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毛驴”种菜日记(2014)

2019-06-28崔国辉

天涯 2019年3期
关键词:块儿小毛驴菜苗

2014年3月19日

终于分地了。伙伴们把试验田南侧倒塌的农业展览架清理走,又把地面略微平整,拿卷尺平均分成二十块,每块儿大约十平米,分给农园的工作人员和实习生种植管理。

集体劳动时,大家走近一看,地块儿划分有模有样:用废弃的塑料筐做隔断,中间的平整土地可以种菜,塑料筐里可以种花,真是一举两得!

抓阄分完地后,大家借来铁锹、洋镐、耙子、铁叉和小推车。有的地块儿以前耕种过,三下五去二就翻完了;有的地块儿瓷实,得用洋镐使劲儿刨挖;有的地面铺着厚厚的堆肥残渣和草木灰,就得运走。有风,草木灰一锹铲起,四处飞扬,有人躲闪,有人纹丝不动埋头苦干着。

清理完毕,我去推了半车牛粪撒在地里,然后深翻一遍,将大块坷垃打碎。接着又用耙子耧了好几遍,像梳头发一样“打扮”着自己的地块儿,平整好苗床,静待播种。夕阳的光落在土地上,随着耙齿的移动,光和影变幻游移,像碎金一样翻滚。回头一看,漫天云霞,天空被风吹得如绸缎一般,光洁,有质感。

我的内心里溢满了幸福的感觉。做一个农夫,在土地上耕作,自有来于天地间最好的馈赠。

2014年4月3日

外出培训一周,回来已换了季节。满园桃红柳绿。不禁有些惋惜错过了几天大好春光,其中的每一天对于正开花、生叶的植物来说,变化都是极快极大的。

一回来就想着去菜园转转。用小推车去鸡舍旁弄了一车鸡粪(混合有土,已经发酵好了),均匀撒在地里,等着几天以后播种。风很大,一直忙到午饭时间。

用洋镐刨地,手磨了两个大泡,但播种以及和师傅们讨论农事是快乐的。劳作本身辛苦,但这个过程带给人的却是欢悦。看着那些90后的实习生们一边听音乐,一边佝偻着身子给小苗浇水,觉得农业是可以很美的。新一代农人的智慧,包括他们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理念,必将给这个行业带来巨大的活力!

2014年4月8日

种下六棵莴笋苗和一行芹菜。这些苗都是昨天剩下的,蔫蔫兒的耷拉着脑袋,失去了刚移出大棚时的神采。

师傅说,快拿去种吧,没事的,多浇点水它们都会活过来了。

我也这样觉得。蔬菜苗哪有那么娇气,只要根没折,花心还在,照顾好就一定会活过来的。于是,自行车前篓里放着几棵莴笋苗,车把上挂着铝桶,桶里装着瓜铲和水瓢。我就这样歪歪扭扭、叮叮当当地骑着,种菜去了。

天色渐晚。我先用瓜铲翻动几下土壤,再用手扒拉出一个小窝,然后将苗从育苗钵里倒扣出来,移进土里。本以为这些苗用不了多久就移栽完了,谁知栽完几棵莴笋苗,再抬眼望望群山,夜幕已经降临。我不由得心里一急,加快速度干起来。

栽完最后几根芹菜,浇完水,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猛然站直了腰,有点酸痛,刨坑的左手也隐隐发热,眼睛有些昏花。

2014年4月12日

饭后,去给菜苗松土和浇水。这些菜苗移栽有五天了,第三次浇水。

发现了许多变化。原先移苗时蔫着的叶子都舒展开了,茎秆精神抖擞地立着。芹菜枯死了几蔸,想是损坏了花心或者根部没有吸到水分,轻轻一捻叶子,便碎成粉末。可喜的是,成活的芹菜,明显可以见到当中位置生出了新的嫩叶,紧紧地抱在一起,像微小的花束。移来时扑棱开的长叶子也有枯的,但这已不要紧。新的芽叶里有新的力量,鼓动着新的血液。这是植物生发的力量。

看着水龙头哗啦啦地流出来的地下水,干净极了,然后灌到地里,被植物吸收,越发理解浇灌的含义。仿佛具有感情色彩。是营养,也是滋润。在我看来,太阳、粪肥、土壤、温度、风等等组成了一个类似物候的系统,这个东西你看不到,但是你能看到花开、草长,能感受到自然的召唤和来自内心的涌动的情意。

而人,如果说是具有植物的部分本性,同样沐浴在春光里,是不是也该有生发的朝气和急切感呢?

