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高中语文问题设计与思维培养
2019-06-27郭海靖
摘 要:本文闡述了新课程高中语文问题设计与思维培养。主要让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回归语文教学。通过必修教材中课文的思辨性再阅读,设计一系列梯度的问题,培养学生形成在新时空中检验旧文字、生成新观点的批判性思维,养成主动运用批判性思维看待世界,并采取行动的习惯。
关键词:高中语文;问题设计;思辨培养;生成观点
随着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正式出台,“学科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等语文学习的新要求引发了语文学界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其中,“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成为语文教师最关注的也最焦虑的点,关注的是“终于把语文课还原到了它应该有的高度”,焦虑的是这个抽象的思维力,该通过什么渠道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呢?
一、 可训练的批判性思维
对于“思维力”,王世民在《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一书中说道:“依赖现有的知识存活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如今知识快速更新和淘法的时代,相较知识本身,提升思维力以快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更为重要,即‘思维力>‘知识……随着‘人工智能的逼近,人类相较机器的剩余优势已不多,而独立思想、自主创新、解决复杂问题所需的思维力则是其中之一。”由此看来,思维力是一种“独立思想、自主创新、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其中,批判性思维力是可以被训练且必须训练的一种思维力。当人们在学会观察事物之后,他逐渐会把各种不同的经验分类归纳,为自己解决下一个新问题提供思维支持。这种“学习—模仿—归纳—运用”是一个长时间的养成过程,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具有思辨性的阅读环节和课后作业的设计,起到一个具体示范作用,让学生拥有思考问题的角度,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为他们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搭桥铺路。
二、 旨归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思辨性阅读
何为“思辨性阅读”?它是“旨归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阅读)……大致上可以用‘理解、判断、搜集、辨析、评估、质疑、反省、包容等作为思辨性阅读的学习行为特征。”它可以是对于文本的“成见”、文本价值、文本细节等展开的深入阅读,与之相接的批判性思维则可以概括为“多元、理性、反思与温和(人文关怀)”。余党绪老师说过:“没受过教育的人,往往被无知所左右;受过教育的人,则常常被偏见所威胁。”高中生16~18岁的年纪,刚好介于“无知”与“偏见”之间,而这三年又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宝贵的三观形成期,因此,这里所说的“思辨性阅读”指的是,高中语文课堂上对于教材课文的思辨性阅读以及课外相关群文的推荐阅读和思辨性的反馈作业。
三、 阶梯式的思辨性阅读问题设计
以沿用多年的人教版必修二教材中的古诗文阅读为例,笔者教高一新生的时候,总能听到学生这样的发问:“老师,文言文课下注解要不要一字不落地背下来?”学生的问题大都围绕怎么考查某篇文言文,没有一个人问过关于这篇文言中作者反映出的思想上的可商榷处,再这样下去,学生把课文学成了考试工具,如何能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批判性思维就更加无从说起了。在初中阶段,语文老师更多是在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思维等方面引导学生。所以,在学生看来,初中语文学得好就是要会写记叙文,观察仔细,描摹生动,而古诗文阅读还停留在初步接触阶段,起到一个“认识”的作用;但到了高中阶段,对于古诗文阅读的要求就要上升到运用逻辑思维的阶段,不能仅满足于读懂,还要与古人的精神天地相接,寻找中国人根源上的认同感。简单地说,此时的思维力包括两部分:一是思维技能,即在新时空中检验旧文字,生成新观点的技能;二是思维习惯,即主动运用批判性思维看待世界,并采取行动的习惯。根据以上所提及的批判性思维力生成目标,语文教师可以做阶梯式的思辨性阅读问题设计,可以大胆调整必修课本的教学顺序,以下选用三篇古诗文设计三个由易至难的思维梯度训练做示范:
四、 当批判性思维成为习惯
对于沿用多年的课文的思辨性阅读,是对课文的再创造,虽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那个根本的“哈姆雷特”还需要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去领悟。思辨地去阅读课文并写下自己的观点,需要语文教师带领学生用新时代的眼光去审视古人闪烁的思想光芒,汲取人生力量,学习处事方式,消除偏颇的戾气,习惯用公正的多维度去分析社会现象,而这种批判性思维力的养成是一个人终生的财富。比如在面对“女儿小陈向警方举报父亲老陈在高速公路上接打电话”“老人倒地该不该扶”等具体情境的时候,学生就不会简单地评价“好”与“不好”“该”与“不该”,而能从情、理、法三个维度加以分析,从而得出最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公正回答,这样的分析习惯就来自于批判性思维力,而批判性思维力的养成对于语文课堂来说,首先就基于一篇篇经典课文的思辨性阅读以及问题设计。语文教师要勇于打破教材的单元限制,一切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出发,从教师示范设题循序渐进到由学生设题,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世民.高效的系统思维[J].教育论坛,2018(3).
[2]刘佳楠.浅谈高中语文教学[J].新课程,2018(5).
作者简介:
郭海靖,山西省吕梁市,山西省吕梁市高级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