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心理与政治行为研究70年:议题、方法与展望

2019-06-28韩冬临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政治学议题心理

韩冬临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政治学的研究议题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一条最重要的主线,是从单纯政治制度的研究拓展到政治心理与政治行为的研究。①俞可平:《中国政治学的主要趋势(1978-2018)》,《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因此,本文以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研究为线索,分析70年来该议题在政治学领域的发展和变迁,并对其未来的研究趋向进行展望。整体而言,70年来,中国政治学对政治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无论是研究的议题还是研究的方法,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进入新世纪后,研究议题不断拓展,研究的群体不断扩充,研究方法不断创新,研究成果不断丰富。

一、研究发展的变迁及特点

政治学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其研究既受到整个学科发展规律的影响,也受到现实政治的影响。分析政治学研究议题的变化,首先需要分析整个政治学科研究议题的变化,特别是整个政治学发展的脉络。在20世纪中叶之前,国家从来都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所在,因此整个政治学的议题关注国家的制度。然而,1956年阿尔蒙德提出了“政治文化”这一概念,并且采用实证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使得整个政治学的研究议题发生了转变,即行为主义政治学关注政治行动者的态度与行为,站在公众个人的角度进行分析。与行为主义革命相对应,定量研究方法在政治学中开始得到普遍的运用。上个世纪80年代,一些政治学、社会学学者将“国家”重新带回政治分析的核心位置,1985年《找回国家》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国家主义研究的复兴。然而,行为主义的研究仍然在政治学中继续发挥其影响力。

除了学科发展规律的影响,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更受到中国自身政治发展的影响,这既包括现实政治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也包括国家的现实需求和问题对政治学研究议题产生的重大影响。总体而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30年、改革开放以后40年两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各种原因,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被取消,但是对政治心理议题的研究并没有结束,相反,其仍然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进行。其研究的方法和议题主要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这些理论展开了批评性的研究,例如从1950年到1960年一直对行为主义的理论展开批评。①童书业:《“行为主义”批判——学习辩证唯物论札记之一》,《文史哲》1953年第6期;倪中方:《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初步批判》,《心理学报》1957年第2期。然而,由于政治学学科的取消,整个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研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一直到1964年,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建立国际政治系,政治学得以从国际政治的视角展开对国外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研究。即便如此,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政治学研究的发展仍然停滞不前,政治学的研究议题围绕阶级斗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展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侧重研究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社会运动,特别是1960年代美国黑人争取自身权利的运动和美国公众的反战运动;另一方面包括广大亚非拉国家兴起的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运动。然而,这些研究一般以规范性研究为主,并且在总体层面进行分析,对行为主义的研究路径基本忽略。整体而言,在西方政治学界进行行为主义革命的同时,中国政治学由于受到“左”的影响,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政治学的恢复与重建,整个政治学的研究得到了发展和繁荣。特别是改革开放过程中思想解放运动,突破了“左”的思想的束缚,使得各种研究取向、理论和方法都得到了发展。在政治学研究中,首先是对各种西方政治学理论的消化和吸收,这种吸收反映在研究的框架上,首先是对行为主义一系列著作的翻译。例如,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心理和民主制度》在1989年翻译出版,帕特南的《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在2001年翻译出版,英格尔哈特的《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转型》《现代化与后现代化 43个国家的文化、经济与政治变迁》在2013年翻译出版,阿尔蒙德编著的《重访公民文化》在2014年也得以出版。这一系列专著的翻译有助于国内学者更好地理解行为主义的分析框架,并且在理论和方法上提供了借鉴,从而丰富了政治心理与政治行为的研究。由于改革开放初期,行为主义在政治学领域的革命已经展开了十多年,西方政治学界对行为主义研究取向的反思和批评也不断积累。因此,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对行为主义的批评和引入是同步进行的。

在引进行为主义著作的同时,具体的研究方法也得以引进,包括社会调查、实地访谈、实验研究等。例如,重庆大学出版社主编的“万卷方法”系列丛书,格致出版社翻译的Sage出版社系列方法丛书,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海外政治学研究方法丛书”等。此外,各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教材也纷纷被引入中国,使得整个政治科学的研究方法得到提升。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得到了极大发展,因此围绕基层民主实践中的选举、投票、助选等主题成为政治行为研究的议题。同样,民主价值观、政治信任、社会资本等议题与基层民主的实践密切相关,因此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随着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的推进,政治学学者们对农民的政治心态、农民的选举行为,做了大量的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群体也不断分化,政治心理和行为研究的群体也越来越细化。