2014年4月14日

四月过半,绿树四合。杨树叶子、柳树叶子都长大了许多。扇子形的银杏叶也有铜钱大小了。

傍晚种下了六颗土豆,轻轻掩好。由于昨晚浇过水,土壤较疏松,适宜播种。土豆种从工具房的师傅那儿拿来,搁置了好几天,芽长,表皮有些干缩。唯有用心照料,望其出苗、生长、开花、结实。

2014年4月18日

早饭后去地里,看到小油菜已经长出芽苗了,密密的一小片,长势可喜。同日种的空心菜和生菜暂未看出迹象。埂上的水萝卜苗也出来了,细嫩的紫茎,米粒大的幼叶,却拱开了土壤表层,样子颇有几分项羽举鼎的气概!

我在农园拥有这一小片地,需要我用心来打理。还原每一粒种子和每一棵菜苗本身,将其当作生命培育着,而我也需要它们的培育。给予我独处的机会,给予我劳作和拥有希望的机会,同时也鼓励我来这里相逢无数个美妙的清晨和黄昏。

我喜欢菜苗的欢喜生长而不语,我也喜欢自己的欢喜领会而静默。

2014年4月23日

今天来忙着种自留地的同事很多,大家热热闹闹地松土、移苗、浇水、搭架,直忙到天黑。显然,种菜带来的更多是小小的乐趣。也许,在每个人的内心,还有着一份收获的希望。

我先借同事的桶浇水,然后在天完全黑下来之前,移了一些苗栽上,手上糊满的全是泥巴。天黑了,水闸也关了,已经来不及搭架。大家披星戴月归家。

即将离开时,我俯身看了一下田埂。使我惊奇的事情就在眼前!土豆露出浓浓的紫绿色芽苞了,密密的一小簇,有三块儿已经出来了,其中一个土豆种竟然裸露在外面。真是罪过!长久以来未见青色,我已等不耐烦,常把双脚踏在小沟内,肯定踩着它们了;并且抠挖埂上的土来补别的小苗,以至于它们自己却露了出来。为了弥补,我立即取来一些润润的、碎碎的土给它们盖好。

种在地头角落里的玉米苗也出来啦!细细的、小小的、颤巍巍地从泥土里站起来了!翠绿色的小叶,紫红的苞叶,被朝阳一照,几乎是透明的,多么可爱而柔弱的生命呵!但是,我们看起来的柔弱,其内里却不知藏着多大的意志和倔强的生命力!

2014年4月27日

出门两天,一回来急忙赶去看看自己的菜地。

惊喜的是菜苗长大了许多,仿佛正在长个儿的孩子,一段时间不见,一下子蹿高了不少。其中菜花、甘蓝等的菜心“纠结”在一起,引人想象一个圆圆的甘蓝或者白胖的菜花即将呼之而出。小小的玉米苗也长个儿了,虽瘦小,约2厘米高,但是给予其时间,必将长成粗壮的玉米秆子,结出黄亮亮的“棒子”。

对于我的菜苗,它们长大了,我慢慢觉得不该用统一的“苗”来称呼它们,就像孩子长大了,该叫正名了,而不是老喊“崽”和“娃”。好吧,芹菜已经褪去嫩黄,换为墨绿了;土豆终于大大方方、一簇簇地拱出来了,浓绿之中带点紫色,繁复的幼叶挤在一起;辣椒苗、西红柿苗都长高了,但是有些干瘦,“营养不良”得令人心疼;小油菜、小白菜就是一群鬼精灵,密密麻麻地挤成一大团,叽叽喳喳就像放学路上的孩子;播撒的其他菜籽,像空心菜、苦苣、生菜,也稀稀拉拉地露面了;水萝卜长在埂上,细细的紫茎,头顶椭圆的幼叶,美丽得简直像穿旗袍的女子!

