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华铁路施工图现场核对工作管理
2019-06-27皮圣
皮圣
(蒙西华中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73)
0 引言
2001年,国务院发布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1];2004年,国家颁布了第一部施工图设计审查部门规章《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34号)[2]。结合铁路建设项目特点,铁路行业颁布了铁路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核办法以保证勘察设计文件质量,控制工程投资[3-5]。袁忆文等[6-7]开展了施工图审核工作管理措施方面的探讨;贾陈君[8]以南平至龙岩铁路线路施工图审核工作的一些常见问题开展了探讨;辛学忠等[9]以杭甬铁路客运专线为例对施工图审核实施阶段的具体管理工作进行研究总结。以上表明,勘察设计文件审核工作已得到较好的重视及落实。大型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一般具有工程规模大、跨越地域广、沿线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气候差异大和建设周期较长。工程施工建设与设计定测阶段的现场勘测之间有一段长达数月或更长的时间间隔,在此期间,由于当地人文活动、经济发展、其他工程建设以及河流雨水冲刷等自然因素,可能造成工点场地的地形地貌、工点使用功能要求等方面的变化,与依据定测阶段现场实际条件而设计的施工图不符。王庆波等[10]论述了开展施工图现场核对工作的必要性及其和投资控制、变更设计的关系,并对开展该项工作进行探讨。杨秀权等[11]针对蒙华铁路隧道施工图现场核对与设计优化实践,探讨具体核对优化工作及取得的效果。因此,在工点开工前开展施工图现场核对工作,核实施工图与现场实际条件和要求是否相符,并据实优化、完善施工图设计方案和工程措施,可有效提高施工图设计质量,在确保工点使用功能前提下,在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工程进度、保护环境和节约土地、合理控制工程投资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可认为是施工图审核工作的进一步延伸。
1 项目特点
蒙华铁路呈南北走向,北起内蒙古浩勒报吉南站,途经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韩城市、运城市,河南省三门峡市、洛阳市、邓州市、南阳市,湖北省襄阳市、荆门市、荆州市,湖南省岳阳市、长沙市,江西省宜春市、新余市,南至京九铁路吉安站,正线全长1 814.504 km。项目建设具备如下特点[12]:
(1)工程规模大。正线全长1 814.504 km,其中路基总长约966 km,土石方约2.5亿方,圬工约730万方,地基处理桩基约420万根(3 650万m);大中桥总长约381 km,桥线比21%,小桥、涵洞近4 000座;隧道总长约468 km(以左线计,含右线总长约529 km),隧线比25.8%,长度10 km以上隧道10座。
(2)地域跨度广。由北至南依次穿越毛乌素沙漠、陕北黄土高原、吕梁山脉、运城台地、中条山脉、灵三盆地、东秦岭山脉、南襄盆地、江汉及洞庭湖平原、罗霄山脉、赣西丘陵区;线路两跨黄河,一跨汉江、长江、洞庭湖、赣江等我国主要水系;跨越既有铁路40处,高速公路及省道80余处,并多处跨越输气(油)管道。
(3)地质条件复杂。沿线地层种类齐全,我国主要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均有发育,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主要不良地质有风沙、滑坡、岩溶、人为坑洞、有害气体、高地应力、泥石流、崩塌、危岩、落石等。主要特殊岩土有湿陷性黄土、膨胀岩(土)、软土、盐渍土、季节性冻土、膏溶角砾岩、富水若胶结或未胶结岩层、填土等。
