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探索

2019-06-28陈丽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15期
关键词:充血性康复训练出院

陈丽娜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厦门361003)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表现,可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猝死等,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患者普遍有沉重的心理负担,心理应激反过来又影响疾病管理,影响内分泌等系统功能,影响心率的控制,增加心脏负荷,影响依从性,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1]。为进一步提升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提升依从性,医院尝试制定综合护理干预策略。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纳入研究,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入组。纳入标准:①参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中的CHF标准[2],诊断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②患者认知、精神正常;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器官衰竭疾病,如尿毒症;②认知精神障碍,无法配合调查;③妊娠、哺乳期女性;④高猝死风险,如伴有室速、室颤;⑤无法获得随访。入选对象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对照组40例,其中男 29例、女 11例,年龄(65.4±10.3)岁。病程(7.5±3.4)年。合并症:糖尿病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Lee氏心衰积分(14.3±2.4)分。观察组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64.6±8.5)岁。病程(7.4±2.8)年。合并症:糖尿病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例,慢性支气管炎4例。Lee氏心衰计分法(13.4±3.6)分。两组对象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症、Lee氏心衰积分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氧疗、心电监护、药物管理、饮食管理等,根据心功能的评估结果,采取不同的护理策略,并随时做好抢救准备。确保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控制心理应激。病情稳定后,安排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管理的基本知识,控制心理应激,预防急性心衰的发作。规范用药,落实饮食管理,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的进展及心率、血压、血糖等指标。

1.2.2 观察组 落实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患者长期卧床、运动的信心不足,对有氧运动的认识不足,担心出现心血管事件,随着时间的延长,心脏功能越来越差。主要对策:①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其家属认识到康复训练的必要性、安全性,特别是老年患者,卧床过久与肌力减退、肌肉萎缩、压疮、肺炎等关系密切,同时还会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影响血压的控制。心力衰竭并不是不能进行康复训练,适量的运动是安全的,在院内可以通过心电图检查评估康复训练的条件,无严重心律失常的对象绝大多数可以进行康复训练;②可以训练时,便可以开展床上训练,包括小关节训练、呼吸功能训练,如上举上臂训练、屈肘与踝泵训练、卧位转移训练等,可以下床时,进行更多主动、被动训练,如直腿抬高、床旁行走、走廊行走训练,耐受较好可以进行改良Bruce方案训练,如室内行走、上下楼梯训练、室外行走等。出院后增加运动的强度,病情较轻、生理条件较好的对象可以下肢亚极量运动。

(2)心理护理:①进行焦点心理护理,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关心的疾病康复、治疗、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工作,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纠正错误的认识。心力衰竭并不是意味着不能运动,也不意味着生命会明显缩短,只要管理得当,是可以正常生活运动的,甚至可以恢复工作。过高的心理压力,会不利于疾病的管理。②强调家属的支持作用,指导家属做好陪伴工作,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围绕康复、病后的生活进行讨论,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出院后的康复。③同伴支持,帮助患者认识其他病友,相互鼓励支持。

(3)生活管理指导:①饮食干预:强化饮食管理,控制血脂、血糖代谢紊乱,纠正营养不良,补充微量元素。限制盐的摄入,钠摄入量<2g/d,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量,蛋白以鱼、虾、禽类、瘦肉为主,保证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供应,油选择植物油,每日不超过25g,蔬菜类选择芥菜、韭菜、大头菜、南瓜、刀豆、洋葱、辣椒、木瓜等;②起居上,需要规律作息,不要到封闭的环境停留过长时间,避免接触二手烟;③尝试积极主动的社交活动。

(4)延续性护理:采用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随访与指导,督促落实疾病管理内容,纠正不当的行为,1周1次联系,持续3个月。

1.3 观察指标

干预前、出院3个月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评分。同时出院3个月后,采用出院后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价用药依从性(0-6分为差、7分为及格、8分为优秀),出院后准时复查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以及WPS表格进行统计学处理,量表评分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组内对比分别采用t检验、配对t检验,依从性量表评分采用秩和检验,准时复查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焦虑与抑郁量表

出院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HAMA、HAMD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服用依从性以及准时复查

观察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分级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院后准时复查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对比(±s)

注:与观察组相比,△P<0.05;与干预前相比,*P<0.05。

组别 例数(n)观察组对照组40 40干预前69.4±9.6 70.1±7.8 HAMA HAMD出院3个月61.4±8.3*66.3±7.3*△干预前67.4±8.0 66.8±7.7出院3个月57.4±8.4*62.1±7.3*△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服用依从性以及准时复查率对比[n(%)]

3 讨 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人,大量循证研究显示心率问题、依从性不足是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在过去,心血管内科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内容主要为对症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等,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主要表现为:①康复训练少,患者出院后体能状态、自理能力显著下降[3];②心理负担重,对疾病管理、康复缺乏足够的信心;③依从性不足,容易因为健忘等原因导致漏服药,疾病管理落实不到位。为此,医院制定落实了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对象明显获益,与其他文献结果相近[4]。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感,同时提高依从性,最终提升疾病管理水平,对于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有积极意义[5]。

小 结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依从性。

猜你喜欢

充血性康复训练出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蒙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肿胀的临床观察
动态心电图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延伸护理在出院糖尿病患者中的实践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中医认识及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