但真正让我觉得它们的成长该进入新阶段的理由是:它们生虫了。

二十八星瓢虫穿着花外衣,或者在叶子上美美地啃食,或者酒足饭饱之后得意地留下一排金黄的虫卵。翻开一株绿甘蓝的叶子,中心处密密麻麻地叮着蚜虫,小如针尖,灰白都有,用手指一抹,黏黏地涂上指头。君不见,连菜青虫也出来了么!翠绿的身子几乎和菜叶一个颜色,但是你吃出来的洞洞难道不是最为明显的“罪证”吗!我的一棵甘蓝苗一直瘦小,今天才察觉到原来根部已经被咬断了,但是“罪犯”早已逃之夭夭!

怎么办!目前的办法只有把瓢虫抓住,消灭它的卵,不然泛滥了就奈何不了了。菜青虫的小身子,哎,也只有牺牲下了。治蚜虫有各种办法,但是地块儿小不好操作,姑且只能稍微控制一下,幸运儿们就留着继续玩吧、吃吧!说实话,即使不管这些虫子,它们也不至于使菜苗全部受损,说不定过一段时间,随着气候、温度等的变化,它们都会自动消失。可是话说回来,虫害又是怎么来的呢?土壤的问题?气候的问题?环境的问题?还是其他?这真是一门值得探究的学问。

深有体会的还有:根深则蒂固。尤其是移苗的时候,一定用心,不可埋得太浅,以免浇水时常被冲得东倒西歪。根扎不下去,站都站不稳,哪还能长高长大呢?对于撒播的种子,浇水的时候要采取漫灌方式,芽苗细嫩,像婴儿一样需要细心呵护。

总之,你用心了,才能看到那些你用心的事(人)同样也在向你敞开。

2014年5月10日

看看自己的地块儿。绿甘蓝和莴笋长势良好,甘蓝开始包心了。土豆秧逐渐扑棱开了。地头的一棵玉米苗又长高了,中午特意给它多浇了点水。

芹菜叶子蚜虫多,有的叶子都蜷缩到一起了,拨开发现密布蚜虫,只好揪掉。

辣椒苗还剩两棵,长势一般。苦瓜苗两棵,长势也一般,高度大约十厘米,细细瘦瘦。它们的勃发会在哪一天呢?还是我该追点肥了?

番茄苗长高了,有些已经开出小黄花,搭架用处还是很大的,它们都乖乖地顺着长了。其中一棵最令人惊叹,茎明显已经从中间扭断了,我以为它过不了几天就会枯萎,但一周过后照样长得很好,并且结出了第一枚小小的番茄果!

十八棵白薯苗活泛过来了,叶片虽小又少,但有了精神气。师傅建议不多浇水就成,但我还是偷偷地给浇了几瓢。

埂上的一行樱桃小萝卜露出了肥硕的根茎,猜想不久之后可以收获。

叶类菜是需要多浇水的。其中小白菜已经吃过三次了。小油菜现在长势喜人,密密的。中午看到生菜也有好几片叶子了,脆嫩脆嫩的。空心菜还是架着两片生硬的叶子,像小孩儿玩的一字型螺旋桨玩具。

自然农法可以不除草,但自己还没到那个境界,就第一次蹲在地頭拔掉了一些杂草,主要是灰灰菜和牛筋草。尽管自己内心也有一些矛盾之处。对于虫子,的确不应该赶尽杀绝或者为之变色,但该处理还是要处理吧,有的植株因为虫害严重不得不清理掉,有的虫害需要加强防范和治理。

