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解“高端技工荒”需多方发力

2019-06-28张苇柠

北方人 2019年12期
关键词:缺口技工薪资

文/张苇柠

高端技工的缺口问题,在近几年两会中,都会被代表委员重点提及。然而从统计数据来看,缺口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近年来我国对技术工人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求人倍率甚至已经高达2.0。在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冲破高技能“人才关”已迫在眉睫。

为此,中央先后出台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利好文件。高技能人才缺口短时间内难以弥补,究其原因,是由于将这些好政策切实落实到位,需要各方协同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一方面,需要从与技术工人切身利益最为密切的薪资待遇与上升通道上发力。

高端技工缺口,的确使技术工人的收入在市场规律之下水涨船高。从《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中,可以看到技术工人待遇的利好政策,尤其是对于领军人才收入的政策倾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收入与待遇的提升,仍会存在一些不均衡的现象。高薪资往往集中在经验丰富的老技工身上,对于初入工厂车间的年轻技工而言,仍面临着一段时期内的工作强度与薪资收入不对等的情况。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造业对90后劳动群体的吸引力,也会造成高端技工的断层式发展。这就需要有关部门与企业携手,不断完善基层技工的上升通道,用更广泛、更灵活的标准留住人才。

另一方面,需要从舆论宣传入手,切实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认同感和获得感。

相对于利好政策的提出,改变社会大众固有的思想观念需要更长的时间。从《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不难看出,在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办学模式等方面,相关部门都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探索。然而为何具体到普通百姓,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职业教育的家长仍是少数?这就需要从宣传角度进行调整发力。在倡导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更要讲好“工人故事”,讲好“技能工人”故事,让百姓通过最直观的方式,了解到技术工人日渐提升的社会地位和其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在这方面,“大国工匠”品牌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前几年上映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这样典型的“技能工人故事”毕竟还是少数。若能在典型人物选择、传播力度和传播广度上多下功夫,加以时日,定能从根本上增强技术工人的社会认同感。

唯有制造强国才能变身世界强国;唯有卓越工匠才能促使大国制造向大国智造转变。相信经过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定能破解“高端技工荒”。

猜你喜欢

缺口技工薪资
不简单以“住房薪资”引才——遵循“一步一重天”的人才发展规律
必须堵上尾款欠薪“缺口”
从技工到英雄
堵缺口
对新时期技工院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
技工与专家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