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公共场所双语标识翻译规则分析
2019-06-28陈兰云
陈兰云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我國和国外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更多国家的游客以及商务合作人员前往我国观光、合作,进而提高了对双语标识翻译的要求。通过对标识翻译规则的探讨,为我国在进行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设计方面的规范提供了参考借鉴。
关键词:一带一路;公共场所;双语标识;翻译规则
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外交流日益密切。为便于日常沟通交流,在进行公共场所标识的设置上,需结合中外国家在语言使用规范上的差异,合理进行双语标识的翻译。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循相应的翻译规则,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这对于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的实施也有积极意义。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公共场所双语标识翻译的现状
一带一路的实施促使中外交流更频繁。针对公共场所的双语标识翻译和设计,也应该立时代发展要求,强调在进行双语标识翻译上做到合理、合规。但是我国目前公共场所的双语标识翻译依然存在较多的不足。
(一)英语翻译不准确
有些公共场所或景区的双语标识不是专业翻译人员来做的。对英语文化了解不够,以及在英语认知水平上存在不足,导致在进行公共场所标识的翻译上会存在翻译错误的情况。类似问题的存在,致使很多公共场所标识翻译难以真正满足一带一路的实施对文化融合的要求。比如翻译“出口”时竟有地方简单按照翻译软件写成“export”。而英语的准确翻译应该是“exit”。从英语语义表达的视角来说,“export”的本意指的是出口,是外贸行业的用语。
(二)双语翻译和目的语国家的使用习惯不一致
在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沿线国家在语言文化方面存在较大的表述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也为公共场所双语标识的翻译带来了问题。比如在表述酒店服务台时,按照中文“总服务台”的翻译,英文应该是“General Information”。但国际上对“总服务台”这个标语的翻译上,有固定的翻译,为“information”。所以由于中国传统语言表达文化的影响,导致英语翻译的过程中中式英语翻译的情况十分突出。
(三)存在死译硬译的情况
按照翻译的要求,应该做到“信、达、雅”。但是从公共场所标识语的翻译现状来说,死译硬译的现象依旧十分突出。显然,这和一带一路发展背景下,更好达成不同国家间和谐沟通和交流的目标相背离。比如在对警务工作室的翻译上,为了充分契合中文的语义表达,有些翻译人员将“警务工作室”翻译成“Police Affairs Station”,但事实上,按照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使用“Police Station”就能够表达此意。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公共场所双语标识翻译的规则研究
为了更好确保我国公共场所的双语标识翻译满足一带一路布局的要求,有关部门强调在进行公共场所双语标识的翻译上要基于双语翻译的规则来进行标识翻译。
(一)简单原则
在进行公共场所双语标识的翻译工作时首先要遵循的就是简单原则。双语标识翻译的目的在于为受众提供行为引导,从而方便受众做出相应的决定。比如收款处用Cashier一个词就能够准确的表达出意思。可见,在公共场所双语标识的翻译上,通过简单原则的运用,有助于更好提升双语标识翻译的效益。
(二)委婉原则
在进行公共场所双语标识翻译的过程中,表达方式要尽可能委婉。公共场所标识的设定体现了社会发展以及文明的进步。委婉性翻译原则是契合一带一路实施需求的表现。比如对厕所的翻译,虽然以前有将厕所称为“W.C”的做法,但是现在将厕所翻译成为“Restroom”或“Toilet”更为委婉,也更符合一带一路政策实施对公共场所文明标识用语翻译的要求。
(三)受众接受性原则
进行公共场所双语标识翻译的核心目的在于为受众出行提供便捷的指引和引导,这对于更好实现一带一路的实施效果有积极价值。比如商场对“谢绝议价”的标识翻译。如果将内容简单翻译成“NO Bargaining”会比较生硬,受众心理上会产生抵触感。如果翻译成“Fixed price”会更容易获得受众的接受。
三、结语
一带一路的实施,为我国更好实现和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贸易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便捷的实现途径。为了更好的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要求我国在进行一些公共场所标识的设定上,合理进行双语标识的翻译。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针对当前国内公共场所双语标识翻译的现状,以及有效改善公共场所双语标识翻译效果应该秉承的规则进行了探讨。通过本文的探讨,为我国公共场所双语标识翻译效果的改善提供了一些经验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何嘉敏,刘旭健,张阿林.从历史建筑标识翻译质量看城市街头博物馆平行双语生态圈的搭建——以汉口老租界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5(02):123-125.
[2]江晓宇.双语标识翻译与读者需求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30(01):62-65.
[3]杨永林,赵珊.公示语翻译的规范化——以北京地铁双语标识为例[J].东方翻译,2010(05):7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