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9-06-27王少华
王少华
(肥东县第三中学 安徽合肥 231600 )
小学数学课堂是创新实践的基地,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创新思维的火花四溅。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想。
一、在引导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只有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才有可能引领学生们在这一领域开疆扩土,同时老师的创新精神也会感染学生。
1.创新教学情境,对创新思维主动出击
新课改已经实施多年,但是大多数教师仍旧未能扭转思路,在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中转圈圈。他们不敢将课堂交给学生,授课方式依然是讲授式,而且往往一堂课下来都是自己在讲,完全没有学生的参与。这样的做法怎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夸张地说,这相当于在扼杀。笔者认为,要想扭转这种局面,首先要从创新教学情境开始。
例如,在学习“认识升与毫升”这一课的时候,通常的教学方式是先引入概念,然后让学生记住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最后就是大量做题巩固。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我没有按常规思路出牌,而是和学生一起从家里拿来一些不同量程的量具,让学生们进行量取的操作,过程中让学生们自己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四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这项工作他们完全能够做好。我只给学生们展示了学习这一课的大致步骤:认识不同量具的量程—量取—得出结论。学生们在自由操作和过程中,能够主动地把不同量程的量具搭配使用,很快就弄明白单位换算的关系,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同时,学生们对这种学习方式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思维相当活跃。
2.创新课堂形式,还学生以自由的空间
毋庸置疑,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思维只有在宽松的环境里才能自由地驰骋,课堂不是束缚孩子的牢笼,而是让孩子放飞思想的天堂。教师要有这种认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不存在教师负责讲,学生只负责听的规矩,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也要允许学生有随时发言权。因为创新思维的火花也许转瞬即逝。所以,在教学程序的设计上,笔者自创了这样一套课堂模式:(1)课外预习。在如今大信息时代,学生的预习方法多种多样,上网搜索、和同学信息共享搭配课外学习小组,这都是学生们自己想出来的好主意。(2)课堂交流。每节课的前15分钟是学生交流预习结果的时间,过程中可以和自己观点相同的同学组成临时小组,以便整理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中间的15分钟是各小组的陈述时间,每个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发言。(3)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观点和认识进行总结,达成共识,这个过程控制在5~10分钟。练习一律安排在课后,可以以任何方式完成——书面、网络研修等。这样的课堂不仅真正突出了教师指引者的地位,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科学探究精神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二、在质疑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牛顿就是看到苹果落地后,提出问题并进行研究,最后才发现了万有引力。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质疑环节,并且充分加以利用。
首先,要培养学生“敢问”的心理。学生受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所提出的问题常常质量不高甚至离谱。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先肯定他们敢于发问的精神,然后再加以引导,鼓励学生质疑。其次,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边听边想、随时质疑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边听边想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具体说来,教师可以由浅入深地引导,也可以从其他方面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捕捉问题,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记忆中的表象经过重新组织、加工再创造出新的形象,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在质疑之后,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在这方面要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的道理,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亲自动脑、动手去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解答关键,总结出规律。
三、在求异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中有这样一道习题:一个新建的游泳池长50 m,长是宽的2倍,深2.5 m。现在要在游泳池的四周和底面贴上瓷砖,一共需要贴多少平方米的瓷砖?学生通过读问题“一共需要贴多少平方米的瓷砖”,马上明白这是求游泳池的表面积;通过读条件“游泳池的四周和底面贴上瓷砖”,知道要求出游泳池的左右面、前后面、下面面积。于是学生通过分析得出式子:
50÷2=25(m)
50×25+25×2.5×2+50×2.5×2=1625(m2)
这时,我追问学生:“有没有更简单的计算方法呢?”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左右面、前后面需要计算2次,于是我适时引导他们:把计算1次的式子放在括号内,括号外再乘以2,表示计算2次。
我的不断追问,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他们利用已学的乘法分配律,让计算和解题思维达到了最优。
四、在练习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一题多解是充分利用例题,提高学生思维灵活性、敏捷性的常用方法。对一题多解,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分析题目,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特别是有独特性、创造性的解题方法。
2.利用开放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开放题的“开放”,是指:①情境开放,应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②形式开放,可以个人解题,也可以小组合作。③结果开放,题目的答案往往不唯一。开放题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创造空间,使学生由消极等待变成主动、自主学习,对学生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很有帮助。
如:出示1到20二十张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把这二十个数分类。
解: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①按位数分类:
一位数:1、2、3、4、5、6、7、8、9;
二位数:10、11、12、13、14、15、16、17、18、19、20。
②按奇偶分类:
奇数:1、3、5、7、9、11、13、15、17、19;
偶数:2、4、6、8、10、12、14、16、18、20。
③根据因数个数分类:
一个因数:1;
质数:2、3、5、7、11、13、17、19;
合数:4、6、8、9、10、12、14、15、16、18、20。
当然,本题还有别的分类方法,只要有道理即算正确。
3.使用简便方法,培养学生直觉创新思维能力
许多数学题除了常规解法外,还有简便方法,对学生的解答,教师不应过多要求步骤,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学生解题思路,鼓励学生使用简便解法。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创造思维。
如计算23×5时,一个学生直接写出答案115,我问他是怎么想的,他说:“把23看成20+3,20×5=100,3×5=15,100+15=155。”
再如: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长、宽和高分别增加1厘米,棱长之和增加多少厘米?
解一:(4+1+3+1+2+1)×4-(4+3+2)×4=12(厘米)
解二:1×12=12(厘米)
总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能力的培养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更何况,不同的孩子本身创新能力就不同,要想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努力,才会取得较好的成果。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心去发现孩子们在课堂上迸发出来的创新火花,加以引导和鼓励,让学生保持这种创新能力而不丧失,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机会展示这种能力,让创新的源头不竭,创新之水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