太过简单。

智慧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教学的联系不够紧密,很多情况下,知识提供了简单的实验内容查询平台,并忽视对于高科技信息化成果的重视,甚至认为与管理模式并不搭边。

智慧实验室处于起步阶段,其概念尚未被普及,很多的概念还需进一步的推广,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取得更多的共鸣。

4 结论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的设计与实现,可有效地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降低了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优化了师生的实验教学环节,加强了实验过程中的实时监控,进一步实现实验室管理上的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

参考文献:

[1]冯宏周.浅谈当前高校实验室的管理问题[J].实验室科学,2011(5):56-58.

[2]林燕奎, 熊贝贝等 .现代智慧实验室的设计和应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06)

[3]耿新,陈心浩,姜臣林 ;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50-152.

[4]张丽莲: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164-166.

[5]海涛,王钧,廖炜斌等: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技术[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9):166-169.

[6]罗国玮,兰瑞乐: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科研实验平台构建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4),115-117.

作者简介:

姜波,1980.5.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教授,本科学历,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互联网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