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基于人才培养的主体交互式教学模式研究
2019-06-27陈清清
[摘 要]现今“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多数高校开始实施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人才培养方式相比,新型教学模式优势明显。但是新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下师生关系的变化随之而来。文章以表达与沟通课程为例,分析课堂教学环节,重新调整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定位,将新型教学模式下师生教学关系异同带来的教学效果的差别进行对比总结,分析在新型教学模式中如何把握师生关系中应有的动态的、鲜活的、互助的关系建设,进而寻求可操作的教学方法选择。
[关键词]师生关系;主体交互;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随着互联网络科技发展,教学模式不断翻新,信息化教学的推进使师生原有时空范围内的交流互动发生改变,对比下,虽然新教学模式中师生的关系会挣脱制度化、定位化、角色化的束缚,但是因缺少有效评价机制,双方都容易产生倦怠感。这种依靠教师的投入程度、内在动力、个人魅力、知识储备、驾驭能力的新型教学方式往往会因为无指导、无操作方式、无合理规范的评价体系等导致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升反降;[1]如何最大限度地激活师生间的内在动力,创建交互性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表达与沟通课程为例,分析在新型教学模式中如何把握师生关系中应有的动态的、互助的关系建设,进而寻求可操作的教学方法选择。
1 注重学情分析,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以教定学”不同,新型教学模式更加强调“以学定教”。新的模式下,教师由讲授知识转化为与学生共同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角色。[2]因此如何针对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储备、接受能力等学情特点,重新调整教学内容,将知识传授环节放在课下,把知识内化环节放入课堂显得尤为重要。
以表达与沟通课程为例,作为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如何在新教学模式下做好动态学情分析是关键一步。本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如何针对学生的特点科学分析学情是创建良好师生互动关系的前提。为老师快速科学的做出学情分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与传统静态的学情分析不同,新模式下的学情分析是动态的、持续的。
表达与沟通课程的宗旨在于依托学生专业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如何实现情绪管理、有效沟通、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教师依据多次的学情分析联系学生专业特点,以及普遍存在的沟通问题,将原有的课程内容及顺序打乱整合,调整为四大模块五个训练项目,即“人性的弱点造成沟通困局”“如何解决沟通困局”“如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阅读与沟通表达的亲密关系”四大模块,下设四个训练项目:学生从人性角度解读沟通案例的训练、以辩论为载体,训练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与酒店管理专业、服务类核心课程结合,以相关情境为载体训练学生的沟通表达技巧;以叙述某一事件为载体,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阅读经典为载体,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体会阅读与沟通表达的密切关系。
2 创建学习型课堂,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
新型教学模式刺激着教学方法的改变,最根本的变化在于师生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平台讨论、投票、问卷等方式进行课堂互动。因而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从授课转化为如何设计课堂,刺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激情。
以在表达与沟通课程“人性弱点造成沟通困局”教学模块为例,课程设计首先推出电视剧《中国式离婚》第一集马伊琍与陈建斌关于飞行安全问题的对话视频,视频中双方交流的内容都是应该注意飞行安全,但为什么引发了双方的不快,沟通交流的不順畅呢。教师抛出问题开启群聊功能,学生自由给出对这段视频的个人评价,3分钟后教师分组让学生代表发言给出本小组对这段视频的人物评价,教师通过操作平台发起投票活动,选出得票最高的一组,给予5朵鲜花奖励,其他组按得票高低给予4朵、3朵、2朵鲜花奖励。
教师根据学生陈述,总结后再次发起讨论,本次讨论为指定内容的讨论题,讨论内容为“产生冲突的原因与人性弱点有什么联系?”学生的选择可能会集中在不顾他人感受、语言表达不当、说话避重就轻、个人控制欲表现力太强等中,在不同类型的回答中通过平台“选人”活动,让学生进行陈述。并在平台发布投票“沟通顺畅靠什么?是否观点一致就可以呢?通过学生陈述与生生讨论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沟通中的关键在于个人生理、心理、情感、性格等因素,沟通的困局往往来源于自我认知与情绪管控等问题。
因本课程学生为酒店管理专业,在以后的工作中可能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沟通情境,只有学生了解到改变自我的重要性,才会在沟通不畅中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表现得更加淡定从容,而不是表现出低情商的愤怒和惊恐。如何了解自我呢,教师引导通过演绎剖析自我性格的弱点。
教师给出卡片,让学生演绎卡片上的内容
内容1:甲:你觉得我的想法如何?乙:呃……,还好吧,sorry,我出去接个电话。
内容2:甲:我的西装怎么样?乙:哦,蓝色我比较喜欢。
内容3. 甲:我觉得我的想法不错。乙:我觉得你的想法和山顶洞人差不多。
内容4. 甲:他们的产品有那么糟糕么?乙:是个人都知道他们的产品有多糟糕,送货不及时,客服一塌糊涂,我敢保证全世界没有一个人去买这些产品。
开启平台讨论区,讨论内容“这些对话反映了乙的哪些性格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回答点评。内容1逃避,内容2避重就轻,内容3语言攻击,内容4自我本位,控制对方。