有人说对于杂草和害虫的命名是人类的偏见,其实他们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但实际操作和管理起来,还是很头疼的。期盼着土壤改良了会好些。

2014年5月13日

上午,去看了一下菜园子。

逐渐习惯去看看每一样菜,看看它们又有什么新的变化。前天的一场雨,给够了墒,太阳一出来,地温也高,于是乎,菜苗呼啦啦地蹿起来了。

探手摸摸莴笋的根茎,粗壮了不少,叶子丰茂鲜嫩。绿甘蓝包起来已有拳头般大小;紫甘蓝才刚刚开始包心。无论大小西红柿,陆续开始结出果子,尖溜溜的一点青白,如黄豆或者米粒大小。而土豆,总共六簇,突然茂盛得令人不知所措。大田的土豆已经开出淡紫色小花了,我的虽然晚些,但也格外令人期待。

那株拦腰折断的西红柿彻底断了(不知何故),头上的叶子和花枯萎得日渐皱缩。非常敬佩它坚持了这么久,这是源自生命本能的不放弃。

土豆叶子上二十八星瓢虫很多,从叶面上能瞅见,便动手捉了一些。其中两只正在交媾,便将其移到路边等了一会儿。之前看过说消灭虫子时,有这种情况应该等等,毕竟虫子也有享受的权利——权当一个严肃的幽默笑话吧。由人及虫,不该打扰。

2014年6月3日

仔细算算日子,整整半月没有好好照顾菜地了。今日一看,变化之大令人感叹。

蔬菜长大长高了。最突出的是大西红柿,多为几个围成一圈,已有鸡蛋大小,泛着青白光泽,长得健康无比。小西红柿则是成串地结果,虽然不能比青枣长得再大了,但是等着被阳光和时间涂成成熟的红色吧!白薯分出新杈,长出了新叶。向日葵结出了“小圆盘”,每天毫无误差地跟着太阳转,像一个听话的小学生。

草越加茂盛,围攻了茄子、玉米、白薯、叶菜等。野草主要以牛筋草、灰灰菜、野苋菜居多。竟然看到嫩嫩的马齿苋了,母亲曾用这种野菜给我们做过蒸饭,浇上香油、蒜汁,很好吃。

2014年6月6日

地头的一株向日葵开花了,金黄色的圆盘为渐暗的黄昏涂上了美丽的色彩。

有的土豆被雨水冲刷地露出了地面,有拳头大小。

我伸手摸了摸自己种的西红柿,手上留下的味道久久不散,令人陶醉。食物的味道不一定到了味蕾才是享受,闻起来也是享受。

玉米又长高了一截。

2014年6月8日

西红柿长高了,需要继续绑藤。除去杂草。给茄子、玉米、白薯等追肥。惊喜地发现,我的小西红柿有一颗竟然红了!茄子已经开出紫色小花!

玉米和向日葵蹿出很高的个子。白薯爬藤了。

农园师傅随口给我说,小香葱要分蔸来种,白薯可以掐藤再移植,底肥很重要,一定要上足。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古谚真是不错!

我惊喜地发现这每一条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知识,而之前竟然从来没有发觉过。

[资料提供者附言]: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简称“小毛驴”)于2008年由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及其团队创办,地处北京西郊凤凰岭山脚下、京密引水渠旁,是北京市海淀区农村工作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共建的产学研基地,也是中国CSA运动的开拓者、全国爱故乡计划的发起者、新农人的“黄埔军校”。笔者2013年作为实习生来到农园,随后转为工作人员,在那里做了三年的新农夫。给市民配送蔬菜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开垦了一片土地。在大地上劳作,收获的不止果实,还有体悟。

资料写作者:崔国辉,教师,现居天津。以上资料由作者本人提供。

猜你喜欢

块儿小毛驴菜苗
希望
骄傲的小毛驴
天生的本领
小毛驴找微笑
吃菜苗对健康有益
小毛驴驮大米
小毛驴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