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2019-06-27李勇尹秀荔
李勇 尹秀荔
摘 要:新课程改革旨在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观察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是根本,教师的教应该起到辅助的作用。本文结合自身经验,探讨了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建议。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地理;地理教学;高中课程
一、 课改后的高中地理教材
课改后的高中地理教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教材内容的表达方式变得更加简洁与生动,加入了大量的图片,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课改前的教材内容相比,新课程减少了许多名词概念,结论性的叙述变得更加简洁,多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使得学生课堂互动与自主学习的比例加大。文字篇幅明显减少,图幅数量增多,甚至许多地方采用以图代文,使图像成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变化赋予了教师更大的自主发挥的空间,同时新课程在整体内容的设计上也更加偏向于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尽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凸显新课程理念。新教材较为重视地理学科信息资源与现实技术的应用。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开展阅读、观察、实践和探究活动。教材包含的大量地理信息资源给教师提供了较大创造性发展空间,利于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 课改后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在新教材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调节自身的教学方法,让新课程改革的各种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有收获,同样也面临这新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教材正文的篇幅小,内容简短,概括性比较强,许多知识点都是点到为止,教师发挥的空间比较大。第二,新课程地理教材提倡探究式学习,要求从以前的以教师为主体变为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由于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宽广,学生对新内容的接收能力各不相同,重点较难把握,出现地理教学任务重、课时不足的现象。第三,教师对新教材难易程度不好把控。如新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高度概括、浓缩,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的探究形式多,同时新教材内容比较突出时代信息,与前沿科技联系较为紧密,而教师现有知识相对陈旧,拓展实践空间有限,新教材知识体系虽不如旧教材系统,但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对待案例的教学,教案和教师用书都没有详尽解释和说明,而且对大多数学生来讲难度也很大,对于这些内容,究竟要处理到何种程度才算适宜,大多数基层教师心中也没有底。
三、 教师面对新挑战的具体措施
(一) 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地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高度关注学生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处理好地理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以往地理课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承倾向,要求地理课程目标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知道重要的地理概念、原理、方法和结论,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领会地理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与方法,受到一定的人文精神的熏陶。
(二) 调整教学方法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学生状况、学校情况,选择一种或者多种适合课堂教学的方法,优化整合,便于学生更好开展活动,更有利师生互动,更灵活地处理知识点,完成教学目标。必修1中,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法方面我设计一个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运动:手持地球仪,保持始终指向一个方向,在教室的行道按逆时针方向走动,以中间学生的目光为太阳直射光线,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地球在不同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何变化。这样,学生很快就得出在南北半球的回归线之间运动。然后让学生模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特点,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地球公转的特点。
(三)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发挥多媒体计算机作用,力图展现地理信息的多样性。如在讲山地形成这部分时,用动画形式展示地球板块是在不断运动的,岩层因受到地壳挤压力形成波状弯曲称之为褶皱,由褶皱岩层所组成的山体称为褶皱山,岩层断裂并出现明显位移就形成断块山等。山地生成过程的教学变得很形象生动容易理解,并进一步明确了岩层的新老關系,把原本单调枯燥的叙述地理事物变得更充实,更形象,具有吸引力。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 总结
要想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学的特征,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学习,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通过自己的教学观念,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为学生学会学习、探索与发现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玲.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反思[J].科教文汇,2009(10):192.
[2]李洪龙.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探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8):111-113.
[3]徐永生.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J].成功,2011(5):208.
[4]陆长俊.试论新课改之后的高中地理素质教育[J].科教文汇,2008(12):181.
作者简介:
李勇,尹秀荔,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青云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