例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成为社会中普遍的现象,因此对农民工群体的政治心理以及政治行为也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经济的发展导致中国的中产阶层不断壮大,学者们针对中产阶层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也展开了大量研究,其中包括描述性的研究,分析中产阶层的定义、分类,也包括对其政治心理和行为的因果分析,特别是分析中产阶级的政治信任及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类似的,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参与和政治行为也成为研究的议题。最新的协商民主研究中,关于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心理与政治行为研究成为研究议题中的富矿。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随着全球化不断加深,中外交往日益密切,涉及国际问题的态度,或者公众的国际观,成为新的研究议题。其中研究的内容既包括公众对外国形象的态度,也包括公众对具体国际问题的态度,例如对外援助、自由贸易、国际移民等一系列涉外问题。同时,在国际政治研究中,分析外国公众和精英的各种政治心理和行为也是议题之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以来,对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研究得到了更加快速的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随着世界政治的新发展,产生了数字革命、不平等、技术创新、气候变化、全球化等新议题。关注政治心理和行为的学者也对这些新的议题展开了研究,分析公众对其态度。同时,由于技术革命,新的技术,例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产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因此也为政治心理和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议题和方法,并且产生了更多的研究成果。

根据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到2015年,国内学界关于政治文化的专著、译著有百余种,而政治文化的论文则超过了2539篇。①肖唐镖、余泓波:《近30年来中国的政治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4期。当然,政治文化的概念较为宽泛,其中既包括了思想史的研究,也包含了对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的分析,还包含了采用实证方法的政治心理与政治行为的研究。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后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研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综上,回顾70年来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研究的发展,可以发现期间的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其中既包括对不同群体的研究,也包括对不同议题的分析,不同研究框架、研究理论的应用和发展,以及与其他不同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概括而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政治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从研究框架上看呈现丰富和多元化局面。新中国成立初始,政治行为和态度的研究主要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进行,特别是其中的阶级分析、经济分析。例如,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西方行为主义的研究展开批评。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得以改变,例如政治系统的理论、政治文化的框架、政治传播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框架的出现。同时,批判理论、后现代理论、女性主义等各种理论被引入中国,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二是引进与本土化并存,并不存在完全照搬照抄的引进,相反,对西方政治学理论的批评与发展一直存在。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行为主义的批评,到改革开放以后对行为主义的反思,都贯穿于政治心理与行为的研究中。本世纪初,政治心理和行为的研究萌发对“中国方案”“中国话语”的努力,体现了中国政治学对该领域独立的思考。

三是对政治心理的研究群体不断扩展和细化。早期的研究群体将公众作为整体进行分析,之后的研究将其细化,分析青年人、大学生、农民、城市中产阶层、少数民族群体等群体的不同政治心理。进一步的,研究的群体从公众转变为各类精英的态度与行为。例如,公务员、领导干部作为政治精英,民营企业家作为经济精英,都纳入了政治心理研究的群体中。新世纪以后,公众政治心理的研究主体除了中国公众和精英,还拓展到了外国的精英和公众。这些研究既包括跨国的比较研究,也有基于国别和区域的研究。

四是政治心理和行为的研究议题也不断拓展和丰富。早期的政治心理研究关注公众的民主价值观、政治效能感、政治信任等议题,之后的研究则加入了腐败感知与反腐败满意度、社会资本、政府满意度、国际观等议题。同样,对公众政治行为的分析,议题也不断拓展。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分析投票和选举,之后的研究则关注各种政治的行为,例如协商民主的参与、抗争、维权、上访、群体性事件的参与等一系列制度化或者非制度的参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最新的研究关注网络政治参与及其影响,以及互联网的使用频率、内容对政治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五是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研究从规范研究扩展到了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并存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研究,无论是对行为主义的批判,还是对西方国家政治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理论层面的研究,并没有从实证层面展开分析;改革开放以后,产生了大量基于中国现实的实证研究。

二、具体研究议题的发展

由于政治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内容广泛,本部分只能列举部分的研究议题进行回顾和分析。在具体研究议题的分析中,关 注实证层面对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研究。