(4)气候差异大。线路从北至南分别经过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4个气候带,穿越寒冷地区和温暖地区,北方干旱少雨,南方湿润多雨,南北气候差异大。
(5)工程建设难度大。全线特殊路基主要有风沙、盐渍土、湿陷性黄土、软土、膨胀土(岩)、岩溶、浸水路基等,总长约620 km,占路基总长的64%。全线共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斜拉结构、钢桁梁结构、拱桥结构、T构等219处。隧道穿越湿陷性黄土、粉细砂层、第三系富水砂层、岩溶及采空区、有害气体、高地应力、软岩及水平岩层、长大断层破碎带等。
2 施工图现场核对要点
2.1 路基工程
路基工程现场核对要点:(1)支挡类型及设置是否合理;(2)特殊土路基采取措施情况;(3)取、弃土场的设置是否合理;(4)土石方调配是否科学;(5)对原有水系及道路的破坏恢复措施是否合理;(6)是否需要以桥代路;(7)是否需要以隧代路;(8)既有电力线路净空是否满足铺轨架梁要求;(9)防排水体系是否完善合理;(10)是否需要地质补勘。
2.2 桥涵工程
桥梁工程现场核对要点:(1)桥式结构设置的合理性;(2)桥位位置的合理性;(3)墩台位置(含桥台高度);(4)孔跨布置(增加或减少孔跨);(5)基础类型的合理性(含其顶面与原地面高差);(6)是否处于岩堆、滑坡体上;(7)弃土位置是否合理;(8)通航条件是否满足;(9)公铁立交情况;(10)与地方既有道路、水系关系(标高及平面位置);(11)台后路堤有无特殊措施;(12)墩台基坑、边坡防护是否合理;(13)有防撞要求的空心墩实体段高度是否满足要求;(14)跨越立交工点是否有协议;(15)既有电力线净空是否满足铺轨架梁要求;(16)是否需要地质补勘。
涵洞工程现场核对要点:(1)是否处于岩堆、滑坡体上;(2)孔跨、净高是否满足要求,是否需要扩孔或增减净高;(3)与相邻路基排水系统是否全面兼顾;(4)附近有无增减(合并)的可能,有无必要新增涵渠;(5)位置与明显沟渠、既有道路是否吻合,有无必要移位、转角度或改移沟槽、道路;(6)是否需要地质补勘;(7)标高与路面、沟槽地面是否顺接,有无必要调整流水面标高坡度;(8)上游水能否顺利入涵,出口是否顺畅,是否要修改或增减上下游铺砌;(9)立交、排洪、灌溉等功能,采取涵内增加设施后是否兼顾;(10)下游出水影响评估,是否直冲农田或民房;(11)顺路、顺渠措施是否合理可行;(12)改移或合并立交涵后相对绕道量是否合理;(13)弃土是否合理;(14)有无必要征求地方的意见;(15)是否有协议;(16)涵洞结构类型是否满足要求(框架、盖板)。
2.3 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现场核对要点:(1)进洞条件(含地质、覆盖厚度);(2)辅助坑道设置是否合理;(3)边仰坡开挖是否合理,措施是否到位;(4)洞门类型是否合理;(5)是否处于岩堆、滑坡体上;(6)弃渣场的位置和挡护、绿化、排水措施是否合理;(7)排水系统是否完善;(8)是否需要接长明洞;(9)洞口下方既有道路的防护措施是否合理可行;(10)弃渣是否得到合理利用;(11)是否需要地质补勘。
3 施工图现场核对工作准备与组织
3.1 工作准备
(1)施工图复查。2015年6—7月,组织5家设计单位开展全面复查站前工程施工图工作,重点复查线路、站场、路基、桥涵、隧道、轨道、环保、工经专业的设计标准和通用图采用的准确性及施工图设计的合规性、合理性。经复查,全线站前工程施工图无设计标准和通用图采用错误问题,无设计违规等重大错误,发现施工图差、错、漏、碰问题1 394处,均已在现场核对前按相关管理要求完善。
(2)施工图审核。2015年初,组织各指挥部技术人员分专业开展审核站前工程施工图工作,重点审核以下5个方面:①审核设计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安全规范等的要求,特别是强制性条文的要求;②审核站前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环水保报告及批复、立交协议要求的措施等在施工图文件中的落实情况,审核用地范围是否与征地图相符,梳理立交协议签订情况;③逐条核对施工图审核意见在施工图文件中的落实情况;④审核地勘成果资料是否已应用至设计文件,梳理各类工点勘探情况,并建立台账;⑤审核设计方案是否正确、措施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得当。
