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根课堂 培养数感 提升素养

2019-06-27喻本云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7期
关键词:数感题意解决问题

喻本云

(滁州市解放小学 安徽滁州 239000)

数感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十大核心概念之首,教师早已耳熟能详。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建立数感,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建立良好的数感,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直觉,能更有效地服务于生活。那么怎样扎根课堂,培养学生数感,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呢?

一、借助情境,渗透数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渐过渡的过程。低年级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借助于图形、实物等创设情境,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量关系形象化、简单化、显性化,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使数感随之潜入,渗透其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例如,“数的认识和运用”是苏教版教材“数与代数”部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数感的形成。教学时,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或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视觉上观察、感知数与物的一一对应关系。

例如,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教材情境图中有一个小朋友在弹琴,引导学生用数字1表示弹琴小朋友的人数,用数字2表示两盆花,用数字3表示三个小朋友在跳舞……通过情境看一看,数一数,理解数和数量的意义,建立数和数量的表象,感受数的存在,体会不同的数能表示不同的意义。

教学“百以内数的认识”时, 借助于小棒、计数器等实物,帮助学生建立 “满十进一”的模型思想,从一根小棒到一捆小棒到一大捆小棒,从小棒中抽象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从直观到表象,逐渐抽象出“一”“十”“百”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将抽象的计数单位与具体的实物一一对应起来,在帮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建立了与计数单位各自“大小”的对应感知,使隐性数感因显性情境而逐渐提升。

二、操作体验,建立数感

数感是一种抽象的认知体验,课堂教学中只有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活动参与学习,加之相互交流,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数、数量的关系及对运算结果的合理估计,从而建立数感。

例如,教学“认识面积单位”时,学生看到有形的东西,并不意味着他能迅速建立清晰的表象,还需通过动手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剪一剪等触觉外显行为进行强化,在熟悉了单个量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例如,认识1平方分米的概念时,先出示1平方分米的图形,让学生对1平方分米的大小建立初步的表象,再让学生动手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在生活中找一找1平方分米的物体;动手剪一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并用剪下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数学教材的面积、课桌的面积,在系列活动中,从形到象,学生逐渐抽象出1平方分米的表象,建立了1平方分米的面积单位模型。

教学“认识千克和克”时,课前调查发现,学生对“( )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粒黄豆大约重1克”的概念非常模糊,对“千克和克”的认知差异很大。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克与1千克的概念,教学过程中,准备多个质量是1千克的不同物体,让学生动眼看一看,动手摸一摸、掂一掂,在充分感知1千克物体的基础上,拎一拎书包,与1千克比一比,估一估它的质量,再实际称一称,缩小估计的误差;估一估1个苹果的质量,再称一称……操作、体验、感知后,学生对“( )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的认知,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数感也因此得到发展;课外时间,鼓励同学之间相互背一背,估一估,与实际体重比一比,以此类推爸爸妈妈的体重,电梯里限载15人的体重等,利用课内课外,通过触摸、感知、对比、体验、类推等系列活动,使学生的数感逐步丰富起来。

三、重视估算,提升数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数感内涵的解释如下:“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的估计等方面的感悟。”由此可见,加强估算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估算资源,创设估算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对比中推理,在感知中交流,在生活中运用,为数感生成培植土壤,促进学生数感的提升。

1.根据部分估计整体,或根据整体推测部分。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克与千克”练习五中的第6题,如下图,借助于已知的部分量和其他量之间的关系,估计出其他部分量和整体量的重量。

2.借助于已知量估计数量相同但大小不同的量。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我们认识的数”实践活动,先让不同的学生抓一把蚕豆,估一估是多少粒,再组织学生数一数,验证学生自己的估计,学生原有数感是有差异的,经历“感知—对比—矫正”的过程,多次循环练习,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实际数量(一把蚕豆的数量)与学生感知(估计的数量)的联系。学生对某物体数量有了初步感知后,再以一把蚕豆的数量为参照物,估计出一把花生的数量、一把黄豆的数量。这种借助于已知量来估计未知量的方法是数感培养的一种重要策略。

3.联系生活实际,合理选择估算。数感的培养离不开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思考、选择合适的方法估算、判断的过程,最终解决问题,不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而且在“用数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培养了数感。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想想做做第7题,如下图,多数学生通过估算,排除了吴老师购买动车组列车每张405元的火车票,因为把405元看作400元,400元×3>1000元;也排除了购买每张198元的车票,因为把198元看作200元,200元×3=600元,198×3<600元,无须付售票员1000元。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经历估算过程的观察、分析、判断、思考、解释等环节内化数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图文转化,提升数感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贯穿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但由于教材没有以类型归类编排,而是编排在计算教学之后,加之部分教师培养数感意识缺失,导致对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缺乏规划。解决问题应细化图文之间的转化,借助于图形理解抽象的数、数量和数量关系,有效地沟通“数与代数”领域和“图形与直观”领域之间的联系,提升数感。例如,在小学低年级段解决问题一般以“直观图表达题意—图式表达题意—文字表达题意”的形式呈现。从图到文的编排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也是学生感悟数量关系形成的过程和提升数感的过程。

在直观图表达题意和图式表达题意的基础上,学生对文字表达题意的问题,经历“画情境图—画示意图—画线段图”的过程,使题意成为学生具体可感、可理解的直观图,将数量关系外显。一开始接触文字表达题意解决问题时,对学生画出的各种实物图给予肯定,随着所学的数越来越大,引导学生画简单的示意图,当数字更大时画示意图也不方便了,适时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在“图式”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加、减、乘、除意义的理解不断深入,对题意的理解不断深化,解决问题的技巧不断增多,数感也不断得到提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感,教中有策略,行中有保证,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才能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符号化过程,促进学生对数的感知,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使数感得以渗透、建立、内化和提升,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数感题意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一道课本习题的变式探究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巧估算 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