第一,民主价值观。民主价值观的研究主要分析其内涵、影响因素和跨国比较。其中也包含不同群体,例如公众的价值观、领导干部的价值观,以及中产阶层的价值观。①韩冬临:《经济发展与民主价值观——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的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何俊志:《中国地方官员的复合民主价值观》,《政治学研究》2017年第2期;卢春龙:《新兴中产阶层对民主价值的理解:立足中国国情的民主价值观》,《政治学研究》2014年第1期。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官员的民主价值观为复合形态:直接民主、代议民主、为民做主以及这三种类型的混合,而中产阶层的民主价值观支持秩序、稳定、大政府等威权型价值观。由于有跨国的民主价值观的调查,还可以展开比较研究。例如研究者基于东亚的比较发现,经济现代化促进了民众民主价值观的提升,并且在儒家文化圈的国家中,教育对于民主价值观的提升作用明显。①王正绪:《经济社会现代化与大众民主观念在东亚社会的兴起》,《开放时代》2012年第10期。

第二,政治效能感。在政治心理的研究中,政治效能感往往是解释投票的因素。因此,研究主要针对政治效能感的分布、对政治参与的影响展开。之前的研究包括分析不同群体的政治效能感,以及对基层选举、居委会工作、群体性事件的影响。②李蓉蓉:《城市居民社区政治效能感与社区自治》,《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3期。也有研究分析政治效能感的来源,例如媒体、社会信任和政治参与。③周葆华:《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接触、公众参与与政治效能——以“厦门PX事件”为例的经验研究》,《开放时代》2011年第5期;胡荣、沈珊:《社会信任、政治参与和公众的政治效能感》,《东南学术》2015年第3期;胡荣:《中国人的政治效能感、政治参与和警察信任》,《社会学研究》2015年第1期。

第三,政治信任。政治信任的研究主要分析政治信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政治信任包括对各级政府的信任,例如乡镇政府、县级政府、省政府和中央政府;也包括对不同部门的信任,例如司法部门的信任、警察的信任、行政机构的信任等。总体而言,研究发现,中国公众的政治信任较高,并且存在明显的“差序政府信任”。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包括一系列政府的因素,例如基层政府的行为、政治绩效、以及政治制度等;也包括个人层面的因素,例如个人的社会资本、上访的经历;还有一系列人口社会学变量。这些因素是农民政治信任的重要来源,而农民政治信任的提高显著影响其参与基层民主的程度。

第四,社会资本。自从帕特南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运用到政治学中,其在中国政治学中也有大量的研究展开。在中国的研究主要参考帕特南的研究方法和框架,分析社会资本对政治信任和政治参与的影响。例如,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发现,社会资本的提高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居民对于政府的政治信任,促进城市居民的政治参与。④胡荣:《社会资本与城市居民的政治参与》,《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相反,在农村的研究则没有发现社会资本的政治影响。⑤孙昕、徐志刚、陶然等:《政治信任、社会资本和村民选举参与——基于全国代表性样本调查的实证分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4期。

第五,腐败感知与反腐败满意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成为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议题,因此,政治学也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研究议题是腐败感知和反腐败满意度。一方面,研究需要界定这两个概念,并且分析客观层面的反腐败斗争对个人主观层面腐败感知和腐败满意度的影响。例如,研究发现反腐败力度并不会显著影响民众的反腐败满意度,而腐败容忍度、腐败经历则会显著影响民众的反腐败满意度,存在“滞后效应”和“感知扩散”的影响。⑥倪星、孙宗锋:《政府反腐败力度与公众清廉感知:差异及解释——基于G省的实证分析》,《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1期。

另一方面,也有研究关注反腐败满意度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层面的因素和制度层面的因素,以及对政治信任、政府满意度的影响。

第六,政府满意度。新公共管理运动重视公众对政府的评价,政府满意度在公共管理中越来越重要。对政府满意度的研究与政治信任的研究类似,一方面研究不同层级的政府满意度,另一方面研究不同部门的政府满意度,以及各种政府满意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对政府满意度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差序格局”。具体研究中,主要关注政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客观政府的绩效对公众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地方政府的满意度则来源于政府绩效和公共产品的提供。①郭凤林、沈明明:《公共产品类型、绩效与政府满意度差异》,《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