(3)落实核对技术力量。5家设计单位成立了以分管总工程师为组长、各专业分管总工程师为组员的专家组,负责指导现场重大技术方案和重大技术问题研究;设立5个现场设计指挥部和14个现场设计组,具体负责现场设计相关工作,常驻现场的设计人员约120名。3家施工图审核单位在站前工程施工图核对期间,按指挥部管段,组织近30名地质、路基、桥涵、隧道等站前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了6个临时现场工作组。
3.2 工作组织
3.2.1 明确工作原则,制定工作流程
(1)主要工作原则。①以指挥部为主导。施工图现场核对工作由各指挥部组织相关参建单位开展,不得授权委托其他单位或人员,未经公司指挥部核对人员签字的核对文件均属无效文件。②逐工点核对。站前工程的所有工点均须逐一进行现场核对,核对表与核对纪要是工点能否开工的决定性文件之一,未经公司指挥部组织核对且核对发现问题未解决的工点,不得开工建设。③严格落实工作流程,明确核对结论。现场核对必须严格按核对工作流程开展,某环节工作内容未完成或未达到要求的,不得开展下个工作环节。现场须逐条填写核对表,形成核对纪要,明确核对情况、问题处理意见等结论。④分级、分段、分专业核对。分级是指首先由施工单位初步核对,将初步核对意见及相关资料报监理单位审查,监理确认具备现场核对条件后报指挥部,指挥部再组织现场核对。分段是指按照施工标段组织核对,原则上每个标段每个批次组织一次。分专业是指按照路基、桥涵、隧道、铺架基地和梁场等工程内容,分专业组织核对。⑤发现问题的处理原则。现场核对必须建立台账,问题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实行闭合管理。确需变更设计的,按变更设计管理办法履行变更程序。确需补充现场地形、地质、水文等资料的,设计单位5 d内组织人员和设备到场开展工作。确需补充协议等资料的,由指挥部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协助办理。
(2)主要工作流程。结合现场核对工作主要原则和要求,蒙华铁路站前工程施工图现场核对工作主要流程见图1。
3.2.2 根据项目实际,制定工作计划
蒙华铁路站前工程施工图现场核对工作,按施工招标批次共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先期开工2桥(为1个控制性工程)、7隧等8个控制性工程标段的核对;第二阶段为完成30个首批招标综合土建标段的核对;第三阶段为完成二批招标综合土建标段和4个铺架标段的核对。
(1)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包括MHQS-1标、MHSS-1—7标,在施工单位进场后2个月内完成核对工作。①施工单位进场后1个月内完成现场放样和初步核对;②施工单位内部核对完成并通过监理审核后1周内,指挥部组织相关参建单位开展现场核对;③指挥部核对完成后两周内,公司领导带队进行现场核实、研究优化方案。
图1 施工图现场核对工作主要流程
(2)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包括MHTJ-2—13、MHTJ-15—28、MHTJ-30—33标。结合全线及各指挥部管段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年度投资计划,考虑30个综合土建标段的工程内容、工期、地质及自然条件、征地拆迁、地质补勘等现场实际情况,全面、系统地梳理30个标段的所有工点,研究制定分批核对计划:第一批为标段长大隧道、桥梁及地质条件复杂工点等重难点控制性工程,核对时间为2015年8—9月;第二批为标段已具备核对条件的工点,核对时间为2015年10—12月;第三批为因征地拆迁、相关协议等原因暂不具备核对条件的工点,具备条件后及时开展核对工作,原则上要求2016年3月基本完成。第二阶段各类工点批次情况见图2。
图2 第二阶段各类工点批次情况
(3)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包含MHTJ-1、MHTJ-14、MHTJ-29标,MHPJ-1—4标。按第二阶段30个首批综合土建标段的批次划分原则,确定了分批核对计划,总体上要求2016年内完成核对。
3.2.3 加强宣贯培训,统一思想认识
