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尚书?盘庚》比喻修辞解

2019-06-28郑晓倩

北方文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尚书

郑晓倩

摘要:《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散文史学集,也是历代君王、学者学习的对象,但《尚书》并不容易读懂,“晦涩难读”是它的代名词,然而《尚书》中到处存在着人们熟知的修辞手法,值得我们细细深究。

关键词:《尚书·盘庚》;比喻修辞解

“在悠久而遥远的人类历史的前期,先民们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创造了语言的同时,便孕育着修辞。修辞是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它讲究技巧和方法,是为了表达思想、互相交际服务的。有了语言,就必然要使用修辞技巧。”[1]《尚书》是中国第一部政史资料汇编,也是最早的散文集。而韩愈在《进学解》中指出《尚书》“周诰殷盘,诘屈聱牙”之后,“晦涩难读”几乎成了《尚书》的代名词,令人望而却步。谭家健在《先秦散文纲要》中用“大都比较质直”,“也很少藻饰”来概括《尚书》的行文特点,加之千百年来的学者都比较关注《书》中的词语、训诂、文字等研究,而较少关注其中也存在大量的修辞艺术。但是《尚书》语言有其特殊的魅力,篇章文字之间存在大量修辞手法,并且运用技巧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具备一定的文言知识,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加之日常修辞的运用,读懂《尚书》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一、修辞概述

“《尚书》记言叙事,摹声绘色,生动形象。不少篇章中已经出现很成熟的辞格。譬如《梓材》连用种地、建房、作器三个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喻,说明创业和守成的关系,自然贴切,具有较强的说服力。”[2]据统计,今文《尚书》中出现的修辞格有十四种之多,包括比喻、夸张、摹拟、借代、委婉、引用、对偶、对比、回环、反问等,与现代所运用的方法基本一致,因此可以说明,“修辞格”在上古时期的文字表达方面已经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常见的修辞—比喻,是《尚书》中运用最成熟、使用最多的修辞手法,《尚书·盘庚》总不足四十句,却出现了六处比喻。以修辞入手,理解篇章内容,更容易理解《尚书》这部古老著作的文学色彩。

今文《尚书》中的比喻形式比较固定,比喻词多为“若”。《盘庚》中这类修辞数量很多,也最为典型,陈柱的《中国散文史》说:“古书中善譬喻当以此篇为权与。”[3]

(1)若颠木之有由蘖,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厎绥四方。

好像枯树又长出了新枝、发出嫩芽一样,老天将使我们的国运在新国都延续下去,复兴大业,安定天下。旧都比作“颠木”,新都比作“蘖”,指出只有迁都才有希望。蘖虽小,却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比作“新都”,说明迁都的必要性,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2)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观火,予亦拙谋作,乃逸。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并不是我自己放弃了任用旧人的美德,只是你们接受了我的好处却不肯报恩于我。好像我看火一样清楚,也只是我的计谋拙劣,造成过错。这好像把网结在纲上,才能有条理不紊乱;也好像农民从事农活,只有努力耕种,才有希望有个好收成。连用三个比喻,将生活中简单易懂的道理与治理国家相联系,以理动情。以“观火”比喻清楚民众傲慢,追求安逸,要求大家听从政令;把网结在纲上,才能有条理不紊乱;放弃私心,踏实为百姓做事,就好像农民只有努力耕种才有好收成。朱骏声将其解释为:“纲”喻君,“网”喻臣。言上从下令,则常而不乱也。“服田”喻劳苦,“有秋”喻乐利,言迁徙则一劳永逸也。[4]

(3)乃不畏戎毒于远迩,惰农自安,不混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

如果你们不怕将来或现在会有大灾害,像懒惰的农民一样寻求安逸,不努力劳动,不做农活,就会没有黍稷收获。以懒惰的农民作喻,来警示臣子不要好逸恶劳。

(4)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则惟汝众自作弗靖,非予有咎。

好像大火在田野上燃烧,不能靠近,还能够扑灭吗?这都是因为你们自己做得不好,不是我的过错。用“火之燎于原”比喻煽惑民众造成的严重后果。“火”在原始社会是珍贵的东西,也是人们敬畏的对象。盘庚时代,已不像尧帝时的荒芜,社会发展,让民众有了足够的时间去休闲娱乐,茶余饭后的交谈在生活中已是常见现象。但这也造成了社会动荡的根源。其次,虽然“火”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但是面对“燎于原”的现象,依然没办法应对,对于火,那时的人们依旧保持着一颗敬畏之心。因此,用“火之燎于原”来说明煽惑民众的严重后果就像火燎原一般无法挽回。

