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聊斋故事,析百味人生
2019-06-27李炳国
李炳国
300多年前的3月12日,也就是1715年正月二十二,一代传奇人物,《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在淄川老家清冷的书斋临窗而卒,享年76岁。少时科举得意,三试第一,成年后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当了一辈子私塾先生,一生生活困苦,事业平平,却唯独一种爱好成就了他后世的功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读为他留名青史的《聊斋志异》。
作者简介
蒲松龄(公元1640年—公元1715年),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山东淄博)人。清文学家。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援例为岁贡生。长期为塾师、幕友,郁郁不得志。代表作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创造背景
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迫于生计,只能以教书为生。他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据说,蒲松龄为了搜集素材,曾在家门口摆茶,来喝茶的人只要讲一个故事就可免费喝茶。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22岁时开始撰写狐鬼故事。康熙十八年春,40岁的蒲松龄初次将手稿集结成书,名为《聊斋志异》,南高珩作序。此后屡有增补,历时四十余年,可谓倾注了蒲松龄大半生精力。
内容概述
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也有的版本是499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根据内容和主题的不同,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是反映社会黑暗现实,揭露和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害人民罪行的作品,如《促织》、《红玉》、《梦狼》、《梅女》、《续黄粱》、《窦氏》等。
第二类,是反对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礼教,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和为争取自由幸福而斗争的作品,如《婴宁》、《青凤》、《阿绣》、《连城》、《青娥》、《鸦头》、《瑞云》、《莲香》、《小谢》等。
第三类,是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和种种弊端的作品,如《叶生》、《考弊司》、《司文郎》、《王子安》、《三生》等。
第四类,是歌颂被压迫人民反抗斗争精神的作品,如《商三官》、《席方平》、《向杲》等。
第五类,总结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教育人要诚实、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知过能改等等,带有道德训诫意义的作品,如《种梨》、《画皮》《崂山道士》、《瞳人语》、《狼》三则等。
艺术手法
体裁形式多样化。《聊斋志异》虽然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却不拘泥于同一种文学体裁,而是融合了我国文学史上众多体裁的优点,通过博采众长,再加上作者蒲松龄的创作,最终形成了这部充满艺术魅力的短篇小说集。作品中有以故事情节曲折见长的,如《狼》;有以所见的奇异之景为主要内容的,如《山市》;还有类似六朝时期志怪小说的,如《促织》等。
艺术想象奇幻化。奇幻的思想、大胆的想象,是这部书最大的艺术特色。在作者的笔下,有因花、动物而化人的妖精,有具备仙法的神人和仙家,也有从人变鬼的人物,这些人都具备了一些神奇怪异的法术,奇异非凡。至于背景,作品则游离于现实和虚幻之中,有平凡的人类世界,也有妖魔鬼怪的洞府,仙家居住的仙界,奇思妙想,充满非凡的魅力。
故事情节曲折化。但明伦称赞这部书的叙事艺术“文思幽折”,是说《聊斋志异》的情节艺术,以曲折奇峭为突出的特色,概括起来有三妙:出人意表之妙,层出不穷之妙,合情合理之妙。作品情节的发展,总是波澜层叠,悬念丛生,紧紧地吸引住读者,让你费思索、猜不透,而在读完全篇之后,掩卷细想,又感到处处合情合理,在人意中。如《西湖主》写陈弼教,一波三折,很能抓住读者的心灵。
意境创造细致化。较之以前的文言小说,作品加重了对人物环境、行动状况、心理表现等方面的描写,创设了符合作品的独特的意境。如《连琐》开头便写杨于畏“斋临旷野,墙外多古墓,夜闻白杨萧萧,声如涛涌”,为鬼女连琐的出场设置了阴森的环境;《宦娘》中优美的琴声,创造出一种充满诗意的气氛,以此来烘托出品格优美的鬼女宦娘那风雅不俗的精神世界;《婴宁》中那不断点染的女主人公天真爽朗的笑声,以及总是伴随着她而具有象征意义的鲜花,烘染出女主人公天真无邪、富于诗意的性格美。
语言精炼艺术化。《聊斋志异》的语言艺术很多,最突出的有二:一是改造书面文言,吸收生活口语,将两者加以提炼融合,形成既雅洁又明畅、既简练又活泼的独特的语言风格;二是词汇丰富,句式富于变化。如《婴宁》中,写婴宁爱笑,就用了“笑容可掬”、“嗤嗤笑不已”、“笑不可遏”、“复笑不可仰视”、“大笑”、“笑声始纵”、“狂笑欲堕”、“且下且笑”、“微笑而止”、“室中吃吃皆婴宁笑声”、“浓笑不顾”、“孜孜憨笑”、“然笑嫣然”、“笑极不能俯仰”、“放声大笑,满室妇女为之粲然”,总共不下二十余处,但无一处相同,各有特色,且符合不同的情境。
深远影响
《聊斋志异》一问世,就风行天下,翻刻本竞相出现,相继出现了注释本、评点本,成为小说中的畅销书。《聊斋志异》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也有很大影响。19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英、德等六十几种外文译本。它已被写进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大百科全书,從而成为享有很高声誉的世界名著,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形式,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聊斋志异》之后,虽有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沈起凤的《谐铎》、和邦额的《夜谭随录》、浩歌子的《萤窗异草》等,但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水平都不及《聊斋志异》。
(二)内容,一直是源头,尚来被看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说他的文学创作受《聊斋志异》影响很大,“我写的《红高粱》一书中,‘我奶奶这个形象的塑造其实就是因为看了《聊斋志异》才有了灵感。”其实,不独莫言,许多文学大师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聊斋志异》的影响。
阅读指导
“聊斋”与我们普通人在追求上、口味上和取向上很贴近,蒲松龄所喜恶的,也是我们所喜恶的,蒲松龄所垂涎的,也是我们所垂涎的,在三观上,我们和“蒲老师”几乎零距离,除了那点古人的局限性,这种贴近能减少学习上的很多障碍,这就为我们走进作品提供了前提。要读好这本书,作为中学生朋友,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了解奇幻的情节。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文字都不长,少则二三百字,多也不过一两千字,对于初中的我们来说,要读,首先要读得懂——知道每篇作品说了什么事,写了什么人,让自己的大脑积蓄下这四百多个小故事,再写作、看生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二)学习大胆的想象。作者编写《聊斋志异》,运用奇幻的艺术手法,让作品充满浪漫主义色彩。阅读过程中,我们要借鉴其大胆想象的艺术方式,利用现实和虚幻的写作特色来构思作文内容,点缀作文,我们的作文也会充满想象的魅力。
(三)品味简洁的语言。《聊斋志异》采用简洁的文言文写成,有了《狼》等篇当通行证,再去研读《聊斋志异》,语言的障碍自然也就轻松而过。大量的阅读,有助于提升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写作中,若学会借用,定能锦上添花。
(四)学会辩证地理解。《聊斋志异》在进步的思想内容中也夹杂着一些落后的成分,如封建伦理道德观念、鬼神迷信和因果报应思想、追求功名利禄的庸俗倾向等。阅读这部作品,要坚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这样才能读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