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路径在精神科精神分裂症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6-28吕新荣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2期
关键词:精神科精神分裂症护理人员

吕新荣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风险度、危险性最高,护理安全为重中之重,是临床用于衡量护理质量水平的主要指标,同时也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就医期间最为重要的护理内容[1]。临床路径属于一种全新的质量管理方法,旨在避免浪费资源以及加快患者康复进程,为服务对象提供最好的临床护理服务。本文特此探讨了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即常规组、研究组各30例。研究组中男性观察对象15例,女性观察对象15例,年龄23-58岁,平均(42.1±1.3)岁;常规组中男性观察对象17例,女性观察对象13例,年龄22-59岁,平均(42.3±1.2)岁。两组资料客观对比,P值>0.05,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可分组研究。

1.2 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安全管理,由护士长、责任护士、主治医师以及护理部管理人员组成临床路径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患者的资料收集、工作安排、评价监督以及协调统筹。

研究组行临床路径护理安全管理,即(1)日常护理期间,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注意自我防护,增大安全管理力度,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有效管理重点时间段以及重点患者,并具体化护理人员巡视和观察次数的要求,定期对各类危险物品进行清点、检查并定点放置物品,严格交接班,以强化安全管理,定期对各类安全设施进行检查,针对排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2)根据精神科制定的规章制度,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严格的护理管理,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统一安排病情稳定的患者,并与患者保持紧密的交流和沟通,为患者解疑答惑,掌握患者心态变化,尽量调动患者的主动性,促使其积极配合临床各项护理操作,进而确保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减少或避免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不良护理时间的发生率,包括自伤、自杀、出逃、伤人毁物。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文研究中获得的数据,用卡方检验[n(%)]计数资料差异;用t检验(±s)计量资料差异。最后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自伤、自杀、出逃、伤人毁物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对比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病症,以行为活动、心理互动紊乱为主要表现,该病的发生,与社会环境、家庭原因等外部因素以及患者神经生化原因、遗传原因等内部因素共同作用下所致,包括恐怖症、焦虑症、疑病症、强迫症、神经衰弱、抑郁症以及癔症等,不仅伤人伤己,而且还会对社会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2]。故而加强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显得至关重要。

临床路径是一种低成本、高质量的科学管理手段,通过制定好的照顾模式,结合图表,有条不紊的进行临床各项治护操作,以免护理漏洞、盲目、随意,而且还可以加快患者恢复进程,提高临床整体护理质量。临床路径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下所制定的护理流程更加规范、标准、严格,根据安全制度,让护理人员的工作变得有据可循,同时患者也获得了高效满意的护理管理服务,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减少了不良护理时间[3]。本文观察发现,研究组不良护理时间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常规组30.00%(P<0.05)。由此证明了临床路径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精神科精神分裂症护理人员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