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国有企业基层纪检监察工作
2019-06-29姜昊林
摘 要: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成为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中关键一环,其对于国有企业的健康有序运营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当前我国反腐败工作的重点领域。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然后论述现阶段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对于改进和优化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形势;国有企业;纪检监察
今年1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在这次全会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篇章。在此次全会上,总书记充分肯定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的重大成果,指出一年多来,经过全党共同努力,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方位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实效性不断提高,党内政治生态进一步改善,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机活力。作为省属国有企业的基层单位,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如何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是个重大课题。
一、国有企业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
总书记曾在多次重要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國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党对国有企业领导不动摇”等重要论断。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国有企业加强党的建设,是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国有企业设置纪检监察组织是为了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和各项生产经营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其主要任务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党的章程和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协助各级党组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监督企业所有行使公权力人员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正确地履职和有效地组织实施企业生产经营,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而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近年来,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增强纪检监察干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兢兢业业工作,出色完成任务,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任。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只有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才能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不断提高素质、增强本领、改进作风、严守纪律,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因此,在党风廉政建设的反腐败斗争逐步深入的情况下,要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就必须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只有做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全覆盖,切实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实效,才能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新时代国有企业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总书记多次强调:“长期以来,党内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不愿监督、不敢监督、抵制监督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监督下级怕丢选票,监督同级怕伤和气,监督上级怕穿小鞋。在不少地方和部门,党内监督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成了一句口号。”总书记指出的这些突出问题切中要害,一针见血。笔者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产生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对纪检监察工作认识不到位。
部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侧重生产经营管理,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意识较为淡薄,把管党、治党和业务发展割裂开来,存在重经营、轻“党建”,存在“两张皮”现象,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认为纪检监察工作力度太大会打击管理人员积极性,从而对纪检监察工作重视不够甚至排斥。一些国有企业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配置不到位,多数为兼职人员,工作受到严重的制约和限制。譬如一些企业没有独立的纪检监察部门,只配备兼职纪检人员,工作上以其他政工作为主,纪检监察工作多为应付检查,实际主动开展的工作很少。
(二)纪检监察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
基层企业纪检监察制度大部分操作性不强,有些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实际内容,有些制度内容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部分制度只是针对某一项问题漏洞,没有形成系统化。监督机制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纪检监察的需要流于形式。在制度的监督和执行上也存在严重缺位,仅有的制度也得不到有效执行,产生了很多问题。
(三)纪检监察工作方式缺乏专业性、实效性。
国有企业基层现有纪检监督方式缺乏必要的专业支持,导致查处腐败案件能力不强、手段不多,基本上是事后监督,时效性滞后。相当一部分国企纪检监察部门存在对领导班子不敢监督,对同级不愿监督,对下级不真监督的情况,不能有效防范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监督作用不强。
(四)纪检监察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纪检监察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人员知识不够全面,立场不够坚定,作风不够过硬等方面。法律意识、工作水平、个人素质、办案能力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髙。很多基层企业纪检监察干部是转岗到位,对于业务不够熟悉,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不了解,甚至工作程序出现偏差,严重影响了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
三、对当前基层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建议
针对当前形势下国有企业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落实“两个责任”,发挥“头雁效应”。
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首先要落实“两个责任”,特别是党委的主体责任。只有主要领导提高责任意识并落实到位,纪检监察工作才能够顺利进行。要持续落实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树立正确业绩观,把国有企业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职责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不断强化“两个责任”、“一岗双责”的落实,持续坚持“三重一大”原则,发挥“头雁效应”,带头学习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资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相关文件精神,并切实抓好落实。
(三)强化制度落实,明确监督责任。
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的基础上,要强力推行制度落实。监督基层国有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是否很好地执行规章制度,日常各项业务、招投标、物资采购工作等是否都按照制度规范运作。这就需要纪检监察部门开展监察考核工作,进一步确保监督制度的及时、有效落实。
(四)提升干部素质,确保自身干净。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不断学习和掌握经济、政治、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真正成为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加强教育培训,创新教育形式,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座谈交流等宣教活动,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形成经常化、常态化工作习惯。在行使权力上要慎之又慎,在自我约束上要严之又严。要自觉接受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用一言一行诠释干净的内涵、留下干净的记录,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参考文献:
[1]创新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J]. 张泽勤.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1(06).
[2]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思想研究[J]. 侯莹.智库时代. 2018(35).
作者简介:
姜昊林(1989.03——),男,汉族,辽宁大连人,管理学硕士,助理政工师,现就职于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