第七,选举与投票。改革开放以后,基层民主实践不断推进,特别体现在农村村委会的选举和城市中居委会和人大代表的选举。因此,改革开放后有大量的研究分析公众为何投票,以及投谁的票。在城市的基层人大选举中,研究发现中产阶层比工人更有可能参与基层人大选举投票。②刘欣、朱妍:《中国城市的社会阶层与基层人大选举》,《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6期。在居委会的选举中,出现高投票率与政治冷漠并存的现象。③敬乂嘉、刘春荣:《居委会直选与城市基层治理——对2006年上海市居委会直接选举的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在农村中,研究也发现农民的选举行为趋于理性化,倾向于投给“能人”“好人”。④肖唐镖、邱新有:《选民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心态与行为——对40个村委会选举情况的综合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5期。

第八,政治参与。除了投票和选举,中国公众还存在各种类型的政治参与,因此研究关注各种政治参与的类型,以及其影响因素。其中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的政治社会身份、公民权利意识、家庭满意度、威权主义人格、政治效能感、媒体等。⑤王丽萍、方然:《参与还是不参与: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社会心理分析——基于一项调查的考察与分析》,《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2期。此外,在农村中,也有研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村民的政治参与,分析精英动员、派性参与和家族竞争等现象的村庄社会关联基础及其对乡村民主进程的复杂影响,并提出了村民的政治参与是“关联性参与”的新论断。⑥仝志辉:《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村庄社会关联中的村民选举参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有学者通过对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民工子女的身份认同对他们的政治心理与行为模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并揭示了农民工子女政治社会化的深层机制,从而补充和修正了政治社会化的一般理论。⑦熊易寒:《城市化的孩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第九,国际观。国际观包括对其他国家的印象和外交政策有关的态度。中国社会科学院从2007年开始组织了“中国民众的国际观”调查,分析中国公众对外国国家形象的态度。⑧李慎明主编:《中国民众的国际观》第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此外,也有研究分析中国公众对外国援助、自由贸易、国际移民的态度。这些研究发现公众的国际观越来越受到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个人经历以及一系列人口社会学变量的影响。特别是,高收入、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往往具有更加开放的、对外友好的国际观。

三、研究方法的发展

讨论研究议题的发展,也离不开对研究方法的讨论。在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研究中,个人微观层面的数据是实证分析的主要依据。这些数据包括通过社会调查得到的大样本数据,也包括通过实地访谈得到的各种数据,以及实验研究方法和最新的大数据研究方法。此外,也有通过对政治参与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政治参与的原因和影响。

第一,采用社会调查的方式搜集数据,然后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是最常见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议题的不断丰富相对应的,2010年以来社会调查的数据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如表1)。

表1 改革开放以来各类社会调查项目

这些社会调查由不同的机构,围绕不同的目的展开。首先,有些调查主要针对一个具体的议题展开社会调查问卷,致使分析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例如,针对政治参与的调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都专门展开了调查,分析各种政治参与的形式,以及参与的影响因素。其次,从样本的范围来说,有的调查关注全国,也有的调查只针对一个区域,例如北京地区的调查。因此,其分析的层次也不一样。再次,各种综合社会调查往往包括了各种问题,但是其中也包含了涉及政治参与和政治心理的问题,这样也可以利用此类数据对政治心理与行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最后,还有一些调查从属于更大的跨国层面的调查。例如,PEW、东亚民主调查和世界价值观调查都是跨国的社会调查,而中国的调查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这样的数据好处是可以进行跨国的比较研究,缺点则是这样的数据往往样本量较小,抽样的代表性也不如大范围的综合社会调查。这些调查大大丰富了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研究,并且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第二,定性的实地访谈也是政治参与研究的主要方法。例如,实地研究是社会科学定性分析中的一项基本方法,其在中国兴起与政治学的发展趋势和研究转向有着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以后,有大量的文献基于实地访谈分析农村和城市的基层政治。