学生讨论后教师给出总结:解决沟通困局必须“对人不对事”,先把人的问题解决,才能解决事的问题; 一个人顶级的人格魅力,不是惊才绝学,而是深深植根于内心的温柔善良;扩充自己的认知,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才能让说话变成艺术;说话有时只是掀唇摇舌,有时是为了表情达意,有时却也是一种艺术。
教师接下来给出问卷题,让学生测试性格类型。
内容如下:
(1)有时我不愿面对和讨厌的人接触的机会;(2)我不愿回电话或微信等是因为不喜欢和对方打交道;(3)当面临棘手或尴尬的问题时我总是试图改变话题;(4)在谈到令人充满压力的问题时,我会隐瞒自己的想法;(5)在隐瞒想法时,我会使用玩笑、讽刺、含沙射影的方式暗示自己的不满;(6)提出棘手问题时,我会虚伪地奉承;(7)为强调自己的观点正确我会夸大事实;(8)如果说不过别人我会打断别人或改变话题,等到合适的时机再提出;(9)如果对方观点愚蠢至极,我会毫无保留地告知;(10)听到令人吃惊的观点时,我会说一些让对方感到沮丧或生气的话;(11)当对话变得棘手时,我会从观点争论发展到个人攻击;(12)在情绪激动时,我常常表现粗暴,让对方感到羞辱或受伤。
其中,(1)~(2)代表性格中的退缩;(3)~(4)代表性格中的逃避;(5)~(6)代表掩饰;(7)~(8)代表性格中的控制欲;(9)~(10)代表性格中的忽视他人;(11)~(12)代表性格中的攻击性。学生思考自己性格中的弱点,找到沟通困局的原因,学生在讨论区给出回答,教师挑选有代表的回答予以点评。
教师给出总结:个人的性格弱点,会让我们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飞乱撞,大脑机能停止工作,体内的化学物质让你或者逃避或者暴力,视野范围异常狭窄,找不到处理问题的方法。 但是通过学习,分析自己,用个人的见识、期望、评价、思维方式等形成的观点。这种观点直接影响沟通水平。即當你的认知水平很低时,处理问题的方法就会固执单一,但是当你认知程度丰富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就会很得体从容。
通过不断有效互动,引导学生理解本模块课程重点,即人性的弱点造成沟通困局的原因及改变这一困局的方法。
3 转化角色,教师重塑课堂定位
新教学模式下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要不断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做好收集、整理工作,不断反思。信息技术不可替代教师,如何使用技术比技术本身更加重要。因此,要通过教学手法的改革改变现有的形式化的教学状态。被动从外打破是压力,主动由内学习才是成长。[3]
教师需要从细节出发,找到最佳教学时机。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好的想法与见解,挖掘学生潜力。教师课前要充足准备,课中要有体现教师功力的总结点评,理念要更新。课后通过课堂数据,重新思考评价体系的设计,评价考核应更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及未来职业需求。
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转换角色,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的空间思考、讨论、表达。要打破传统教学中以自我的教学思路及教学经验贯穿课堂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数据分析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做出角色转换,重新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师需要依托平台与个人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课程的讲授者转换为课程内容的组织者、发动者,教学活动的策划者与管理者。
4 结 论
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混合教改实施框架提出了八个维度,分别是愿景规划、课程体系、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习支持、网络教学设施、政策与组织架构、伙伴关系和研究评估。[4]国内学者在上述框架的基础上对一些高校新教学模式推进及采取的政策进行了调查,从网络教学平台的访问量、师生互动量等指标分析了我国高校新教学模式下的教改情况。结果发现:在推进新模式教学改革中,行政机构的力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高校往往通过教学设备升级、平台购买、政策导向等方面推进教改。但是因教师群体缺少教改的愿景、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支持、教师教学行为缺少规范指导与合理的评价机制等原因,在实际效果上差强人意。
教育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新教学模式下如何激活师生双方创建主体交互性师生关系,师生双方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活动互助成长,共同学习,使师生关系逐步转变为双方相互学习、相互分享、相互需求的交互模式是不断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韩锡斌,王玉萍,张铁道,等.迎接数字大学:纵论远程、混合与在线学——翻译、解读与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张伟远.网络教育发展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应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1):7-23.
[3]韩爱庆,任权,惠燕,等.高校网络教学发展历程及推广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21-23.
[4]马婧,韩锡斌,周潜,等.基于学习分析的高校师生在线教学群体行为的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2):13-18.
[基金项目]2018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新型教学模式下创建主体交互型师生关系的探索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K2018B001)。
[作者简介]陈清清(1981—),女,汉族,安徽寿县人,讲师,安徽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基础教研室教师,研究方向:沟通类课程教学、课堂教学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