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召唤学困生“回归”
2019-06-27张维维
摘 要:学困生,是指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做好这一类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实现班级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师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使学困生“回归”到学习轨道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班的风气。那么该如何实现对学困生的转换,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学困生;德育教学;教学工作
提高学困生的德育素质,是我们广大教师的一个永远探索不尽的主题,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为了使学困生获得有效的发展,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其树立良好榜样,要以学生为本,对其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热爱,同时还要能够对他们开展正面评价,使其不断增长信心。
一、 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
小学生处于一个世界观和人生观发展还不够成熟的阶段,尤其是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在成长发展阶段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和困惑,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引导,为其指明前进的方向,使其保持良好的品德素养,便很容易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更多问题。然而教师作为学生们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如同他们的一面镜子,大到思想品行,小到言谈举止,都对其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学困生能够从教师的言行中受到良好的熏陶,教師更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其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和力量是无穷大的,可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学生们通过教师树立的良好榜样就能够有德行上的转变,在榜样的作用下,能够使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行为参照,进而不断优化自身行为举止,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例如教师教导学生们不要随手扔垃圾,要爱护公共卫生,首先教师就要做到爱护环境,无论是在班里,还是在校园内,当教师看到地面有垃圾时,就可以随手捡起,当学生们看到教师这些行为后,自然会在心里树立一个良好的楷模作用,无论是进行行为效仿还是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都会对学生们产生深刻的影响。又如,教师教导学困生们要今日事,今日毕,及时完成当日教师所布置的作业,首先教师就不能养成拖延的习惯,教师在面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时,也要能够做到兢兢业业,高效快捷。只有当教师用一种积极的力量影响着学生们,才能够使其感受到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不好的。
二、 以生为本,尊重热爱学生
在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课堂授课,还是引导学生们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由于教师总是担心学生们的年龄小,不能很好地完成很多事,时常采取“不放手”或者“一言堂”政策。正因为如此,部分学困生更容易在教师的保护下形成依赖心理,对于学习或者相关德育实践活动,都不愿亲身投入其中,从而影响其学习效率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对此,教师要及时改变德育策略,在对学生们开展德育工作时,要做到以学生为本,立足学生发展,以促进学生成长为着眼点,尊重并热爱学生。要改变过去“教师的威严大于一切”的陈旧观念,并和学生们形成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们感受到来自教师如沐春风般的关怀和温暖,感受到自己才是受教育的主体。
保持以生为本的观念和热爱学生们的态度进行德育教育活动,在授课活动中,表现为教师要能看到学优生和学困生在接受知识时的能力差异。为了提高学困生的思维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等综合素养,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困生们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在组内学习过程中,部分学困生会受到学优生良好的带动,积极参与问题探究,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形成一个优势互补的局面。同时,教师还要以发展的眼光和平等的眼光看待学困生,并能够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真正地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爱和尊重,进而促使其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提升品德修养。
三、 正面评价,增强学生自信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教师的正面评价的重要性。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学生,都需要得到来自教师的正面评价,为了使学困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德育素质,教师可以多把肯定的目光和赞许的语言给他们,教师要留心观察学困生在学习阶段或者德育实践活动过程的点滴进步,并学会放大学困生的进步表现,使其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和鼓励。
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离不开教师对学生们真诚的鼓励和正面评价。对于一部分学困生来说,他们无论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存在着不被肯定的情况,长此以往,他们的内心会受到严重打击,提不起对学习的自信心,也难以发挥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如果教师能够使其感受到鼓舞,帮助其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一方面能够帮助他们更有信心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来,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其和教师保持良好的关系,并愿意跟随教师的德育引导,有效提升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为了使学困生不断提高德育素质,教师要着眼于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策略,使他们能够在一个轻松自由的德育教育环境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徐家唐.浅谈德育对学困生的促进作用及其实现途径[J].求知导刊,2017(29):13.
[2]朱志英.浅谈学困生的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10):111-112.
作者简介:
张维维,广东省梅州市,广东省蕉岭县友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