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联合优质护理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中的应用研究
2019-06-29马凤清宋丽杰郑嘉敏廖秀琼
马凤清*,宋丽杰,郑嘉敏,廖秀琼
(深圳市人民医院计划生育科,广东 深圳 518020)
近年来不孕不育症严重困扰着我国15%的已婚夫妇,并有逐年上升趋势,使得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在临床的应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1]。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技术,是指将卵子从卵巢中取出,在体外培养皿中与精子受精形成胚胎,再移植到子宫发育成胎儿的全过程,俗称试管婴儿。既往有研究表明[2]临床路径应用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中,有较好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受孕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满意度。同时临床路径是一个规范化的诊疗过程,使得医护工作更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亦有文献报道[3-5]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可大幅度地缓解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满足治疗过程中的大部分需求。本文将临床路径联合优质护理应用于不孕不育症患者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过程中,观察临床路径联合优质护理在受孕率、治疗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与单独给予临床路径管理或优质护理之间的差异,探讨出一种更为优质的护理模式,进一步提高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进行助孕的不孕症患者的满意度及受孕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60例。A组患者采取临床路径管理,B组采取优质护理,C组采取临床路径联合优质护理。临床路径管理组患者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1±2.4)岁;不孕年限3~7年,平均不孕年限(3±2.2)年。优质护理组患者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1±3.1)岁;不孕年限2~8年,平均不孕年限(3±3.8)年。临床路径联合优质护理组患者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1±3.8)岁;不孕年限2~9年,平均不孕年限(3±3.4)年。三组患者在年龄、不孕年限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
1.2 研究方法
A组患者采取临床路径管理:①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对本院多年开展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整个过程存在的各方面问题进行深刻分析及探讨,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临床护理计划,对每位患者各个方面的护理及操作均按照临床路径管理的流程来实施;②依据患者的临床各项检测指标结果进行病情评估,告知患者辅助生殖技术相关内容与知识,并设立相应的计划实施表,同时与临床医生紧密联系,严密监测患者状况;③成立相关临床路径质控组,对整个流程定期进行监督管理。B组采取优质护理:①实施周期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患者的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由专人负责;②加强过程及细节护理,采用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包括口头宣教、健康教育处方、宣传栏、讲座、微信等;尽可能采用各种方法让患者熟知其想了解的内容,给予患者考虑的空间,并对患者的需求仔细观察,尽量给予合理解决;③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时刻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建立信任之桥,及时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鼓励患者积极向上的心态,建立良好的治疗信心,避免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C组采取临床路径联合优质护理:同时给予上述A、B两组的相关护理。
1.3 评估标准
1.3.1 心理状态评估
首次就诊及治疗第4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组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SAS和SDS一共涉及20多项,每项评分分为4个维度,分值越低越好,评分≥50分分别表示焦虑和抑郁状态。
1.3.2 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针对患者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知识的掌握和治疗依从性情况两个方面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对辅助生殖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满分10分,≥8分为良好;依从性情况满分10分,≥8分为良好;比较3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知识的掌握和治疗依从性情况。
1.3.3 妊娠率与治疗费用记录
记录A、B、C 3组的妊娠率和治疗费用,观察比较3组得出的数据;对患者满意度的调查采用我院自主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3组病人SAS和SDS评分比较
3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结果显示,A、B和C组患者首次就诊时各组SAS和SDS评分之间无统计学差异(F=2.64,P=0.074;F=0.19,P=0.824),治疗第4周各组间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F=150.85,P=0.000;F=127.55,P=0.000)。并且,在SAS评分中,仅C组治疗第4周与首次治疗时相比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SDS评分中,B和C组治疗第4周与首次治疗时相比均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3组病人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s)
表1 3组病人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s)
*P<0.05, **P<0.01 vs 首次治疗时
组别 例数(n) SAS SDS首次治疗时 治疗第4周 首次治疗时 治疗第4周A 60 49.31±4.16 47.15±2.19 48.88±2.19 46.14±2.98 B 60 48.91±2.31 46.78±2.37 49.15±1.39 45.39±3.12*C 60 48.02±2.67 39.91±3.07* 48.96±3.33 38.76±2.16**F 2.64 150.85 0.19 127.55 P 0.074 0.000 0.824 0.000
2.2 3组患者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知识的掌握和治疗依从性情况
3组病人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知识的掌握和治疗依从性情况中无显著性差异(x2=5.262,P=0.261;x2=6.863,P=0.143)。但C组的优秀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病人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知识的掌握和治疗依从性情况
2.3 3组患者临床妊娠率的比较结果
3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临床妊娠率较A、B组高,即临床路径联合优质护理组优于临床路径管理组与优质护理组,见表3。
表3 3组患者受孕例数及临床妊娠率的比较结果
2.4 3组患者的治疗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
3组患者的治疗费用及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治疗费用较A、B组低,C组护理满意度较A、B组高,即临床路径联合优质护理组优于临床路径管理组与优质护理组,见表4。
表4 3组患者的治疗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s)
表4 3组患者的治疗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s)
*P <0.05 C组vs A组;#P <0.05 C组vs B组
组别(n) 治疗费用(元) 护理满意度(分)A组(60) 33579.50±3600.21 81.43±1.65 B组(60) 36476.67±3792.68 80.93±1.56 C组(60)*# 28936.43±3292.15 96.99±2.43 F值 27.25 284.45 P值 0.000 0.000
3 讨 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不孕不育症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6]。IVF-ET过程包括控制性卵巢刺激、取卵、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四个步骤,治疗时间长,而在整个助孕过程中,患者多数时间是和护士在一起的,护理工作贯穿于助孕的各个环节,在整个助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有文献报道,在临床工作中,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医疗管理模式[7],可使整个医院的诊疗工作规范化,使医护工作更加高效安全,并且能提高不孕不育症患者的受孕率,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而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合理需求,提供优良可靠的服务,充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即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安全,用优质护理提升患者、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进而优化护患关系,提高临床妊娠率,降低治疗费用。
本文结果显示,在临床妊娠率、治疗费用及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临床路径联合优质护理组与临床路径管理组与优质护理组之间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提示临床路径联合优质护理组优于临床路径管理组与优质护理组,表明临床路径联合优质护理组较其他两组的临床妊娠率与护理满意度较高,治疗费用较低,进一步证明临床路径联合优质护理组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联合优质护理在整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提高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临床妊娠率,减轻了患者的治疗负担并且提高患者对整个医疗过程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