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改下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多元教学策略

2019-06-27宋志辉

读天下 2019年13期
关键词:新课改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摘 要:本文从笔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经验出发,提出多元化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其他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改下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在当前新课改标准下进行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教师能够从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教学活动的有效安排以及现代教学软件的应用出发,逐步实现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

一、 优化目标设计

在新课改标准的要求下进行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教师应当基于教学内容,从新课改的要求出发进行教学目标的细化设计,从而为教师起到指导作用,实现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开展《位置与方向》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对数学课堂的三维目标要求,结合本节课教材当中所安排的内容,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且能够利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能够通过给定的情境确定平面上的方向,并且能够掌握看简单路线图的能力;(2)过程和方法:通过对位置与方向的探究学习,使学生激发辨认方向的意识,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节课数学知识的学习,逐步提高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并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显然,上述教学目标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学习数学的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作出了细致的要求,数学教师在以上述教学目标为指导进行这节课的教学,能够有效做好课堂安排,从而实现这节课的高效教学。可见,在新课改下开展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从而为教师提供有效指导,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 应用微课教学

在当前新课改下开展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数学重点知识的讲解,从而引导学生在家长辅助下,利用微课开展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落实新课改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同时,促进数学课堂的高效构建。

例如,在进行《面积》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本节课中教学模式的优化,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从教材中对本节课内容的安排,“面积的含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根据该教学重点,并且结合当前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特点和注意力维持时间,进行“面积含义”的微课视频制作,并将微课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当本节课的微课视频制作完成之后,教师将其投放在网络空间之中,在教师正式开始课堂教学《面积》这节课之前,教师引导学生在家长的辅助下,从互联网当中找到教师所制作的“面积含义”微课视频,并进行自主观看,从而在正式课堂学习这节课知识之前,就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所了解,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当教师在课堂中讲述这部分的内容时,学生因为已经对这些内容有所了解,因此,能够快速理解教师课堂中对这些内容的讲解,从而实现《面积》这节课的高效教学。不难看出,在新课改下开展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教师能够结合现代教学资源当中的微课技术,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 构建合作活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推进,小组合作的教学活动又一次被广泛关注。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也偏爱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活动来构建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与他们的合作学习中,实现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发展自身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以及交流能力等,并且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

例如,教师就可以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活动开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节课的教学。从多元智能理论当中,我们知道,学生因为智力发育水平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也是存在差异的,所以,在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活动促进《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在看到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具体而言,首先,教师对班级中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其次,教师对了解到的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将学生划分为对数学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三个层级;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层级,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分配,尽可能地使每个小组当中都拥有三个层级的学生,从而在差异化层级的组员之间,实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节课的互帮互助,提高小组合作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显然,在新课改下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活动开展数学知识的教学,教师能够通过优化组员分化,实现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从而逐步实现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

四、 创建探究情境

新课程改革标准当中对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做出了要求,因此,问题的使用也有了其新的功效——构建探究情境。在新课改下开展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教师能够利用问题构建探究情境,从而发展学生的探究思维,实现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进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基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发展学生思维的探究问题。《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于是,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小莉妈妈有存款5000元,取出2000元买了电视机,又存进3000元,那么小莉妈妈现在有多少存款?”等含有探究性元素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发展探究思维实现上述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节课的高效教学。显而易见,在新课改下开展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教师能够利用问题构建教学情境,从而发展学生的探究思维,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的构建并非一日之成,处于教育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应用多元教学策略,基于数学教学的内容,结合现代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模式的优化,从而逐步实现新课改下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陈亮.基于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究[J].才智,2018(32):104.

[2]韋彦杰,邵长超.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136.

作者简介:

宋志辉,甘肃省陇南市,马元学区北沟教学点。

猜你喜欢

新课改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