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文训练存在的短板与应对
2019-06-27胡中军
摘 要:应用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是属于一种重要且实用的文体,同时更是不可或缺的书面交际工作,所以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能够高度重视应用文训练。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文训练存在的短板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应用文训练
一、 引言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当中的相关内容,在不同学段都明确提出了都需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其中在第四学段中提出“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由此可看出,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应用文,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还存有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这门课程的发展。
二、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文训练的不足之处
(一) 当前教育观念不断异化
现如今我国初中教育一直都存有着片面化追求升学率和过度应试倾向等问题,那么这是属于一项功利化的教育观念。其实当前中小学所培养的写作能力,都是属于应试能力,由于遭受中考的影响,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取得高分,都会把自己的重点放在分值较大的记叙文、讨论文等文本写作训练上,忽视了应用文训练,那么也正是因为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能够充分意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
(二) 教材理论和实践产生脱节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文写作主要运用文书和行政公文,具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有很多研究应用文写作的教材和著作都逐渐发展而来,但是大多数都是属于从理论层次进行阐释,没能有效的把写作实践和理论有效结合,教材内容缺乏针对性。那么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划分成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因为编写教材的人员都是属于初中教师,由于自身缺少社会实践经验,针对社会关系和相关政策法规也没有全面了解,所以,编制出来的教材内容可操作性还有待提升;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大多数教材编写都是运用传统的“格式+范文+注意事项”的模式,忽视了应用文的专业性,促使教材内容过于陈旧,没能完全的适应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
(三) 应用文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
应用文是属于一项特殊的文体,作者不仅要在写作的时候严格遵守格式要求,还要确保语言简洁严密。对于正在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初中生还在处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阶段,具有性情活泼和思维活跃等特点,所以针对应用文这一类讲究规范性和严肃性的问题,在其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同时,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过于单一,学生觉得整体教学枯燥单调,只是讲解文体格式,然后在让学生通过仿照例文的形式进行练习写作。
三、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文训练不足之处的应对措施
(一) 有效创新和转变教育观念
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作文教学的时候,把学生全方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每一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应用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特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都会用到,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整改和创新传统教育观念,把功利化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与此同时,相关教育管理部门人员还不能够因为高度重视升学率从而忽视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正确运用中考的导向性,加大相关的分值。
(二) 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当中,初中语文教师不仅需要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应当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逐渐引导学生提升写作能力。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先给学生讲解规范的写作格式和相关问题知识,只有学生充分了解每一种文体的基础理论,才能够有效的开展写作训练。例如:当学生进行学习报告和请示两种文体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讲解这两种问题的主要功能、内容含量以及行文时机等。再加上应用文写作还是属于实用性学科,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较高要求,所以,还需要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的过程当中高度重视写作训练,注重理论的同时注重实践。
(三) 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教师应当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当中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可以在教学当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淡化传统文本教学单调性特点。当前大部分所有文章的写作材料都是属于来源于日常生活当中,而且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属于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例如,假设学校要进行举行运动会等活动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写宣传海报。运用这种形式,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还能积极鼓励学生关注生活。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掌握基本的应用文写作技能越来越重要。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当中加大应用文训练,不仅能有效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全方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还能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有效满足于未来学习和工作生活的需求,从而为学生更好的适应于社会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赖水秀.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2014.
[2]吴冰倩,王菊艳.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文写作训练缺失现象研究——以昆山市淀山湖中学为例[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6(9):21-23.
作者简介:
胡中军,四川省乐山市,乐山市市中区安谷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