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策略

2019-06-29薛毅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6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

薛毅

摘 要:现阶段,建筑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然而,随着建筑行业的兴起,建筑行业中的工程造价也迅速上涨。因此,如何降低工程造价边成为业内人士的一大研究课题。本文将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策略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工程造价策略;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中投入的人工、材料价格等也在不断攀升,管理成本不断增加,这使得建筑工程总造价持续上升,为建筑企业投资带来难题。建筑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加强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增大资金利用率,扩大投资效益。

1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降低建筑工程整体费用

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可对建筑工程投资资金实行合理管控,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进而降低建设成本,减少浪费,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材料、人工、机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不过这些元素的成本消耗却存在着不确定性,很容易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因此需要加大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力度,实现成本的合理管控,避免资金浪费。

1.2有利于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如今,建筑规模、建筑要求有所改变,相应的建筑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空间也在逐渐加大,市场竞争的加剧,这使得建筑企业在发展中需要更加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持,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增大工程的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

2.1人为因素

建筑工程及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人力的支持,只有确保各部门人员的协调配合,规范各部门人员的操作行为,才能加强工程建设的整体效果,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目标。不过现阶段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受操作不规范,施工技术掌握不熟练等问题的影响,导致建设期间出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会消耗较多的资金成本对其实行改善和修复,造成了大量资金及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工程造价管理目标的实现。

2.2市场因素

人工、材料等费用很容易受到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合理管控,则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降低企业最终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前,应对市场环境予以准确了解和掌握,分析市场变化特征,明确价格变动区间,且制定合理的管控措施,避免因市场波动而引发工程造价的增加,降低建筑工程质量。

2.3施工因素

由于施工环节涉及的内容较多,相应的影响因素也会随之增加,这使得施工环节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进而阻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另外,在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及方案开展施工作业时,也会因为气候、现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事故的发生,阻碍工程的顺利进行,增加成本支出。因此需要在施工前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应急处理措施,加强事故处理效果,以实现工程造价的科学管控。

3降低建筑工程造价的具体措施

3.1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和制度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的推进有着重要意义,其能够帮助工作人员详细了解工程项目建设的具体要求,明确造价管理重要性,并通過先进理念及管理模式的引进,提升造价管理的水平,在改进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从而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在造价管理体系完善后,需加大监督和管控力度,实现动态化管理,以免各项目施工出现超支的情况,将各阶段造价成本控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以此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3.2强化各阶段造价控制

3.2.1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一方面要完善设计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确保设计方案的标准化、规范化,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另一方面要做好前期现场勘查作业,了解现场的地质、环境及水文等特征,并结合工程建设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实行设计方案的规划和处理,在改进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实现资金的合理划分。同时还要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因素予以预测和分析,采取合理的防控措施,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最终实现造价成本管控的目的。再者,还应对设计图纸开展严格的审查工作,改进设计质量,避免施工中问题的产生,确保施工成本在规定范围内。

3.2.2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招投标环节是工程造价管理中较为重要的基础环节,加强对该环节的管控,可避免因故意压低标价而产生的实际施工成本增加、工期延误等问题,防止施工中存在变更,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在招投标环节内,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加大对投标环节的监管力度,加强招投标工作的合理性,维护建设单位的利益。

3.2.3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从四方面展开工作,即材料成本控制、人工和机械成本控制、变更索赔管理及结算管理。

在材料控制上,需制定物资管理制度,且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要求采购及使用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各项作业。根据工程建设情况及图纸内容,合理规划材料种类和数量,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支出。按照施工计划和施工进度编制月/季物资采购计划,并作好书面记录工作。材料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材料采购计划文件提供材料。进场材料要经过严格审查,保质保量。在材料使用中,需落实定额制度,实现材料的合理管控,减少浪费现象的产生。同时安排专人对材料使用情况予以监督和控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人工和机械费用控制上,采用材料费用控制原则,施行量价分离。其中人工费用控制要严格按照合同及施工图内容进行准确计算,确保人员数量及所需成本符合要求。再者,为了实现机械费用控制目标,需要加大支出费用的控制,具体措施有:

制定设备租赁管理制度,注重设备选用的合理性;做好机械设备调度作业,增大设备利用率;定期实行设备养护,减少故障问题带来的成本损耗;提升操作人员能力水平,加快设备运转速度。

在变更索赔管理上,要求预算人员和资料员认真填写各项记录表格,并注重各项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的齐全性、准确性;结合现有资料数据对索赔对象予以分析,将分析结果上报管理人员,安排专人协商索赔;认真学习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仔细调查施工现场,及时发现索赔机会;及时确认口头变更指示;及时发出索赔通知;单独索赔,避免一揽子索赔。

在结算管理上,管理人员应加大审核力度,并要求审核人员明确了解合同内容,对不存在于合同中的项目所产生的费用,需实行严格把控,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另外,加大变更项目的审核力度,减少不必要损失的出现。利用逐一比较法进行材料及材料用量的计算,对每个项目予以校对和验证。再者,要求成本人员注意检查项目的单价,确保书中项目的准确性,并且还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3.3强化造价管理人员的能力及素质

造价管理人员是工程造价管理落实与实施的关键要素,改善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丰富造价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这对于造价管理的高效落实,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有着重要作用。为此,企业应当加大造价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制定奖惩机制,激发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实力水平,以此强化造价管理整体效果,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

4结语

综上,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务必加强工程的造价管理,注重各阶段施工的造价控制,优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以期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消耗,增大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霞.浅谈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对策[J].江西建材.2018(01)

[2]尹红霞,宫雪.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与降低工程造价的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4)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方法分析
基于新时期的建筑工程造价与问题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方法分析
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及措施探讨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