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匠心筑梦无悔人生

2019-06-27于从喜

北方人 2019年4期
关键词:华电供热机组

于从喜

22载,星移斗转,他步伐铿锵,踏遍坎坷阻碍,洒下一路馨香。

22载,岁月更迭,他放飞梦想,登临层峰叠嶂,铸就一路辉煌。

22年磨一剑,韩振东凭借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执著的追求,使他由生产一线默默耕耘的奉献者,成长为电厂技术核心的管理者、科技创新的探索者和专治汽轮机组热控系统“疑难杂症”的“大工匠”,是佳木斯热电厂建厂80来第一位全国人大代表。他用22年的拼搏与坚守,在一个个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出精彩的篇章。

勤研苦练

成就热控专业行家状元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20多年来,韩振东一直认为,只有在勤于学习中才会找到提高自己的机会和增强能力的舞台。

1996年毕业于哈尔滨电力学校热动专业的韩振东,被分配到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热电厂热工分场,从事热工自动化保护工作。韩振东刚到电厂时深知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他从来不让自己闲着,他跑现场,摸系统,熟悉走向,虚心地向老师傅请教,自己对照设备仔细琢磨,一有空他就会心无旁骛地捧着专业书一本本地看。工作之余,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专业理论的学习上。家里、单位堆满了各种专业书籍。可他不满足,一有机会就向其他电厂的同学、校友索取专业上的资料,一本本厚厚的专业书让他奠定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在以最短的时间走上班组技术员岗位,成为同龄人中令人羡慕和敬佩的佼佼者之后,为了增长技能,不断挑战自我,他还参加了长春工大的自学考试,丰富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使他的工作能力迅速提高,成为热控技术的“行家里手”。

成绩源于积累,机会总是钟情于勤奋上进的人。2009年是韩振东人生一个新的起点。这一年,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热控技能大赛在上海举办,韩振东被毫无悬念地点了将,作为佳木斯热电厂的唯一选手参赛。韩振东没有退缩,白天在现场忙得难以抽身,晚上还拿起资料进行考前准备。这次大赛汇集了集团各大电厂的百余名顶尖高手,很多选手已经为此准备了几个月,而韩振东用了仅仅一周时间就站到了赛场上。尽管强手如林,但韩振东靠着扎实的理论积累和过硬的操作能力,一路过关斩将,拼得了金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逐渐由一名检修工锻炼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员、专责工程师、分场副主任、主任,又从煤检中心副主任再到厂生产技术部主管检修副主任、生产党支部书记,韩振东成长的道路上清晰地镌刻着他刻苦钻研、勤奋学习的足迹。

攻坚克难

诊治生产现场疑难杂症

“超前性的思维,创造性的工作”是韩振东多年工作的真实写照。2×300MW供热机组试生产和移交之后,机组脱硫系统GGH(烟气换热器)吹灰器无法投入,CEMS(烟气在线监测系统)指示二氧化硫数值偏大,成为脱硫系统无法正常投入的难题。韩振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带领专业人员,对吹灰程序进行多次改进和调试,设定最佳技术参数,掌握了CEMS故障分析、诊断、处理方法,解决了烟气在线监测和脱硫指示偏大问题,保证了脱硫系统的正常投运和达标排放,企业成功避免了巨额环保罚款和机组关停的危机。

一道难关刚刚攻克,另一道难关接踵而来。

两台300MW供热机组出现了小机投入自动过程中产生扰动的现象,严重影响供电、供热负荷。韩振东白天在单位处理完日常工作后,晚上就把资料拿回家研究逻辑组态,通过对投自动的各种情况进行了分析,他判断是厂家使用软件的功能块有问题,他把这一段时间整理出来的资料和自己的分析、判断给厂家反馈之后,厂家同意了他的分析,给出了临时修改意见。韩振东认为并不完善,又向厂家提出自己的看法,经过多次的沟通协调,确定了最终的要求和目标,对逻辑又增加了多处修改,终于解决了因小机在投入自动过程中产生扰动而跳机等一系列难题,减少了机组非停事故,确保电厂实现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四星级发电企业。

