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好“旧账”是政府必须兑现的“承诺”

2019-06-27任洁

人民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旧账

任洁

【摘要】新官理好旧账是建设诚信政府,增强政府公信力的必要环节。杜绝“新官不理旧账”的坏现象,就要发挥制度的作用,通过任后追责和新官考核双重机制予以刚性规约,同时要让官员在思想深处闹一场革命,让新官在思想上认识到理好“旧账”是政府必须兑现的“承诺”。

【关键词】“新官不理旧账” 治理困境 诚信政府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2018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要信守承诺,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党的十九大报告也进一步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让新官理睬、理好“旧账”是建设诚信政府的必要选项,也是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内在要求。

但凡遗留、搁置下来的所谓“旧账”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新官上任后最省事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不理不睬

新官不理“旧账”的“账”可以理解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一种契约。在这种契约关系中,由于政府本身常常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既制定政策又执行政策,所以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群众之间订立的契约、合同更多情况下成为政府对企业和群众的“承诺”。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不少官员有为民谋幸福的初心,却由于专业能力的欠缺,不经科学论证,盲目实施大而不当的项目,结果背上了巨额债务;有些官员领导能力不足,习惯拍脑袋决策,不顾实际、不听意见,独断臆断,致使一些项目无法推进,最后成为烂尾工程。还有部分官员拒腐防变的意志力薄弱,做了利益的俘虏,走上了权力寻租的邪路,个别官员甚至滥用手中的公权力谋取个人私利,与一些不法企业沆瀣一气,装满自己的腰包后,拍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堆烂账、死账、呆账无法兑现,导致国家利益受损,人民遭殃。也有一些“旧账”的产生是因为耗时长、牵涉问题多、盘根错节,所以长期被搁置,成为“旧账”,比如旧城改造、老城拆迁等问题,都属于这类难以理清的“旧账”。

不论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旧官离任后遗留的这些需要解决却一直未得到解决的问题对新官来说都是“旧账”。新官上任后,面对一堆“旧账”,最省事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不理不睬。客观上讲,但凡遗留、搁置下来的所谓“旧账”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因为难,处理起来费时费力,所以才“久拖不清”;主观上讲,新官履新,总想烧旺“三把火”,希望按照自己的施政思路和计划处理政务,以展示自己的治理能力。对于前任遗留的“旧账”,新官处理妥当了算旧官的政绩,处理不当就会落下无能的骂名,所以将费力不讨好的“旧账”一笔勾销是最“经济”的处理方式。另外,就目前的行政制度安排和评价机制來说,是否理睬、理好“旧账”并没有很明确的制度规约,制度无有效干预,奖惩机制无明确引导,企业、群众无可奈何,使得前任遗留问题真正成为悬而不决的“旧账”,也使得“新官不理旧账”成为难以根除的坏现象。

“新官不理旧账”不仅给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而且极大地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新官不理旧账”给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就经济效益而言,政府在“旧账”问题上的不作为会严重影响投资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对一些投资周期长、收益相对少的领域和项目更是如此。本来这些领域和项目招商引资就存在困难,如果因为政府换届、官员升迁流动而导致项目悬置、搁浅,那么就会对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会对日后的招商引资产生不利影响,一些投资方因为新官不理旧账的“前科”,会对投资持观望态度,慎而又慎,不敢轻易投资,这直接影响了国家和地区实现其长远经济目标。

更深入地讲,“新官不理旧账”极大地损害了政府公信力。既然“账”是政府与企业、群众之间的一种契约,是政府对企业和群众的承诺,那么政府就要兑现。不管是由于政府换届还是由于官员升迁、调离、退休,“账”一直都是记在政府名下的。“新官不理旧账”,企业和群众不会去追问哪一任官员没有兑现,而是会把这笔“账”算在政府头上。如此一来,“欠账”问题就不再是官员的个体行为,而成为一种政府行为。被欠账的一方会认为是政府不作为或乱作为,朝令夕改,缺乏发展的总体设计和长远规划,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由此就导致了对政府的不信任。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政府诚信是治国安邦之本、国家治理的重要资源,也是社会诚信的核心和标杆。荀子说,“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大治,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大乱”。人民信任政府,政府处理政务就会减少成本和阻力,反之就会陷入“塔西佗陷阱”。失信的政府一旦陷入“塔西佗陷阱”,很多事情就会变得棘手。丧失公信力的政府会使自身陷入与公众对立的局面,比较理想和谐的“鱼水关系”将可能蜕变为对立的“水火关系”。为了避免“塔西佗陷阱”,政府应花大力气维护公信力,因为一旦失信再想重建就如破镜难重圆,终归会有裂隙。

“让新官理旧账”,建设诚信政府需要打好“组合拳”

“让新官理旧账”,关键是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制度是最核心的因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杜绝“新官不理旧账”的坏现象,首先要发挥制度的刚性规约作用。如在政务公开、政务诚信等方面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机制,让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群众和相关部门对新官的施政思路和行为进行有效监督;把“旧账”纳入新官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之中,旧账理得好不好直接与个人政绩和升迁挂钩;同时,建立任后责任追究制度,杜绝人走账销、人换政息的事情发生。领导干部不得以政府换届、领导人员更替等理由违约毁约,因违约毁约侵犯合法权益的,要承担法律和经济责任。此外,要为政府量身打造“不愿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考核制度,用刚性制度制约乃至杜绝政府的失信行为。

“让新官理旧账”,还要让官员在思想深处闹一场革命。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立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新官不理旧账”既需要制度进行规约,更需要让新官从意识上提高思想认识,认识到旧账并不“旧”,是自己的“份内事”,理好“旧账”是政府必须兑现的“承诺”,是必须履行的契约义务;要有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敢于善于处理“旧账”,不抱怨、不逃避、不推卸;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接力意识,不能总想“另起炉灶”,政绩出彩。只有思想认识提高了,为官境界提升了,新官才会主动理旧账,制度的规约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效用。

“让新官理旧账”,也需要实施一项净化政治生态的大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反腐败斗争,颁布了一系列党内法规、条例、纪律,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同时发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形成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氛围,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全面从严治党的常态化、制度化让党内政治生态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明。健康、向上的政治生态有助于激发官员的正能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再简单“以GDP论英雄”,不再好大喜功,而多了一些“功成不必在我”的使命感和担当感,更多地能从大局出发、维护政府诚信、遵守制度规约,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连续性,让旧账不再是踢来踢去的“皮球”,让“新官不理旧账”的坏现象彻底消失。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发展部发展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猜你喜欢

旧账
新官要理旧账
新官理旧账彰显更大担当
新官必须理旧账
新官理旧账折射出更大担当
新官也须理旧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