为保证蒙华铁路全体参加人员准确、深入地理解施工图现场核对工作的意义、原则、流程、计划及组织等,确保核对工作顺利开展并达到预期目的,公司分层次、系统性、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宣贯、培训交流活动。
(1)分层次开展系统性的宣贯活动。公司组织各指挥部核对人员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重点讲解核对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实施流程和要求、组织实施、管理要点等方面内容,明确各阶段核对工作主要时间节点。核对工作正式开始前,公司组织召开了全线参建单位负责人参加的核对工作动员会,在宣贯核对工作流程、要求和计划的同时,进一步强调和落实了核对工作中参加各方的任务分工。
各指挥部根据公司总体部署,多次组织管段现场设计指挥部专业负责人和现场设计组负责人及以上人员,施工单位项目部、工区部门负责人及以上人员,监理单位专业组长及以上人员,以及施工图审核单位现场工作组全体人员,召开了施工图现场核对工作动员会,重点宣贯了核对工作流程、组织实施要求、计划及主要时间节点、参建各方任务分工等。现场核对过程中,指挥部根据核对工作进展和实际情况,针对性的不定期的以多种形式组织参建单位召开专题会议,通过工作进展和出现的问题,总结交流好的工作方式方法,研讨确定问题解决方案,进一步明确和强调工作要求。
(2)针对性开展培训交流活动。由于铁路建设项目参建各方任务分工不同,设计、审核单位在设计规范、标准、通用图采用及方案研究等方面具有优势,而施工、监理单位相关能力较弱;在设计方案和工程措施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安全性等方面,更为熟悉现场的施工、监理单位占有明显优势,设计、审核单位在这些方面的能力相对薄弱。
为有效提高参建各方相对薄弱的能力,提高现场工程技术水平,组织开展一系列针对性的培训交流活动。如施工单位根据标段的具体工作内容,邀请设计单位分管总工程师、专业负责人,向作业队负责人、工区和标段工程技术人员,介绍和讲解工点的地质条件、设计原则和思路、重点工程措施的针对性、施工注意事项和相关建议等;设计单位邀请施工单位总工程师、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等施工作业、现场监管经验丰富的人员,采用实例研讨的方式,共同交流总结设计方案、工程措施的现场适应性、可操作性以及针对性优化方案等。
3.2.4 确保技术力量,加强过程管理
(1)确保技术力量。建设单位:公司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组长、副总工程师和工程技术部主任为副组长、工程技术部主要专业工程师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施工图现场核对领导小组,各指挥部成立了以指挥长为组长、总工程师和相关副指挥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施工图现场核对领导小组。全线控制性重难点工程由公司组织现场核对,必要时邀请公司主要领导和行业相关专家参加现场核对;指挥部管段的重点工程、地质或技术条件复杂的工点,由指挥长带队组织核对,必要时邀请行业相关领域专家、公司派员参加现场核对。
施工单位:各施工单位成立了以施工单位集团公司(简称集团公司)分管领导为组长、集团公司相关部门及子(分)公司负责人为成员的现场工作组,各标段、工区也分别成立了由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及相关副经理为副组长、工程技术部全体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现场核对领导小组。集团公司现场工作组参加和指导标段、工区管段首批核对工点和重难点工程的初步核对工作并审签核对意见。
设计单位:现场设计指挥部指挥长、总工程师(总体)、现场设计组组长及线路、地质、路基、桥涵、隧道、站场等站前专业负责人,纳入建设指挥部现场核对管理。设计单位分管副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专业的处(分院)总工程师,参加建设指挥部管段内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的现场核对,其中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的现场核对,由设计单位分管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专业的处(分院)总工程师参加。
