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垃圾分类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
2019-06-27
在生活和生产中,我们每人每天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垃圾,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但还有更多的垃圾会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污染。而不分类处理的垃圾更会给人类健康及环境带来潜在的威胁。例如:各种电池类垃圾若不分类处理,就会释放有害物质;剩余餐饮类垃圾若不分类处理,将会滋生蚊子、苍蝇,使细菌大量繁殖、产生的沼气会使垃圾爆炸;装修后的建筑垃圾,会引起人们头痛、过敏、昏迷甚至癌症;在杀虫剂中,有将近50%含有致癌物,有些还会损伤动物的肝脏。因此,我们要做到分类处理垃圾,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如果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分类则是源头治污、废物利用、减轻处置成本的不二选择。垃圾分类作为打造生态文明环境的重要内容,是文明城市的标配,是文明市民的良好习惯与自觉行动。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推进垃圾分类取得积极进展。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和关注着垃圾分类工作。2016年12月,他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强调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习近平还多次实地了解基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并对这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2018年11月6日,习近平参观上海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时表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我关注着这件事,希望上海抓实办好”。近日,习近平对垃圾分类工作又做出重要指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推行垃圾分类,贵在坚持、重在养成。然而,要使人们形成习惯,需要进行广泛深入且持续有效的教育引导,从各个基层开始,“无孔不入”的推行垃圾分类,无论是幼儿园、各类学校,还是党政机关、单位企业、大小社区都不能放过。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及实践,让我们都能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