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2019-06-29成宁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6期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机械设计

成宁

摘 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目前我国工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为其培养人才的自动化专业则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为了给工业生产培养优秀的人才,校方和教师必须勇于创新,开创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新形势,以期带来改革。本文从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实践的重要性和改革策略二个方面论述了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的意义。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业;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

近年来我国工业的蓬勃发展为机械自动化提供了温床,自动化的发展在我国空前繁盛,由此而提出的新挑战就是专业人才的培养。自动化专业人才是机械自动化的操作者,也是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创新者。而且随着市场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这些人才具有专业素养,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也就意味着高校必须调整专业实践的教学体系,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改革,否则将会很难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

一、高校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是科技发展的客观需要。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伴随着飞速的科技发展而产生的,而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正是由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催生的。随着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先进,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各大高校应该致力于培养此种类型的人才。例如,对于一个合格的自动化工作人员来说,不仅要精通计算机知识,还要掌握机电控制技术,而对于数控技术也必须熟练掌握。这是市场的客观需求,也是发展机械自动化的客观要求。只有这种优秀而多样化的人才,才能在机械设计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时候,提出创新的见解,促进自动化技术的更新,推动我国工业生产的发展进程。

但是目前中国各大高校的人才现状是,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甚佳,但是却严重缺乏实践操作能力。这与校方的课程安排有关,因为没有长期的安排实践活动,导致学生对操作实践陌生,因此会出现理论知识极强,但是实践能力很弱的现象。职业学校的这种教学模式与社会发展相抵触,不能为机械生产专业提供对口的人才,也不利于促进机械自动化的发展。

同时,高校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也是学生的个人发展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标是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高校目前的教学体系重理论而轻实践,无疑给学生发展带来了短板。在校的大学生由于实践能力匮乏,社会经验不足,但是毕业之后却要投入就业大潮中与各类人才竞争,这样的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很容易就陷入就业难困境,更谈不上全面发展。而我国高职院校的存在不仅是为了给社会输出良好的人才,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是为了学生而服务,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高校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也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个人发展要求,为学生提供专业训练的机会,就业实践的场景,促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顺利应对社会的考验。

二、高职院校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和方法

高职院校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需要讲求一定的策略和方法,而改变教学理念是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的根本任务。

高职院校想要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为社会提供素质高、能力好的人才首先必须改变其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是重视理论的、轻视实践的,重视考试的、轻视能力的,而新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将理论和实践并重,考试与能力并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在专业实践体系中不断创新,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在创新中自主学习的精神。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扬长避短,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有目地,有效率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改变教育理念的前提下,通过增强实践环节来加强专业训练机会。

实践教学体系是机械设计自动化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高职院校在课程的设置中,应该添加实践作业,增加实践目标。这不仅仅是对理论的延展,也是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经过近些年的教学改革,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也不少,但都只是“多”而缺乏“精”,每种实践课程都学,但每种实践课程学习的时间只有一两周,学生都还没熟练掌握实践技能,甚至是刚刚入门,实践课程就已经结束,这种只讲究“量”而不重视“质”的实践学习,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并没有多大帮助。高职院校应删减不必要的实践课程,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课程的学习时间,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实践能力。“术业有专攻”,只有为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专业训练机会,才能使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进而去丰富所学的理论知识,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深化理论的互通作用。

人才的培养不是单项能力的叠加,而应该是通过增加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当代社会要求的人才不能只限于专业知识,而是需要米字型的综合型人才。因此高校应该开设符合专业特色的教学设计活动,在做实验的时候,由老师引导学生,而整个教学实验过程则均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提高其综合思维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开放性实验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开放性才能,但同时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能力要求过高,因此就需要高职院校老师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正确的引导,适度的指导,在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前提下,顺利的完成教学实验。

除了专业素质的提高,还需要建立实习基地,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完成校园学习之后能够走入社会,面对社会上极大的竞争力还能够应对自如,并且走入合适的岗位为社会生产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高职院校建立实习基地,模拟实际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就很有必要。但是在选取实习单位的时候,学校需要进行全面考察。这些企业需要具备先进的工程理念和良好的工程设备。这样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既能巩固所学的知识,也能加強理论知识的应用。并且这种实习基地的建立,还能让学生适应公司的制度和流程,为其日后工作提供经验,增强其职业竞争能力。

各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是一种趋势,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方法不应该局限于理论教学法,应该从改变教学理念入手,以创新的思维去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提升专业能力,通过实验教学法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实习基地的建立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这是学生个人发展的主观要求,也是社会科技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唐川林; 明兴祖; 刘金华; 何国旗; 周静.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建设.2011-11-15

[2]黎姗姗.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优化.2019-05-31

猜你喜欢

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探究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探讨
关于三维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机械设计中减震降噪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