(5)予告汝于难,若射之有志。

我把困难的事情告诉你们,就好像射箭要与箭靶一样,不能偏离。以射箭要有箭靶、不偏离目标来比喻申明赏罚。骑射在原始社会是很重要的活动,首先狩猎时,骑射是关系到一日三餐的事情,对物质生活至关重要;另外征战时,这也是两军打仗时仰仗的主要作战方式之一。以此作喻,关系到生活生命,深入人心。

(6)乃惟自鞠自若,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

你们自己搞得走投无路,自寻烦恼,就好像坐在船上,你们又不渡过河去,这将把事情搞坏。用乘舟而不渡河来比喻不迁都的危害。比喻形象简单,但却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人们已使用船作为交通工具,不过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船的使用率并不高,而且可能會有沉船的危险,因此,坐船必须即刻向目的地出发,否则“坐以待毙”会产生严重后果。

《盘庚》篇中的比喻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说服力。又有着哲理性强、易于接受等特点。其次,“洞若观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成语皆出自《盘庚》,这些成语很明显也承载着《尚书》明喻的特点。

《盘庚》篇中的比喻修辞格在《尚书》中是最为典型的,对此进行详尽分析,在了解篇目修辞情况的同时,对当时社会发展也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个时代文章中的比喻,喻体和本体都来自生活经验,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喻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给后世了解当时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除我们最熟悉的比喻修辞外,《尚书》中各种修辞手法层出不穷、妙趣横生,极大丰富了文章的表现力和形象性。虽时代久远,但作者仍然有意识地运用这些艺术手法,所以《尚书》能更好的表达各种思想,让人易于接受,这也是从古至今修辞存在的最大的作用之一。后世出现了更多种类的散文类型,与之相比,《尚书》中的修辞显得有些幼稚、不够成熟,然这却可以算作是修辞萌芽的时代,有了这个基础,之后的修辞发展才能迅速而完善。

二、艺术特点

(一)形象生动、言辞蕴藉

《尚书》中许多篇章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因先秦时期人们知识水平很有限,所以运用这些手法,从现实生活经验出发,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易于令人理解和接受。“予告汝于难,若射之有志。”以射箭要有箭靶、不偏离目标来比喻申明赏罚。日常生活中打猎采集仍是补充食物的主要方式之一,战争征伐又依靠骑射。用此作喻,关系到人们的生存生活,形象生动又深入人心。

(二)情感真挚、立场坚定

盘庚在说服众大臣迁都时说:“乃不畏戎毒于远迩,惰农自安,不混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以懒惰的农民作喻,来警示臣子不要好逸恶劳。农民耕种是为了一家人能够生存下去,如果懒惰放松就会没有收获,大臣们虽不用下地劳动,但为朝中大事也应勤勉认真,这里以懒惰的农民作喻,来警示臣子不要好逸恶劳。盘庚继位时,洪水泛滥,局势动荡,天灾人祸。为了趋吉避祸,盘庚决定迁都。为了让百姓了解迁都的好处,运用易于理解的比喻修辞,加强言辞的坚定立场,使得感情更加真挚强烈。

(三)哲理深刻、凝练准确

《盘庚》是上古散文中的名篇,文辞艰涩,不易读懂。韩愈曾说:“周诰殷盘,佶屈聱牙。”他所说的“殷盘”就是指《盘庚》。殷商至今已有数千年,我们自然觉得文章古奥难读,但是在几千年前的先秦时期,《盘庚》的语言是口语化的书面语,应该是形象优美之辞。其中蕴含着众多的说理性明喻,充满了丰富的艺术魅力。“予若观火”“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等,哲理深刻的比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形象生动,行文更加流畅。

三、形成动因

(一)社会动因

自古以来,中国所有文体的发展都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是汉语发展的根本原因。《尚书》时期跨越原始社会末期,直至封建社会初期,包括整个奴隶制社会。作为修辞萌芽的主要载体,长时期的社会发展形态为众多修辞格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基础。