第三,随着各种研究方法的引入,新的实验研究方法和大数据方法也得到了应用。实验方法在因果关系的分析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也一直有实验研究方法的传统。实验研究包含了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实地实验、调查实验等一系列内容。在研究中,既有对实验方法理论层面的探讨,也有用实验方法进行实际的应用。例如有学者用情景锚定法测量了政治效能感,并探讨了该方法的优势和不足;①刘小青:《降低评价尺度偏差:一项政治效能感测量的实验》,《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也有学者运用调查实验法分析政治参与和各种意识形态。②马得勇、兰晓航:《精英框架对大学生有影响吗——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大数据的研究方法也加入到了政治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中。大数据超越了普通定量研究的数据量,从而产生了新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包括相关的人工智能、社会计算、网络分析等一系列与信息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例如,随着机器学习的发展,计算机能够从海量数据中学习到相关的规律,然后利用习得的规律来进行分析。对政治心理的研究而言,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分析成为可能。现有的大数据分析主要是基于舆情的大数据分析,包括分析政府的回应性、微博的网络结构,以及意识形态的区分等议题。例如,利用机器学习的技术分析微博、推特、公众号中信息的倾向性,从而更加精准地分析舆情。对公众而言,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个人能够进行更多的网络政治参与,从而体现民主的参与性。③徐圣龙:《大数据与民主实践的新范式》,《探索》2018年第1期。

第四,除了个人层面的数据,还有基于不同的政治参与案例研究。案例研究一直有悠久的研究传统。即使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分析各种民族解放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基本上都是基于不同的案例进行的。改革开放以后,科学化的案例研究方法开始引进,特别是案例比较方法得以采用。在政治参与的研究中,既有基于单个案例的研究,也有基于多个案例的比较研究,甚至有基于各种群体性事件的案例搜集,进行大样本的统计分析。

四、展望

毫无疑问,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学中关于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体现为研究内容不断拓展,研究方法不断多元,研究人员不断扩大,研究成果不断丰富。这些成就的取得,一方面是中国政治学者对该领域孜孜以求展开的不断探索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整个中国政治不断发展前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带来的成果。

虽然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研究对国外的理论和方法一直持批判性接受的立场,但对中国经验的总结、基于中国政治实践而提炼的概念、理论仍然不足,与现实中丰富的政治发展存在差距。如果从独创的概念来看,除了“差序政府信任”“依法抗争”等少数几个概念在国际政治学界得到认可,其他的概念和理论提炼还处于探索之中。换言之,现有的政治心理与行为研究,在破除西方政治学“迷思”中做了大量努力,但是在建立中国特色的政治学概念和理论体系上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首先,中国政治发展为政治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现实问题,要求政治学研究予以回应。在政治心理和行为研究中,公众舆论、抗争政治等研究,为保持政治稳定、建立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提供了学术的支持。

其次,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参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对政治心理和行为研究的发展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国内—国际的互动对整个研究的方法和议题都产生了影响。随着中国“走出去”的战略,中国学者也开始对世界各国的政治心理和政治参与展开进一步研究,议题在不断拓展。与此同时,全球化自身也成为研究的议题。

再次,技术革命为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近几年来大数据的兴起为当代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工具。然而,除了舆情的数据,其他各种个人行为的大数据,例如消费大数据、通信大数据、交通大数据都没有展开充分的研究,因此仍然有大量研究空间。当然,大数据的分析也存在缺陷,因为从本质上说,大数据往往缺少一些进行因果分析的关键变量,数据分析以相关性为主,对因果关系的识别不足。大数据也可能导致数据崇拜,且政治数据的开放性与透明度不足也会影响数据信度与效度。

最后,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变迁事实上也和整个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变迁高度一致。在本文的分析中,无论是研究议题,还是研究方法,都受到了整个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其他社会科学,例如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方法上,都对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研究产生了影响。这些学科研究的不断发展,也将促进政治心理与政治行为研究的发展。

展望未来,从发展的动力来看,国际化、中国政治的发展以及技术革命,毫无疑问还会对整个政治心理和行为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议题产生重大影响。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仍然需要政治学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方案予以解决。从研究议题来看,传统的议题仍然会保持其热度,但是可以预期有更多新的议题、群体和框架进行研究。从研究的方法看,既有的方法仍然会被广泛采用,但是新的技术和方法的产生,特别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对个人的态度和行为进行更加精准的抓取,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进行更加前瞻性的预测。由此,对政治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将产生进一步的方法层面的革命,从而推动整个领域进一步的发展。

猜你喜欢

政治学议题心理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论阿尔都塞对权力问题的反思——从生命政治学的视角考察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居住的政治学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