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组件的调试难题分析与研究

2019-06-29李一平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6期
关键词:功率放大

李一平

摘 要: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高频电子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手机、微波炉、光波炉、CT机、卫星导航、红外扫描仪等。而在军用产品中,高频电子技术更是抢占着军事技术的制高点。如何将频段做得越来越高,功率越来越大,信号越来越稳定,这是各军工行业长期的追求。通过对高频生产技术的分析研究,也有利于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关键词:高频技术;功率放大;传输带线;腔体屏蔽

一、高频组件的技术特点与主要参数

(一)高频技术的必要性

在地球表面空间里,存在各种各样的电磁信号,这些信号都能独立工作,互不影响,相互兼容。它们互不干扰的原因,正是频率的不相同。根据电磁信号的特点,只要不在相同频率上,或不在相互的倍频或分频上,两个信号之间的干扰相对较小。但是,我们日常空间里的电磁信号越来越多,多得让使用者防不胜防,于是,开发产品就朝更高频段发展,高频组件应运而生。

(二)高频产品的技术特点

(1)由于高频率信号在电子线路实现上有一定难度,因此,数码振荡器就成为高频信号的主要实现方式,使用编程控制加上适当的腔体结构来实现。

(2)功率小。当频率高到一定的程度时(大于1GHz),信号的功率就很难做大。如果我需要200W甚至1000W功率的时候,目前有两种方式可以获得:磁控管或固态功放,该两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磁控管利用高压控制磁腔结构,体积大,功率大,但稳定性差,频率变化范围大,适用于电磁炉、微波炉等一些民用产品;而固态功放体积小,结构复杂,频率稳定,但技术难度大,价格昂贵,调试难度高。

(3)高频设备价格随频率成几何级数增加,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导致许多民营企业不愿开发该类产品。

(三)高频产品主要技术参数

(1)信号的传输效率。有许多因素影响高频信号的传输效率,比如腔体的几何尺寸,级间匹配,温度效应等。

(2) 频率漂移 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对产品的频率稳定性有不同的要求。频率越高,漂移控制越难。

(3)电流 高频产品很多较难查找的问题都会反映在电流上,需要我们细心观察和及时处理。

二、高频器件类型及工作特点

(一)信号传输类 有高频电缆、传输带线、高频接头

(1)高频电缆主要控制两个参数,驻波和插损,加工环节大多是一次成型而不可逆的,不具备返修性,因此,材质和工艺是保证参数的关键。

(2)带线实现产品内部信号传输,对传输方向、弯曲角度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带线间不能平行,带线与电源线不能平行,弯曲的角度不能小于90度,不能有尖角,只能圆弧转弯。

(3)高频接头 在高频接头的焊接与安装时要严格按工艺进行,芯线与印制板焊盘必须保持平行,在安装时应进行充分的应力释放,一旦安装完成,紧固螺钉不能随意松动,当需要松动其中多颗或一颗螺钉后,焊点都必须进行重新焊接。

(二)信号放大类

(1)高频功放块是目前电子行业的高尖端产品,工艺复杂、价格昂贵,焊装要求高,使用条件苛刻,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容易造成较大质量损失。

(2) 高频电子元器件 尽量在无尘工作室进行焊装,穿戴防静电衣帽鞋腕,否则,给器件带来不可逆的损伤损坏。

(三)信号隔离类 隔离器、腔体和盖板

(1) 为了减少高频信号级与级之间的影响,在每一级的输出和下一级的输入端加上隔离器,起到电子隔离和空间隔离的作用,隔离器除了能对信号正常的匹配传输外,还能对每一级的电路进行保护,降低故障损失。

(2) 高频腔体 空间传输也是高频信号的一种主要传输方式,通过空间传输出来的信号在带线或器件上进行耦合形成干扰自激,严重影响组件的正常工作。于是,非常必要给每一级不同功能的电路设计密封腔体,对信号实行小范围屏蔽。

(3)盖板 高频产品的盖板螺钉多间距小,多层密封,防尘防多余物防信号泄漏,屏蔽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小外来信号对产品的干扰。

