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悲惨世界》的人物形象上浅析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2019-06-28任作梅
任作梅
摘要:人道主义是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主张人格平等,互相尊重。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是人道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作品也无不体现着他的人道主义情怀。他所写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通过善恶人物的对比,对不同阶级人物的刻画,向我们展示了其伟大的人文主义情怀。本文就从《悲惨世界》所描写的人物着手,简要分析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
关键词:《悲惨世界》;人道主义;人物形象;冉阿让;沙威;善与恶
一、灵魂的救赎者-冉阿让
冉阿让这个角色贯穿作品的始终。小说通过描写其因偷窃食物入狱,在狱中遭受非人的待遇,假释后却不被社会接受。机缘巧合下,遇到了主教米里哀,被主教的善良感化,灵魂得到救赎的他化名马德兰,因商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功以及对社会底层人民的福利恩惠,被人民拥护,从而当上了市长。
这里,冉阿让因为受到感化,决心重新做人,他的表现也确实证明了他拥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但一个罪犯竟然可以当上市长,享受人民的尊敬与爱戴,过上富有的生活,在当时的阶级社会里是不现实的。于是督查沙威的出现,便是现实的最好佐证。他,作为王权的维护者,法律的捍卫者,对马德里市长展开了调查,把一个长得极像冉阿让的工人误认为是冉阿让,在法庭上对“冉阿让”再次进行审判。此时的冉阿让,处于极度痛苦与挣扎之中,他不愿意别人替他受过,但一旦承认自己的身份,十年来所有的一切都将化为灰烬。在几经挣扎之下,冉阿让最终在法庭上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免受了无辜的伤害。之后主人公遭受沙威一次又一次的追捕与迫害,在对沙威执行枪决时,他仍是选择放弃自己的利益,将沙威放走。这一系列的善举,使我们不得不臣服在冉阿让的仁慈与善良之下。
他的蜕变是作品最成功的体现,也是米里哀主教成功的体现。生活虽给予他不公,但他也得到了主教的感化与恩典。于是他相信世界有一天终会在自己的努力下变好。这正是作者所要表现的,只要还有一点阳光,生活便会有希望。犯错的人灵魂可以得到宽恕,得以重新开始。
二、可怜的忏悔者-沙威
在作品中,沙威是个复杂的存在。作为封建王朝的捍卫者,作为不人道的法律的维护者,他不停的去欺压受苦受难的贫民。因为职业的缘故,他一生都在做着看似正确却又十分不人道的事情。比如,一生都在对冉阿让展开追捕,对芳汀的不公正评判等等。不过作者在结尾处,终于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木讷人物人性的一面。沙威被捕,冉阿让本可以一枪了解他们之间的恩怨,但他有着一颗仁慈之心,他用他的宽容,饶恕了那个对他一次次展开追捕的恶人,用敬善的人道主义来解救了沙威的灵魂。
沙威对冉阿让的追捕,就如恶狗扑食一般。但当他看到冉阿让对他以怨报德,冒死解救马里尤斯时,他的内心终于受到了触动。囚犯与市长的形象一遍又一遍的出现在他的脑海里,涤荡着他的内心。原来,这个世界的平衡不只是靠宪法在维系着,比宪法更伟大的,是人的善念。经过几番思考与挣扎,他终于放过了冉阿让,也放过了自己,并以终结自己的生命这种方式告诉我们他真的悔悟了。
作品通过沙威的悔悟,向我们传达了一种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它可以战胜人们内心坚定的信念,哪怕是在一个不完美的内心,也会开出美善的花朵。从某种意义上进行分析,沙威的不完全转化是人道主义的另一种胜利,因为综合作品整个故事情节来看,这就是善与恶的较量。
三、善恶力量的对比-米里哀主教和德纳第夫妇
米里哀主教在书中是一个绝对的善人。刑满出狱的冉阿让,再次走进社会,却发现这个社会根本没有他的容身之所,他甚至连一条小狗都不如。在走投无路时,他被善良的主教收留了,不仅给他晚餐,还留他过夜。可是冉阿让却以怨报德,偷走了米里哀主教的银器。仁慈的米里哀主教不但没有责怪他,还帮他逃脱了警察的追责,避免了再次进入可怕的监狱。
德纳第夫妇在作品中则是恶魔的化身。德纳第夫妇是一个绝对的资产者,他们贪婪的脸上写满了利欲,可以说完全被钱财异化了。为了利欲,他们已经失去了作为人类本该有的知遇与仁爱之心。他对芳汀的欺骗与剥削,对柯塞特的动辄打骂,对旅店客人的欺诈等等,都足以看出他们的丑陋与恶毒。
人性的美与恶,在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作者通过将主教的善举与德纳第夫妇的恶行进行的强烈反差的描写,引起了我们对人性的思考与反思,表达了一种人道主义思想,如果社会上能多一点像主教那样的人,少一点恶人。这个社会将会多一点明亮,少一点黑暗。
四、结语
雨果的《悲惨世界》,通過对冉阿让,沙威,善良的主教,丑恶的德纳第夫妇等主要人物的刻画,激起了我们对人性的思考与反思。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人道主义精神:对他人多一份爱,少一点暗算,世界将会有想象中的精彩,生活将会有想象中的美好。
参考文献:
[1]王艳.浅析<悲惨世界>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J].电影文学,2014:122-123.
[2]赵阳.善与恶的变奏——从<悲惨世界>的“恶人形象”反观雨果的人道主义[D].苏州大学,20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