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与平衡:东方美学下的双重融合
2019-06-28李姝涵
李姝涵
摘要:相比西方美学所坚持的本质论与重视“写实”的物质论原则,东方电影美学更加强调以精神性来“独善其身”,倾向通过事物与生俱来的象征性来深入意境的表达。影片《不成问题的问题》中,通过东方美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展示出其黑白色彩下的虚实相生,大言无声的象征性镜头完美映射出“境外象生”下的诗意境界与角色细节中的变幻莫测。
关键词:黑白影调;象征镜头;隐喻服饰
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2017)由梅峰编剧并执导,影片以树华农场为背景,以一条完整人际关系链为线索,表达了人情世故下所出现的人与事成为了“不成问题”中的最大问题,以小见大的再现了中国的人情社会,成为了当下时代的一个缩影。
一、“极端性”黑白影调:角色心理的“虚实”写照
颜色的力量不仅可以带起特定情绪的理论,更能够强调或弱化场面调度中的任意某个元素。(1)电影开篇由黑白构成的“暗”色调首先确立了影片怀旧古典的年代感,具有客观性。二则,使人情的理想化与世故的黑暗化相互交融,以此加深影片的主题。
片中,“暗”的含义体现在当下历史社会的背景之中,抗日战争背景下的国家面临危难存亡之际,感受到的不是人心惶惶,却是几个小桥流水般景象组合而成的青山绿水、闲适安逸般的世外桃源。二者的对比,将外界战争的动荡不堪与大后方悠闲的人情世故结合起来,其真实环境的亦真亦假使人难以分辨,从而以虚实结合现实手法反映出了当时社会所影射的一个民族真实地历史缩影。
其次,片中以固定的机位、简单的构图、人物简洁的场面调度等与影片所确定的“新文人电影”的叙事风格相互契合。一个通过现实主义中“接地气”的表达方式来达到影片所需要的“实”,一个在艺术上提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冲淡效果,在剧情上坚持非情节化叙事,采用传统的透视法,以旁观者的视角去进行感情化的创作。(2)片中,大家还在一起为丁务源的回归而举杯欢庆时,丁务源却看似不经意的去问秦妙斋吴教授失踪的线索,打着包票让兄弟放宽心时,第二天一早秦妙斋却被抓走了,大喊着救命时的他与丁主任“毫无踪影”的场面无缝衔接。眼看就要揭开真相,却又通过虚实结合为影片留下空白,为观众的自主思考留下空间。
二、“平衡性”象征镜头:角色行动的“歧义”表现
“桥”顾名思义,一种用来连接两地的构造物。在本片中多次表现了不同人物出场时经过“桥”的镜头,它作为与外界交流的唯一通道、影像变化的关键符号,使不同的人物都因走上桥而聚合,也因为桥而走向不同的人生轨迹,与影片中的角色行为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丁务源在过桥时行为动作简单流畅,体现了他对桥所代表下的整个环境都如鱼得水,这为分析他的镜头语言提供了线索。当他知道要换新主任时,镜头依旧使用稳定的固定镜头,体现了他遇事的从容不迫。且影片开始前,运用了长达10分钟的固定镜头,来表现他在房间内的行动描写,在镜子前穿衣打扮,微笑双手作揖等一系列简短的排练,为下文农场的不断亏损而引发出的事情埋下伏笔。立体了他圆滑、老练的人物形象,也代表着他即将的粉墨登场。
到只会装腔作势、道貌岸然的秦妙斋出场时,镜头语言为变化做了铺垫,从站在岸边的吴教授开始,镜头在迷雾中轻微的摇晃,引出了闯入者——秦妙斋的出现。从他“过桥”到他与几个工人打牌拿花生米抵账时,固定的场景与运动镜头相互交织,暗示了农场注定会闹得天翻地覆的结果,也成为了影片情节转折的关键。
相比尤大兴,影片首先通过固定镜头表现了他与夫人在夜里缓慢且困难的经过这座小桥,对他最终在农场的结局进行了暗示。因此,影像化语言变化的背后,展示出的是影片深层的内涵。
三、“美学化”隐喻服饰:角色身份的“含蓄”表达
由于服饰具有象征性含义,因此在电影中运用比在故事的描述中更能衬托背景气氛及人物思想变化,进而使电影风格更加抽象化。影片中,十分懂得圆滑、人情世故的丁务源出场时首先就在镜子前整理自己的着装,一件白色的内衬,外穿一身黑色的长袍与翻出的白色袖口相呼应,暗示除了背后其代表的“中庸”思想,也是他对人情世故精准把握的重要因素。
而在秦妙斋和尤大兴的穿着对比之间,同穿着西装,体现出的意味却远远不同。秦妙斋首次入场穿着的一套學生式的制服套装,不仅褶皱,并且纽扣敞开,完全一副浑浑噩噩的纨绔形象。就连换上一套正式的西装后,不合尺寸的衣服与“信心十足”的侃侃而谈形成了对比,达到了黑色幽默的高潮。相比之下,尤大兴一件立领的白色衬衣,一套笔直的咖色西装与一顶精致的洋式绅士帽,不仅表明了他西方留洋归来的博士身份,也体现出干练的形象。但“死板”的性格缺陷也成为了他将来不能融入到这个大环境的关键。
注释:
[美]琳恩·格罗斯、拉里·沃德:《拍电影——现代影像制作过程》,廖澺苍、凌大发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10。
蒋芳、杨彦京:《由‘不成问题的问题看新文人电影的人物塑造》,《中国电影评论》201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