“个人的事再大也小,厂里的事再小也大”,这是韩振东的行为准则。工作中早来晚走成了常态,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每当遇到紧急任务,这位铁骨铮铮的东北汉子就把对亲人、对家庭的责任和爱深深埋藏在心底,无论刮风、下雨、深夜、休息日,韩振东总是随叫随到、义无反顾。

2011年12月下旬,韩振东的奶奶过95岁大寿,老人特别看重的长孙却没能回去,此时,国内首项300MW供热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科技示范工程——佳热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72小时试运正处在关键时刻。由于进入热泵的蒸汽温度始终控制不稳,致使自动调节产生振荡,温度经常超标,华电电科院调试人员与控制厂家的人员多次进行调整都无法控制住温度,试运陷入了窘境。危难之中方显英雄本色,韩振东再次站了出来。他全力优化完善热控系统,一举解决了蒸汽温度控制不稳、温度超标等异常,使回收热量由24万吉焦提升至151万吉焦,年节约标煤由0.6万吨提升至4.11万吨,为国内300MW供热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树立了典范。

技能传承

率领队伍助力企业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1年,韩振东被聘为企业“家·佳”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他带领42名成员,先后组织8个专业攻关小组完成33个技术创新项目,取得直接经济效益928万元。探索和实施了“于海涛燃烧调整法”,实现 “褐煤大比例,机组高负荷”,具备100%掺烧褐煤能力,煤炭控本能力實现质的跨越,并被东北发电系统广泛应用,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后“尹凤祥降氨法”“张宇调水法”等操作模式脱颖而出,为企业的精益化管理增添了新的手段。工作室的火箭点火作用,发挥了企业创新驱动的引擎力量。

“供热机组的余热交换器清洗装置”和“供热机组的排污装置”等五项热泵科技示范项目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提高高加水位调节系统的自动投入率”获全国QC小组优秀质量管理奖;“降低厂用低压电动机的损坏率”获黑龙江省优秀质量管理一等奖;“300MW机组开式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研究及应用” 获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科技技术进步一等奖;“板式换热器化学清洗的探索与实践”成果转化应用见成效,年创造经济效益达650余万元……他领衔的“韩振东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黑龙江省“工人先锋号”、创新示范岗、热电机组及燃煤技术改进劳模创新工作室。

典型引领方向,榜样凝聚力量。利用备用的机柜、控制器、卡件等设备,他建立了“雏鹰热控培训室”,开展实例讲解和专题培训,做好传帮带。在他的带领下,热控团队的整体技能水平得到快速提升,被授予黑龙江省“工人先锋号”。2015年团队荣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他的徒弟中涌现出了黑龙江省创新能手、华电集团优秀班组长刘志宏,黑龙江省“五一巾帼标兵”于庆萍,“铁人式”职工陈立,华电集团公司“巾帼建功标兵”李玉梅,以及佳木斯市劳模等13名先进、“工匠”。

心血和汗水与时间一同流走,胜利和成功与荣誉相伴而来。22年的寒来暑往,韩振东在苦与乐中,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龙江工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韩振东在苦与乐中,无怨无悔,无私奉献。他把对工作的热爱、对信念的执着、对理想的追求全部投入到华电事业的大熔炉中。面对收获,韩振东感慨说:“这辈子,我已离不开电力检修,因为那里有我无数创新的源泉。”

猜你喜欢

华电供热机组
关于间接蒸发冷机组在数据中心中应用的节能分析
考虑故障相关性的风电机组维修策略
田湾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刘吉臻:怀揣家国的“华电”人
川航备降机组获“英雄机组”称号,机长刘传健被授英雄机长
切实把城市供热工作作为民生首要工作抓在手上促进我市供热质量、服务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建立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难签的“供热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