三、典型故障类型与处理方法

(一) 功率与设计要求相差太大

(1)带线传输影响 在小功率高频组件中这是比较普遍的问题。由于带线在腔内的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的分布参数不同,而分布参数往往对高频信号影响太大。针对这样的问题,带线设计时,在带线周边增加不相连的焊接点,调试时使用铜箔将部分焊点与带线相连,在调整铜箔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可以消除分布参数带来的影响,这是目前功率调试最为显著的办法。

(2) 功放管的安装对功率传输的影响 腔体底部加工精度不够造成功放管与腔体不能完全贴合,在安装与焊接时不能保证完美的装配质量,造成部分功率损耗,此时,可重新装配并在腔体底部加镀银铂片,保证功放管的完整接地,并使管腳与带线保持相同高度,减少功率损失。

(3) 印制板与腔体边沿形成缝隙,引起信号反射,造成功率损耗,通常也可用镀银铜箔塞紧靠近输出头的缝隙处并用D04等专用胶固定,可达到一定的效果。

(二)大电流 大电流是电子产品的器件或电路过分消耗电源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低频电路一般表现在器件上,而高频电路还有可能表现在传输带线或导线上。

(1) 大电流故障只能断电查找,不断电会因电流过大给电路带来进一步的损伤。而高频线路断电很难检测出异样,因此对大电流的观察和经验显得特别重要。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电流变化的趋势、方向、速度、大小有一定的判断,在根据器件和线路的类型进行分析排查。

(2) 因电源线走向差异带来的大电流。在高频线路中为消除高频耦合,我们通常使用穿心电容为器件供电,由于该电容的结构安装要求,电源线往往需要垂直于印制板安装,然后通过导线连接到带线上,此时该导线的分布参数对高频信号产生影响。对方波的上升沿或下降沿引起过冲,使信号能量过分集中于某一点,增加损耗,造成大电流。此时,可以调整该导线长度或方向,基本都能解决。

(三) 频率超差,器件和线路都会引起频率变化,器件可以用分段检测工作点或替换的方法来判断,而线路上引起的频率变化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匹配引起的频率漂移 各种高频电缆和接头之间的匹配关系发生细微变化,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信号频率。高频接头内存在金属颗粒、微尘或其他多余物都会造成一定的频率漂移,仔细检查清洗各高频接头可以排除。

(2)高压打火引起频率变化 有些大功率高频器件需要高压脉冲信号,在高压脉冲传输线离金属腔体太近时容易引起电弧现象,轻微时,电路基本能正常工作,但会带来更大的频率漂移。此时,对高压线的外层材料和工艺都需要特别的处理。四、高频产品的设计方向思考

(一)高频组件因需要分为大功率和小功率两类。功率小的产品电路更容易实现,频率稳定性好,而大功率高频组件则存在一定的难度,功率越大频率稳定性越差。

(二)电子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小功率高频组件可利用数字振荡器来完成,既能小型化,输出频率又精确可调。

(三)大功率高频组件已由原来的磁控管向现在的集成功放转换 大功率高频集成功放目前仍然是电子技术的难题,但已经逐步走向应用,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去研究和探索。

(四)高频电子产品已经逐步实现小型化,智能化,随着金属灌封技术的不断进步,今后的高频组件将朝着只维护,免维修的一体化方向发展。

五、结束语:

本文结合高频组件在设计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对工艺过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结分析,提炼出对设计和生产人员都较为有用的信息,方便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各种问题,也为今后高频组件的预研升级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功率放大
超灵敏磁强计可将信号功率放大64%
某型装备发射机速调管失效模式及改进措施
超声功率源功放模块的设计与研究
一种蓝牙网关产品的实现
数字幅频均衡功率放大器设计
大功率全固态电视发射机末级功放维修技巧
基于单片机的电流信号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Multisim的功率放大电路仿真分析
L波段介质型大功率径向合成器设计分析
SW100—B型发射机前级无法自动调谐的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