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家庭文明建设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2019-06-28李乔珊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价值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注重”,强调家庭文明建设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稳定与发展,也是我们党对家庭文明建设的最基本要求。站在新时期这一历史节点,弘扬中华文明与优秀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与家庭和睦、厚植家国情怀与崇高理想,是家庭文明建设的价值所在。协同实现新时期家庭文明创建,应当从领导干部做表率、公民个人实践以及大众传播涵养三方面着力。

【关键词】 家庭文明建设;价值;实现路径

一、引言

家庭是构成社会组织的最小单位,也是人的一生首先接触的社会群体。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进一步指出,“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的历史时期,对家庭文明建设作出的更凝练、更系统、更精辟的论述。据此,我们要有效开展家庭文明建设、充分挖掘家庭文明建设的时代价值、探寻与拓展丰富多样的实现途径,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基础。

二、新时期家庭文明建设的价值

1、弘扬中华文明与优秀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当代中国精神、优秀文化的高度凝练,凝聚着全体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华民族是一个在情感上始终保持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也是最有情有义,重视家庭的民族,而且这种情感大多都是在家庭这一情感初始的环境中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作为社会道德的培养皿,家庭无疑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优场域。我们“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数千年延续不断的原因之一就是以宗亲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维系。中国社会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种关系的家庭组织形式。因此,家庭文明建设对弘扬中华文明和优秀文化具有重大价值和深远意义,随着我国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不断建立和推进,国际舞台上的中国以其独特的思维观念与行为方式博得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提高了社会主义事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2、促进社会和谐与品格养成

幸福的家庭,总是一个模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不断奋斗的目标。因为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幸福,国家才能兴旺,民族才能长存。但在这逐梦的过程里,每个家庭的和睦幸福靠的是家庭成员之间道德培养、情感升华、价值完善。父母给予孩子温情的港湾,也是孩子在人生旅途中的指路明灯。受什么样的教导,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北宋政治家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晋级十八》中写道:“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就家庭而言,究竟用什么方式关爱子女才算是“正道”?其实就是注重对子女思想品德的教养。立德方能树人,在家庭文明建设中,应当注重对孩子道德品格的培养,引导他们成为有骨气有气节的人,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懂得孝敬长辈、关爱同辈、照顾幼小。作为长辈,更要在身体力行中传递仁爱孝悌、诚信知报、勇毅力行、克己奉公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习惯于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把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镌刻进灵魂,并在付出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美满。

3、厚植家国情怀与崇高理想

中国传统儒家学派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体并建的思想,从古至今,个人、家庭、社会、国家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在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国与家紧密联系、休戚与共,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个人命运与民族存亡息息相关。《孟子》有云:“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 不论是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担当,抑或是徐锡麟“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使命驱动,家国情怀往往是人们内心深处的精神皈依,是根植于灵魂的对祖国最深厚的情感,同时也是热爱家庭的情感升华,更是维护民族统一、捍卫国家利益的崇高理想。国家的昌盛康泰是家庭和美幸福的保障,也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家庭梦才能如愿以偿。推动家庭文明建设既能培养修身齐家的“小确幸”,同时也厚植不懈追求国家富强、为人民谋幸福的崇高理想。在家庭文明建设中注重对家国情怀身体力行、耳濡目染的教育,国家复兴、家庭幸福便拥有不竭动力。

三、新时期家庭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

1、领导干部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在各方面都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因此,更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千万家庭良好的家风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风清气正的大环境,领导干部的家风好坏更是关系到党风政风清朗与否。部分官员原本对来自他人的贿赂具有抵御能力,却常常因受到家人怂恿和枕边风的吹拂,逐渐放弃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违反党风政纪,最终跌入腐败深渊。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纪律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说过,每一位干部都要明晰家风建设的重要地位,讲廉洁,一是自律,二是要他律,尤其要对自己的配偶、子女以及工作人员进行严格要求、约束。领导干部更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时刻警醒,将个人利益抛诸脑后,用高度的政治觉悟约束自己的言行。与此同时,应该不断汲取革命先辈红色家风精神的精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向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的焦裕禄同志学习,向科学求实、爱岗敬业的南仁东同志学习,向全军英模、献身国防科学的林俊德同志学习,向所有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毕生心血的“闪亮的名字”学习。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发扬克己奉公的奉献精神,做全社会家庭文明建设的表率,真正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

2、公民个人践行家庭文明建设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层面的要求,个人的思想品德、文明素养影响着家庭文明程度,而家庭的文明又与整个国家的文明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首先要将爱国主义思想根植内心。近年来,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侵蚀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青少年的思想成长,试图切断年轻人与历史过往的血脉连接。但是,作为中国公民,必须在家庭教育中教导孩子铭记历史、认清世情真相,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己力。每个人都有想歇歇脚的时候,但是作为家庭成员,要彼此相互提醒,爱岗敬业、待人以诚、乐于助人等都是亘古不变的美好品德,不能因为社会少数人故意制造如“碰瓷”事件等就不伸出援手,甚至面对真正亟需帮扶的人表现出麻木不仁、视若无睹。要相信,只有每个家庭的成员都毫不保留的为社会奉献出一点爱,人人都能在家庭文明建设实现过程中做到同心助力,我们的国家才会在时间的文明长路上留下深刻的足印,将世界变成更加美好的人间。

3、大众传播涵养家庭文明建设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信息的输出变得迅速,大众传播的形式更为多样,内容也日益新鲜。人们已经习惯通过手机、电脑、电视、大银幕等渠道感受着这个国家、这个时代的文明演变。因而,我们要利用大众传播来涵养家庭文明建设。首先,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出各类优秀传统文化与社會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的电视节目、公益广告,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播撒家庭文明建设的种子。其次,广大文艺界工作人士应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创作出如《战狼》、《红海行动》等鼓舞人心的影视化作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浇灌家庭文明建设的精神土壤。最后,大力动员并有效监管自媒体平台,发布高质量、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利用好工作学习生活的缝隙,传播“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2] 把家庭文明建设在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中持续推向前进。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文明建设方面的系列重要论述,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容的创新和完善。它不是凭空臆造的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将科学的理论知识与大量的社会实践相结合而得出的系统的、具体的科学理论。它回答了在实际生活中,党和人民携手共同努力,通过提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实现每个家庭的“小梦”,从而促进社会文明、国家文明、民族文明的中国梦的实现。当今世界,局势世情多样,中国家庭内部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推动新时期家庭文明建设目标的达成仍然需要不断地完善科学理论,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反思以往的实践经验,在今后的实干中一步一个脚印走近文明家庭,最终迈入高度文明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N].人民日报,2016-12-13(1).

[2] 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5-356.

【作者简介】

李乔珊(1992—)女,陕西西安人,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论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建设:现实背景、基本概念和实现路径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给”的价值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
一块石头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