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路径初探
2019-06-29莫新菊
摘 要:互联网时代下,教师不断开拓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理念,高职思政课堂对创新创业教育也尤为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强化思政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也有较强导向作用,对素质教育下创业教育工作意义重大。本文从“互联网+”视域下对创新创业教育、高职思政课的现状做出解析,并针对此类问题现状提出有关的创新创业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教育理念;途径
引言:
网络在当今社会的地位不断水涨船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互联网在丰富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为创业和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曙光。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教育和创业教育应顺从当今时代的潮流,针对不同学生的现状营造出不一样的网络现代化教学方式,促使“互联网+”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思政课堂的应用,有针对性的对高职学生展开教育教学工作,提高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思想观念,更好的顺应时代潮流,为社会做出贡献。
1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思政课在“互联网+”潮流下的现状
在网络盛行的今天,更多的人只是顺从的跟随着时代潮流的步伐,而不乏一小部分人已经从理论和经验中窥视到了网络时代的趋势走向,和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比起来,当代网络大背景下人才的传播渗透显得愈加广泛,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种类也愈加多样。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创新创业教育
对于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浪潮中,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经历过网络时代的发展变迁,对于网络相当了解。因此,若加以利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在高职宣导创新创业常识,可能大多数学生对此还是比较认可的。因为学生对于“互联网+”时代有着感同身受的体验,在潜意识里会对此较为信赖,然后主动参与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创新创业在当下互联网领域中相比于传统的创业形式来讲是有很大感召力的,而互联网创业在饱含机遇的同时,也是充满着挑战。与此同时,“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优势便能更加吸引当代高职学生。熟悉“互联网+”,并以此创业的人都是对网络大背景时代下有相应的认知,将一小部分未入门者拒之门外,规避了风险,同时也提高了创新创业成功率,实现别样的创新创业[1]。
(二)“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课堂
在人们的认知中,高职毕业学生是要稍逊于相应的本科学生的,而高职的学生的理论基础也相对于本科学生有些许差距,而正是因为各方面基础薄弱,所以才需要适合于他们的教学策略,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塑造,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创业并更快的适应社会。将课堂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生活中相融合,更好的传授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思想,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2“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思政课的相互作用
高职思政课程教学和创新创业能力教育,都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成才,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学策略只是为了向学生导入“互联网+”的知识概念,引导高职学生顺应“互联网+”创新创业才是高职思政课的有效方式。
(一)网络时代在高职思政课教育的延伸
现今互联网上形形色色的信息五花八门,获得信息资料的渠道更是数不胜数,互联网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了。学校应该适当进行教务管理,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网上在线教学活动,选择并利用合适的资源加以组织和引导,更好的开发学生自身的互联网专业技能,例如:在上课过程中将教室演变为职场,让同学分饰职场各角色,通过这种伪职场提前让学生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将互联网教育理念真正应用于高职思政课程中去。
(二)高职思政课教育下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正确引导
网络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在给人们带来信息便捷的同时,也不可置否的带来信息爆炸时代的弊端,人们在畅所欲言的同时,也为他人传递着许多偏带主观性的论断[2]。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坏的一方面,学校在教育教导学生互联网知识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向正确积极的方向前进,激励学生合理使用“互联网+”渠道,正确应用互联网思维,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多应用互联网思维和视域,通过相关信息对当前格局做出详尽了解,方便选择正确的道路进行创新创业。
3创新创业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下扎根高职思政课堂的途径
(一)促进创新思维理念在高职思政课堂中的传授
“互联网+”时代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教学质量等方面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有很大的变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思政课中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指引会更有利于改进思政课堂拘泥形式的顽疾,更加具有实地效果。例如:从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如何能够和本科学生同等的创业、就业、实践的专题展开,对此种类型所需要的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一方面使学生明白这样的能力和思想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意义,再方面可以让学生从中明白自我改进观念和价值的方法[3]。
(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在学生实践中的实施
理论联系实践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教学效果,往常的思政课堂虽然少不了教育环节,但大多老旧古板,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兴趣点相悖,這样的教学方式偶尔之下可能还会有效果,但时间长了,要想持久稳定的取得成效,则难免使学生产生倦怠和反抗情绪。融入创新教育狗的思政教育相对就更加针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导向,以开放、趣味的特点更受学生所欢迎,将学生的天赋更好的发挥出来。因此,高职学校可以利用已经成型的学院培训场所和原有的培养方式,亦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资源和实际情况构建平台等方式,以全能型、多样性、多层次性方式凸显出“互联网+”的时代特征,借用当前的互联网资源技术,从而确保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与创业实践的结合下与“互联网+”时代接轨,为以后更好的进行创业创新做出铺垫。
(三)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思政课堂的外部环境
高职思政课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渗入实质上是为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塑造高职学生在社会实践生活中的职业素养[4]。所以,高等职业学院在教学实践中便需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引导和对教学过程中相关理论的转化,使得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能够有效的应用于工作实践中去,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对学生的各大实践活动做出相应的支持,为学生指定事适合的培养计划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勇于实践。例如:可以施行创新实践与学业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允许学生调整学业时间的进程,在此期间允许学生保留学籍的情况下进行创新创业实践,若有了好的成效,则可以用以抵作作学分的效用,以此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营造出良好的创业氛围环境。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需要学校和学生共同实践创造才能实现,高等职业学院在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中结合“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模式,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创新创业实践方面来讲都具有强烈的可实践性。在日后的教创新创业学活动中,向学生传授此种模式不但可以让高职学生认知到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创业理念,还能赋予学生以创业实践能力,在丰富学生全新的创新创业理念的同时,促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柯达.“互联网+”视域下高职思政课路径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融入分析[J].智库时代,2019,182(14):160+162.
[2]崔甜,李淑敏.“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就业教育融入高等思政课的途径分析[J].大众文艺,2019,453(03):207-208.
[3]初春兴.“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路径探究[J].中国市场,2018,No.959(04):271-272.
[4]王美娜.“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路径初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No.184(03):197.
作者简介:
莫新菊,女,1978-9,汉族,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