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探讨
2019-06-27黄爱红
摘 要:在我国的整体教育过程中,小学的启蒙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日后学生的受教育历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小学的相关阅读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两点便是读与写。只有在大量阅读之后,才能够提笔去写;也只有在写之后,才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再去读,二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在小学的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对读写的训练,尤其是将二者相结合的熟练掌握度。这样做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其他文章时更加熟练的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还可以积累一定的知识,在写作时能够尽情发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读与写的结合;启蒙
在新时代的发展下,为顺应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育行业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一直在进行改革的步伐。对于小学生教育来说,在语文教育课堂上,一定要注重培养在阅读过程中读写结合的能力。这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同时这也在为学生培养一个学习能力。从而进一步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的提高。本文主要探究的便是阅读教学中的读写探究。
一、 在模仿中提升
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纳入的每一篇文章都具有代表意义,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其中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规范意识。同时也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一定的积累知识的模板作用。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教材让学生仔细阅读,发现有价值信息,并加以理解模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水平。
(一) 模仿典型句式
在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中,对于小学教育,要加大力度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模仿。在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尝试去模仿教材中的经典句式,逐渐学会与掌握,最终写出自己风格的东西。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老师去引导学生,为他们树立标志,让他们明白何为有价值,值得品味与模仿的材料。让他们逐渐明白汉语在文字表达上的特殊之处的同时还可以让他们积累一定的语文相关知识,让他们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
(二) 模仿段落的规律,使得表达的逻辑完整
有些学生应老师要求,在阅读过程中虽然模仿了典型句式,但是东一句,西一句,使得逻辑不通,表达不够完整,使得结果适得其反。当学生能够自己掌握语言文学中的特点时,懂得何为价值信息时,教师便可以教他们去掌握教材中段落的规律以及逻辑关系。无论是什么语言表达,最重要的便是表达有序,遵循一定的規律。这便是学生需要去学习的内容。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不断模仿,最终会找到自己的表达技巧,提升了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建立他们的逻辑。
二、 在想象中自我发挥拓展
(一) 在留白中进行想象
在大量的文学创作中,一定会有留白。顾名思义,留白即是在文章中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这样的创造手法代表着中国的美学。在课堂教学时,对于阅读方面的内容,教师要能够带领学生积极去寻找留白部分。让他们在充分理解作者表达的想法上进行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提升表达能力。
(二) 在概括中进行想象
在大量的文学创作中,有些作者会直接表达自己观点,并点题;但有些作者表达含蓄,善于用些修辞手法来表示,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些含蓄的表达会加大他们对文章的理解难度。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在教学课堂上,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水平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在文章的内容理解上,教师要先进行扩展,为学生创造一个场景,让学生自由地想象。
三、 借助多媒体教学
科技的不断发展为教育行业也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在教育行业中,最频繁使用的便是多媒体设备了。老师可以将文章难以理解的东西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为学生解决一定的阅读障碍。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从而让学生逐渐掌握这种写作手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通过多媒体类似的科学技术,可以使小学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 通过课堂辩论
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文章,学生会对课堂产生厌烦的情绪。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比如进行课堂辩论,来调节课堂的氛围,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文章的内容划分为两个对立观点,让学生站队,让他们进行辩论。最重要的不是结果,是在过程中,让老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总结,找到优缺点,通过这种方式,加深他们的记忆,让他们将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合理地展现了读写结合的优势。
五、 结语
在小学的教育过程中,阅读教育的读写结合具有重大的意义。要想提高读写结合,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模仿教材的典型句式以及段落,以及在留白中进行想象,在概括中进行想象,借助多媒体设备,提供课堂辩论等这些方法。比如,培养读写结合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并且通过教师的引导还可以去除学生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的能力,也有利于他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张玉华.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7(10):24.
[2]徐丽华,宁丽.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运用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5):629.
作者简介:
黄爱红,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南安市洪梅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