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他者形象去看张贤亮《一亿六》

2019-06-28赵荣婕吕颖

北方文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他者女性商业化

赵荣婕 吕颖

摘要:“他者”属于一个术语与“自我”组成一对相对的概念。通过对他者这一术语进行的梳理,对张贤亮《一亿六》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探究,挖掘文本中所展示出的不同他者形象。通过这个荒诞故事对女性“他者”形象进行阐述,并从性别他者、文化他者与阶层他者进行探讨,从中寻求他者解放。但无论是性别问题、文化问题或是阶层问题,在生态环境问题下都显得十分的渺小,在人与自然的环境中,“自然”同是他者。在“他者”的不同关系中,人类应该相互理解、共同前行,保护生态环境共创美好家园。

关键词:他者;他者形象;《一亿六》;商业化;女性

他者在西方后殖民理论中是一个常见的术语,来源于黑格尔和萨特的理论,就如同认识论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形态。每个人意识的形成,都有其自身缘由,张贤亮通过突出多维他者形象来强调独立意识的重要性,通过荒诞的手法突出在主体与客体关系融洽的重要性。面对不同的社会阶层或是不同的思想观念的“他者”,应该换位思考,不要轻易去评价别人,因为你没有经历他们的人生。同时我们也要通过不同的“他者”形象去感知不同意识,并以小见大。学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创作美好的未来,呼吁构建全球人类共同体的愿景。

一、张贤亮的《一亿六》

《一亿六》为一篇长篇小说,是张贤亮最后创作的一部小说作品。其书名为“一亿六”本身就是多义词,一看到书名时,大多数人想到资本社会的财产金钱,但当你对文本进行阅读后才发现原来此一亿六非彼一亿六,它是指一个健康的男性拥有的精子数量。《一亿六》故事情节围绕着“借种生子”展开,故事由王草根这个靠废品收购发财致富的商人,因传统观念要子承父业,而需要儿子来传宗接代,可通过一系列准备后却发现自己的精子荡然无存。最终在专家刘主任的劝说与诱惑下选择了借精生子。单纯善良且对性懵懂无知的小陆(“一亿六”),在阴差阳错中检测到精子量为每毫升超过一亿六千万个,而成为优秀的“人种”。因此对小陆的争夺战中闹剧也拉开了帷幕。

二、《一亿六》中的他者形象

在张贤亮的《一亿六》中性别问题、文化问题或是阶层问题相互交织,张贤亮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他者形象通过性别他者、文化他者、阶层他者阐释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危害。

性别他者是《第二性》作者西蒙娜·德·波伏娃最初提出,并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在《第二性》中写到:“他是主体(the subject),是绝对(the absotute),而她则是他者(the other)。”用于定义女性他者的参照物是男人,女人成为附属的人,而女性成为他者最主要的原因是男性长期把自己定位为社会主体地位,女性的他者属性在作者的塑造下越发醒目,而女性自身需要从他者地位中解脱出来。

文化他者从大方面是指文化冲突,而文化属于一种社会现象,可以说成不同民族的历史、风俗,也可以说成不同文化程度的思维方式。他者处于从属地位,且经常与民族、性别、阶层等维度相联系。阶层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不同关系。阶层他者指不同阶层的人对其他阶层看法。就如同《一亿六》中的大老板让陆姐破处是为了体现特殊时期被伤害的主体性。精子争夺战中的小陆作为被争夺的对象,没有人问过他的感受,都各自通过坑蒙拐骗达到各自目的。

三、《一亿六》中他者形象的意义

无论是性别他者、文化他者或是阶层他者,都属于“他者”形象中的一部分,我们通过性别他者、文化他者、阶层他者对《一亿六》的文本进行分析,可以体会到他者其实并不是外在的人和物,而是我们心理的一部分。《一亿六》在不同“他者”形象的塑造中所描绘出的荒诞的争夺战中,反映人与自然之间他者关系的可调节性。“当一个社会将某一个群体定义为他者而进行排斥时,它想要拒绝和排斥的不是别人,而是自身内部的一部分,即那些它无法理解、无法接受的能量和冲动。任何社会,正如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全统一的,其内部充满了矛盾和冲突。”但我们依旧要从不同“他者”中去学习、去借鉴。在不同的“他者”形成中寻找原因,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在《一亿六》的他者形象中,我们可从不同他者形象中不仅要学习理解包容、学习借鉴,更需要从人物形象所构成的荒诞故事中看到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这是《一亿六》的深层内涵,也是他者的深层内涵。“生态批评正是一种为无声的他者,即自然,争取公平正义,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进行批判的话语。”人类发展的历程中对大自然进行破坏,自然就是“他者”,而人类在不断对大自然的占有中,得到满足却忽略了大自然的感受,《一亿六》中的精子危机就是自然给人类的一种警世。在不同他者对霸权的反抗中崛起,在相互理解中实现他者的解放。

同时《一亿六》通过他者形象,让我们领会理解包容的重要性。而这种理解包容并不仅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还蕴含在人與自然之间。人类对大自然的强取豪夺,终究迎来会恶果,所有人类理应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相互理解包容中得以共存。而他者形象也在不断演变中告诫人类,无论是自我还是他者都是已息息相关、共生共存。

参考文献:

[1]张楠.现象学视域下文化他者的重构.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

[2]张剑.“他者”概念综述[J].外国文学,2017.

[3]冯英华,孙纪文.张贤亮小说评论历程的新阐释[J].佳木斯大学学报,2015.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2012.

[5]李志强,石雷.《一亿六》入木三分写众生—访著名作家张贤亮[J].共产党人,2009.

(通讯作者:吕颖)

猜你喜欢

他者女性商业化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化和商业化思维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