施工图审核单位:各施工图审核单位在核对期间派出临时工作组常驻现场,工作组成员由站前各专业施工图审核专业负责人和资深工程师组成,纳入建设指挥部现场核对管理,全程参与现场核对工作。
监理单位:各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参加监理标段内各施工工区重难点控制性工程的现场核对;总监代表参加监理标段内全部特殊路基、大中桥、隧道的现场核对;监理组长和专业监理工程师参加全部工点的现场核对。
(2)加强过程管理。施工图现场核对过程中,重点加强以下3个方面的管理工作:
①严格实行闭合管理。公司、各建设指挥部和各现场设计指挥部、现场设计组、施工单位标段和工区项目经理部、监理标段项目部和监理站均指定专人,具体负责4个方面工作:(a)核对资料管理;(b)建立实时核对台账,每天根据形成的核对纪要,记录核对工点、核对资料编号、核对结论、发现问题及解决方案和要求、问题处理进度等要素;(c)根据台账记录的问题处理分工、时限要求,追踪问题处理进度,问题处理完成后逐一销号,严格落实闭合管理要求;(d)定期梳理、更新、汇总台账,每周按设计组、监理站、工区汇总至设计指挥部或标段项目部,设计指挥部或标段项目部汇总至建设指挥部,建设指挥部汇总至公司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逐级汇总原则,集结核对台账。
②提高问题处理时效性。高峰期间,现场每天有数百人开展核对工作,且参建单位对核对工作的认识和配合力度参差不齐,线路地域跨度广、特殊问题层出不穷,为及时解决现场工作存在的问题,确保核对工作顺利推进,公司与指挥部、指挥部与管内各参建单位建立了沟通联络机制,现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反馈至指挥部领导小组。
③加强现场调研检查。公司核对领导小组根据现场核对工作进展,不定期进行专项现场检查和调研。检查核对资料管理、核对发现问题闭合管理等情况,督导现场严格落实核对要求;听取参建各方的工作体会、意见和建议,及时完善核对工作管理相关要求。
4 工作成果
4.1 发现问题
全线共完成6 925个站前工点的施工图现场核对,核对发现1 216个工点存在可优化的内容(简称问题)1 269处,可优化工点(简称问题工点)数占工点总数的17.6%。
4.2 解决问题
针对施工图现场核对发现的1 269处问题,按照公司Ⅱ类变更设计管理办法,按以下3个解决方案于2017年3月全部完成变更设计:
方案1:问题简单,且核对现场各方能就处理方案达成一致意见的,现场确定变更设计方案并形成变更设计现场会勘纪要(记录),按Ⅱ类变更设计程序处理。按此方案解决1 024个核对问题。
方案2:核对现场各方无法就优化方案达成一致意见的,在核对纪要中明确进一步分析研究的任务分工、时间节点等要求,优化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后按Ⅱ类变更设计程序处理。重大或复杂的技术方案,指挥部邀请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开展现场核对并专题研讨后确定优化方案。按此方案解决179个核对问题。
方案3:特别重大、复杂的技术方案或工程投资变化超过指挥部审批权限的优化方案,形成初步意见后报公司审批,公司组织现场核实、专题研究并确定优化方案后,按Ⅱ类变更设计程序处理。按此方案解决66个核对问题。
5 结论与建议
(1)全面充分准备是做好施工图现场核对工作的前提,按照路基、桥涵、隧道专业现场核对工作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施工图复查和审核工作,提高设计工作质量,加深建设、施工、监理方对施工图的理解。
(2)结合项目实际,分阶段、分专业、逐工点开展核对工作,明确核对结论,对现场发现的问题实行闭合管理,确保现场工作落到实处。
(3)根据具体工点复杂程度,分层次整合参建各方、行业专家等技术力量,充分发挥参建各方优势是做好核对工作的保障。