(1)先秦时期,国家以农耕经济为主,农业耕种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一年四季,人们祈求风调雨顺,这也是国家占卜、祭祀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些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因素也成为比喻手法的主要喻体内容。《尚书》中的比喻,很多都与农耕稼穑有关。《盘庚》是《尚书》比喻手法的主要运用篇章,很具有代表性,如“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服田”喻劳苦,“有秋”喻乐利,以努力耕种才有收获作为喻体,比喻盘庚要求大家克服迁徙劳苦,为建立永久美好的家园而努力。

(2)农耕生产关系到人们的生存,而日常生活中许多常见的事件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以此为喻,简单生动又易于接受。上古时期,人们思想单纯,正是这种“粗浅”的道理成为中国数千年来修辞手法演变的重要基础。“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则惟汝众自作弗靖,非予有咎。”西方有普罗米修斯偷取火种的故事,中国古代也有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的传说。毋庸置疑,“火”对于上古时期是非常珍贵又重要的,是生产生活中的必需品,同时也是人们敬畏的对象。因此,用“火之燎于原”来说明煽惑民众的严重后果就像火燎原一般无法挽回。

(二)哲学动因

文学活动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当时的社会观念息息相关,哲学就是对世界的熟悉和认知。“哲学观念对语言的建构有着深入骨髓的浸染和影响,是这些深远的世界观念决定了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进而决定了语言结构的构建样式。”[5]《尚书》中的有些修辞格就是受到当时哲学观念的影响。

在我国,早期的氏族社会时就已经出现了“太极八卦”,太极的图像就是一对阴阳鱼,它们组成了一个圆形的太极八卦图。这种图像表达了中国自古以来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易经》记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古人信奉占卜之术,用其测算大事凶吉,更认为吉凶是对立的两面,这也符合了汉民族对宇宙的辩证统一观念。

“乃惟自鞠自若,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盘庚》)乘舟简单快速,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工具成熟度来看,人们对船的使用和对水的认识并不像今天那么熟练和透彻,因此乘船必须快速向目的地行使,否则就会产生危险。福祸相依、凶吉对立,最终汇形成一个整体,这也反映了任何事物都可分为不同的两面,从不同角度看结果也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是早期社会中的辩证统一思想。

(三)认知动因

认知语言学将语言称为是一种认知活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产生了语言,语言运用的过程就是人认知世界的过程。人类语言的产生与人类认知密不可分。“认知”是一个媒介,连接了语言与现实两个世界,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观察角度和观察重点的不同,大脑中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取向,同时也会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受到主观作用的干预,人类使用语言也会受到感知作用的影响。在隐喻结构中两种通常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们在认知领域对他们产生了相似联想。”[6]这种“相似联想”正是比喻格形成的重要动因。“(比喻)这种认知和思维方式在人类社会各民族的原始语言中都有表现。”[7]《尚书》记载了整个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整个社会以农耕经济为主,先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将抽象难懂的哲理与平凡浅显的生活连接沟通,找出相似之处。用已知信息取探究未知领域,这是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

“若颠木之有由蘖,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厎绥四方。”(《盘庚》)旧都比作“颠木”,新都比作“由蘖”,好像倒伏的枯树又长出了新枝,被砍伐的残余又发出了新芽。在这个比喻中,盘庚想表达“只有迁都才有希望”,但对于愚钝的先民们来说理解这样抽象的概念有一定难度,因此用人们所熟悉的“颠木”比作旧都、“由蘖”比作新都,重叠的部分便是“希望”。

参考文献:

[1]袁晖,宗廷虎.汉语修辞学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

[2]钱宗武.尚书述略[J].益阳师专学报,1989(03).

[3]陈柱.中国散文史[M].上海书店出版,1984:19.

[4]杨树达.积微居金石说[M].科学出版社,1952:148.

[5]单春樱.试论先秦哲学观对辞格构建之影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

[6]赵艳芳.認知语言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01

[7]赵艳芳.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J].语言文字学,2011(03).

猜你喜欢

尚书
节录《尚书·君奭》小楷
《尚书·无逸》政教思想的实践与运用
谦虚
《尚书》中“迪”释为“由”新探
《尚书·顾命》“越玉五重陈宝”新解
自大的马谡
民主
尚书·禹贡
“铁嘴尚书”的口疾
孟子《尚书》学研究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